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语文教学视野,2022年6月2日 8:30-12:00,沂水县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在线观摩学习了高中语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活动主要议程是:何成刚领导致辞,周曼云老师作《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区域推进情况》的报告,余丹老师说课《第七单元“写景抒情散文”学习任务设计》,邓荟予老师说课《中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展示王强老师《登泰山记》的课堂实录片段,郑桂华老师作点评。 刘敬波组长(黄山铺镇初级中学)<br>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比如《雨的四季》,这是一篇可以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进行深度教学的经典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精读品赏,感受文章的写作技法运用,比如,侧面描写、欲扬先抑、直抒胸臆等。接下来,再找课文意境优美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精彩运用。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使教师的教学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感受课文语言美、画面美的同时,学会了抓住景物描写的方法,深刻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学习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p class="ql-block"> 李洪波组长(四十里一中)</p><p class="ql-block"> 老师备课传统做法是“设计教学”,实际上大多是设计“教”,很少设计“学”。指向深度学习的任务设计,以设计“学”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或任务,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取发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p> 杨杰组长(许家湖中学)<br> “夏麦覆垄,金杏满枝”,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许家湖中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深度学习”的线上教研活动。热烈的学习气氛就像今天三十七度高温火热,大家收获满满。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示范课精彩引领,让我们深入领悟到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以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真谛,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有了依托。 段卫秀组长(沂新中学)<br> 思考与讨论向来可以为语文保驾护航。本次深度语文学习使我们不断的思考,今后学生怎么学,如何以学生活动主导教学过程,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何用先进的理论优化我们的实践。沂新中学语文组不断陷入沉思,多次进行讨论并广泛争取意见。最终我们决定,要用理论武装头脑,要用实践进入新的学习活动! 陈彦波组长(诸葛一中)<br>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读,它是学生“读、解、悟、用”的综合体。深度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新课程改革目标,阅读教学中要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善于把师生的思路结合起来,形成推动语文深入阅读教学的合力。 张峰组长(第四实验中学)<br> 深度学习通过核心任务可以让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从做题走向做事情;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与碰撞中学会沟通与共情,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情感与技能。诚然,促进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要基于语文学科特点,在老师深度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和策略,创造一系列促进深度学习的方式。这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有了抓手,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王荣组长(道托镇初级中学)<br> 教育是一种实践,需要教师具有实践性知识、持续的学习力和持久的研究力。深度学习正是新课改的契机和抓手。教师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学科本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充分利用可能的一切资源和条件,从而进行分析、组合和设计,让每一节课堂流淌着教与学的思维对话,阐释着教与学的美好,演绎着教与学的真谛。 张敏组长(实验中学)<br> 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了国家级名师的课例展示以及专家们新颖的教育理论。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感觉收获颇丰,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本次常态化在线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专家讲座、课例研究、工作坊交流等方式,有力促进对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教研活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中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策略等进行探讨,并对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样态作出总结反思,进一步提高课程育人能力。 黄宝翠组长(高桥中学)<br> 语文深度学习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对问题的思维深度、对方法把握的灵敏度等学习结果。语文的深度学习是帮助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元认知知识,而不是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推进语文深度学习的路径能够帮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语文的深度学习要落实的实际,就是需要与实际相联系,关注思维训练、多元互动、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深度学习上的转变和发展。 郑德凤组长(泉庄中学)<br> 深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与普通的浅层阅读形成对比,它有着更广泛的知识源覆盖面,更强的知识点关联以及更智能的知识获取。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流程相对枯燥,对学生来说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深度阅读主张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让学生沉浸在角色之中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创新课堂,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张倩组长(富官庄中学)<br> 高中深度学习的高度,虽然初中生难以达到,但是同样给我们一定的启发。让学习真实发生,逐步培养学生自发、自主、积极投入地学习。授之以渔,以问题带动兴趣,让学生依靠对问题探究的内在兴趣,让其全身心投入,且持久的投入,让学生自主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庞世健组长(沂城街道武家洼中学)<br> 期盼已久的深度学习活动来了,沂城街道武家洼中学是沂水县第一批参加深度学习课改的单位之一。2020年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对我县进行深度学习督导来到了我们学校,对我校“321融汇课堂”的改革成果给与高度评价。今天我们组织全校所有语文教师集体观看学习,老师们深感思路开阔,受益匪浅,决定结合学校的实际继续搞好在深度学习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力争取得更大的成就。 师立梅组长(三十里中学)<br> 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批判性的有意义的学习,深度学习的课堂必定是互动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教师从革新以师为本的观念开始,做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从而提高每一堂语文课的含金量!七八个老师,三五次解读,一两次会议,是我们学校深度学习的行动!相信,一群人一起走路,可以走的更远! 张萍萍组长(诸葛二中)<br> 文本解读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深度学习转变教育方式,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走出来,提高主体意识,拓宽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文学修养,真正愿意走到文本的意境中去,真正认识到文本的价值,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张伟华组长(高庄二中)<br> 语文组认真研讨了专家讲解的关于高中语文的深度学习讲座,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此次讲座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初中语文教学也应全面落实语文课程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将初中语文教学向更深层、更系统的方向发展。高中分专题、分模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产生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学生头脑灵活起来,知识就仿佛“活”了起来,使学生知识更加牢固和扎实,知识常用常有,学生受益无穷。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刘岚组长(第三实验中学)<br> 本次常态化在线主题教研活动、专家讲座、课例研究、工作坊交流等,有力促进对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教研活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中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策略等进行探讨,并对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样态作出总结反思,进一步提高课程育人能力。 黄艳红组长(姚店子中学)<br> 改变教学方式,有助于推进深度学习,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使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把学生的主动、积极学习放在第一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讨、表达的状态,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深度真实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高效。 张秀芳组长(第二实验中学)<br> 此次基于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我们认识到教师对文本要把握到位,巧妙创设情境,在文本串中引导、启发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发情感共鸣和思维发展。在思维碰撞中对深度学习的课堂有更深入的理解。以核心素养为本,以读促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剖析和表达,才是一次高参与、高思维的深度学习。通过深度学习与活动设计学习,老师们对学习活动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被动到主动其实是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总结。只有这样,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发生。 惠俊美组长(杨庄一中)<br> 这次学习高中部“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研讨内容,杨庄一中老师们收获满满。高中部深度学习的内容,引导了初中语文的努力方向,就如同走路“抬头看路”;同时,我们初中时间段也要落实深度学习,埋头做事。既要抬头看路,又要埋头做事。在“文本” “活动主体”“言语活动经验”结构化要素中,更好的为“活动主体——学生”服务。 程志芳组长(沙沟镇中心初中)<br> 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研讨”。通过此次专家讲座,有力促进全体教师对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后续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研讨,并对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样态进行深刻总结和自我反思,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程的育人能力。 戚凤艳组长(院东头中学)<br>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认识到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学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追求富有实效的优美教学设计的义务。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教学的变革性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深度学习贵在参与,重在思考,追求深度学习的路永远没有尽头,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继续不断用智慧探寻。 李艳平组长(高庄一中)<br> 虽然本次研讨活动是针对高中教学任务设计的,但对初中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学应该一脉相承,深入学习也应该向情境化、自主性方向发展,使学生在深入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美的理解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观摩课堂中我们也注意到,教师在组织课堂中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在学习中透过文本获得知识构建的能力,并且在学习中注重学科联合和对比评析阅读,这都值得我们初中语文人用心学习。 孟凡茂组长(杨庄二中) 高萍:<br> 研讨会专家们挥手跟我们说再见时,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人生最好的成长方式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近段时间,深度学习、单元学习设计、新课标、统编教材的使用……老师们会感到各种学习排山倒海而来,理论的理解,理念的转变,结合本校实际的操作,都是挑战。在每次学习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理解不到位,或不理解的地方,有困惑,有焦灼,有怀疑,有时竟无所适从了。我想,学习落地,这大概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吧。<br> 与时俱进,在今天太重要了。不认真领会就跟不上时代要求。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了,怎样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引出很多理论生长点;“学习任务群”这一宗旨性的概念如何落实?……我们要提升,离不开专家的点拨。好在总有明白的“引路人”在,以后我们要继续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我很感谢教研室组织的学习活动,我就是在听了潘海燕老师的报告后,在语文教学上有了一点开窍。 <p class="ql-block"> 高萍:</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学习,点评专家是郑桂华老师。四十里一中的语文教研组长兼业务校长李洪波,欣喜的跟大家分享了他曾经在2015年1月7日下午听郑桂华教授作《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报告后,即兴创作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丽娃河水情悠悠,报告厅里乐陶陶。</p><p class="ql-block">美女含笑翩然至,培训激情若引爆。</p><p class="ql-block">妙喻入题惹人眼,珠玑连串掀高潮。</p><p class="ql-block">年经俊美资历深,身材娇小眼界高;</p><p class="ql-block">源头活水荡清波,虚怀若谷藏珍宝;</p><p class="ql-block">语音轻柔指迷津,神情慈蔼问是否。</p><p class="ql-block">反例不吝挑瑕疵,范本仍琢求高标;</p><p class="ql-block">俯仰皆拾遍地景,旁征博引施妙招。</p><p class="ql-block">细微之处见新意,腐朽之木奇手雕。</p><p class="ql-block">疑似专为教育生,此中艰辛不足道。</p><p class="ql-block">井底青蛙寡陋闻,山壤幼苗待露浇。</p><p class="ql-block">都言罗马道千条,心愧不识真面貌。</p><p class="ql-block">丽娃河畔寻梦来,华师园里诚讨教。</p><p class="ql-block">虚度光阴数十载,昨日荒诞常自嘲。</p><p class="ql-block">蓄劲当从此时起,莫待明朝叫人笑。</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就是专家的力量。他们,是我们灵魂的“摆渡人”。 </p><p class="ql-block"> (审核:于洪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