“牛歇谷雨马歇夏,人歇端午冒话哇”,地道的攸州俗语无不体现攸州人对传统节日的敬重。 <p class="ql-block">天刚亮我们赶紧起床洗漱,开车从县城到新市陪公公婆婆过节;耄耋之年的公公婆婆膝下有三子,因疫情原因,远在省外工作的两个弟弟未能回家团聚,不管是过节还是周末,年迈的二老总会在门口翘首期盼,每每见到我们回家,脸上的笑容都能把深深的皱纹沟壑填得满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在饭桌上谈及在外工作的弟弟们时,公公几度哽咽,强忍着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浓浓父爱让人动容,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亲情的期盼,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随着年岁增长,公公婆婆的身体不如以前灵便,每次回家,老公便当起了家庭厨师,我和最小的老弟嫂做起了厨娘,我们将柴米油盐酱醋茶化成缕缕清香慰藉二老内心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一阵清香随风扑鼻,原来是婆婆把艾叶、菖蒲插上了窗台、门框;节日的仪式素朴而隆重,婆婆把雄黄、大蒜、艾叶、菖蒲、香椿叶、青章叶等浸泡在木桶里,当节日气息随桶中香味浓烈开来,嗅觉牵引出诸多童年趣事,小时候听妈妈说过,端午节洒扫庭厨时嘴巴里要念念有词:“端阳端午节,蛇虫蚁子样样灭”以此来保佑家人不被蛇虫叮咬......</p> 今天跟着婆婆洒水,婆婆告诉我:这桶水一定要在上午11点前洒完,或许正是有了婆婆日常的精心呵护,因此家人一直都健健康康;家里喂的猪、鸡、鸭、鹅、狗都长得比别人家肥硕,很少生病;每年婆婆都会将自己种的蔬菜分给左邻右舍品尝,邻居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婆婆种的蔬菜好吃;就连种下的枇杷、柿子、柚子、葡萄也格外甜沁些。这个时节,弟弟种在后院的葡萄青翠诱人,正大串大串生长,柚子树上挂满了柚子,两个一坨,三个一堆,我拽着婆婆来到果树下,拍下一张张美照分享给远方的亲人。 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每次吃饭时,公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吃点菜,少吃点饭,大口吃”久而久之,让我这个外姓媳妇儿觉得只有听过这句话后,才是开餐的真正进行时,饭菜也更加香甜可口...... 饭后陪公公婆婆聊聊家长里短,听他们讲攸县传统的民俗、谚语、家乡小故事,说说笑笑中消化着精神粮食和胃中的五谷杂粮;返城时婆婆总会想着法儿弄些自己做的腌菜或时新蔬菜打包好给我带回来,虽然在县城买菜很方便,但是婆婆种的菜多了一种味道。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划龙船是节日气氛最热烈的一项活动。因水而建,伴水而生的攸州,自攸河至洣水100多公里的流径是赛龙舟的天然平台。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到酒埠江人工湖看龙舟赛的盛况仿佛还在昨天。龙舟下水前会举行庄严的仪式,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将龙舟抬置于空旷地面,在船尾插上旗帜,绑上双桨,在船头摆张八仙桌,倒酒上茶,摆上贡品,再燃烛上香,虔诚祷告,然后在龙头上提笔点睛,如此才算完成龙舟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抬舟下水,奔赴水中的龙舟如鱼得水,随着咚咚的鼓点,赛手们打了鸡血似的挥桨前行,人、舟、水、桨融为一体,在天空下激情四射。 回县城的路上经过高车头,一阵阵鼓声从攸河边传来,咚咚鼓点落在心头,挑起我迫不及待的想飞去龙舟赛现场,奈何S315线上的车流仿佛蚯蚓慢吞吞地蠕动,我提议下车跑过去,因为距离高车头大桥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老公没答应。几分钟后儿子泊好车,我迅即钻下车。 鼓点仿佛吹响的集结号唤醒了居家的人们,路上行人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孩子们手拿气球飞奔着,摩托车后座坐着的是孩子,大人们肩膀上扛着的还是孩子。一栋刚建四面墙的红砖框架房内,一层到三层窗洞口站满了人,追寻河里穿梭的龙舟,齐刷刷的脑袋一会儿朝左转动,一会儿朝右望去。 马路两旁的商店也是热闹非凡,孩子们乐呵呵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冰糕,脸上始终洋溢满足的笑。路边地摊摆放着一堆堆杏黄色李子,桶内装着银晃晃的凉水,馋得大人们蜂拥而至,先拿到凉水的就地品尝起来,碗里的小勺子如鸡啄米般停不下来,看得人直咽口水。老坛酸菜面老板不失商机的占了一大块“上好”地面,把商品摆得“如花似玉”招揽客户。还有一袋袋爆米花、玉米花、烤箱里喷着香气的热狗、切好的西瓜、杯装饮料……无不吸引着往来人群。 我一边拍一边看,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就近跑进一家商店,满心欢喜地对老板娘说:“来根冰棒”老板娘笑着回答道:“哪还有冰棒,冰柜里的冰糕呀早就卖光了”,语气里的自豪感比划赢了龙船还高兴。我一溜烟又跑进另一家商店,勉强挤进去总算遂了愿,我边吃边向大桥走去。 高车头桥上的旗帜迎风招展,在烈日下更加鲜艳夺目,桥面上的人群随着桥下的龙船速度流动,一会儿站在桥左侧,一会儿奔向桥右侧,一边飞跑一边喊着:“快!快!快!龙舟穿过桥洞了”,仿佛漏掉了一个观看细节就错过了一场输赢一样。咚咚咚的鼓点里龙舟逐水前行,劈波斩浪,我挤在一个小孩子边上,只见龙船在水里时而如雪回风,时而闲庭信步,时而如箭离弦。 龙舟是赛手们的舞台,在鼓点的礼乐里抒发激情和活力,突然旁边一个壮年男子大喊:“加油!加油!!!”在他的带动下,人们挥舞攥紧的拳头,跟随鼓点节奏对着龙舟也大声喊着:“加油!加油!”群情激奋在壮观的比赛场,伴着岸上不时燃放的鞭炮为赛手们鼓劲。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感受赛事,河边台阶上的男人们两手叉腰直接站到了水里,以此体悟振奋人心的龙舟赛,我兴冲冲跟着儿子跑到桥头下面的水泥阶梯上,更直观的观察龙舟,河里的龙舟有青龙、赤龙、黄龙三种,狭长龙舟有十多米,可容下几十号壮汉并排而坐,威武的龙头昂首向前,龙角高翘,有的龙须自然下垂,有的还未长出龙须,龙头两侧龙眼圆睁,坚毅的眼神自信而无畏,那是一双求索之眼,拼搏之眼,奋进之眼,他从上古望向我们今天以这样的方式告慰屈子,并潜移默化成攸州精神。</p> 我们是龙的传人,龙乃祥瑞之物,喜水好飞;飞龙在天,化舟渡人,团结一心,行稳致远,龙舟秉承古人精神,借竟渡深植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家国情怀,通过声势浩大的龙舟赛,焕发每一个人心中龙的性情,在共情理分担龙的神职,为家庭尽孝,为单位尽职,为国家尽担当,像中国女航天员刘洋那样,把祝福写进满天星辰,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