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佛解人生——致《次第花开》

雪鈺寒梅

<p class="ql-block">  《次第花开》是2011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藏传佛法书,虽是佛法讲述,却朴实淡然,接地气。据有些读者介绍他们喜欢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贴近生活,“看得懂”——没错,这本书并不会让读者感到晦涩难懂,因为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是平日遇到的问题、面对的苦恼和困惑,以及自己的情绪感受和反应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p><p class="ql-block"> 书中记述了作者艰苦、幸运的求学经历,对师父的感恩思念,对故乡母校的真心回馈;介绍了佛教的基础概念、教义和学习规矩;同时也直面了人性的弱点和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希阿荣博堪布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发起、组织规模宏大的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教弟子闻思修持佛法,并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 </p><p class="ql-block"> 作为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颇具影响力的弟子之一,希阿荣博堪布,曾影响过十几万人的生命轨迹,可以说,他的出现,让更多人认清了人生本来该有的样子——豁然通透,如如不动,找回内心许久未曾有过的宁静,让人们可以在爱别离,怨憎会,不欲临,求不得,甚至是在生老病死来临时更加的淡定和从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初邂逅《次第花开》我是通过《樊登读书会》收听到的;其次便是通过青海西宁有源书院第117次读书讲座“藏传佛教”,让我对《次第花开》这本书打开了新的认知,于是便又翻阅了一遍原著作品。 </p><p class="ql-block"> 都说看书、听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和判断,让自己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上的区别。之所以人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那就是因为人和人的思维、认知方向是不一样的。 </p><p class="ql-block"> 正如书中所写:“当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心念在与外部环境斗争中越来越强大,意识随时影响并控制着情绪的发生,那么将会境由心转”;同时,书中第六章“自律”一段中也有所写:“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不如意、不开心、烦恼的缘因之多,终其根本也是人们喜欢逃避问题,尤其是在面对痛苦和麻烦的时候。因为人们始终认为探讨“苦”的话题是苦上加苦的。 佛经中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书中作者由此讲解道:“痛苦是我们人生中生命轮回的常态的一个现象,如果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痛苦认识没有正确地看待,那么就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个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但是痛苦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因为痛苦的本身并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我们的执念,即我执。只有我们破除了心中的我执,方能够从根本上去破除痛苦。”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p><p class="ql-block"> 总之,整本书细读下来,无论从任一页翻阅《次第花开》,作者始终都是在为读者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 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作者睿智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开示,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并重塑读者们心灵世界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学习古典名著,让我在领略古汉语的洗礼之中熟知四书五经;那么阅读《次第花开》,则是让我更深层次的认知自己的迷茫之处,以及感知自己的所需之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次第花开,花开见佛——正如希阿荣博所说:“人生最无法预见的,是遇见,因为不知道哪一眼,便是开始;人生最无法告别的,是离别,因为不知道哪一刻,就是永别;生命本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p><p class="ql-block"> 所以,让我们做一个对沿途风景充满敬畏之心的红尘过客,感谢每一场的花开花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