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百福庵

蓝瞳波斯喵

<p class="ql-block">  端午小长假,又是一个不能远行的假期,我们搜索附近的古迹,发现在近郊有个百福香园,内有一个古刹,说走就走。百福香园坐落于铁骑山下,这里峰雄壑险,水秀云奇,名树古木,松竹环绕,神窟仙宅,随处可见。建在高处的百福庵是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宋宣和年间,初建格局无考。在这里还能看到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址。</p> <p class="ql-block">百福渡槽 </p><p class="ql-block"> 建于1980年的百福渡槽是这里的地标建筑,它是全国大兴水利时期的产物,当时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工修建,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私人杏园,第一次见到果实结的这么多这么好,且没有人摘的杏园。</p> <p class="ql-block"> 石窟,也称石室,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寺庙形式。因佛教提倡遁世隐修,高僧们往往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开凿石窟,并把它作为修禅的石室。在百福庵内和山谷小溪旁,至今仍有三处不其山石窟遗址,分别是百福谷石窟、萃元洞石窟和芳草斋石窟。经专家考证,应为隋唐时期的高僧将巨石凿空而成。</p> <p class="ql-block">  百福谷石窟,是三座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石窟。门楣有镌刻痕迹,但已风化无法辨认。石窟顶端雕有方形和圆形基座,其上的石塔也被损毁或盗走。顶端的石塔、窟前两侧的石柱以及天然形成的莲池对称布局,拱守石窟,具有典型的早期佛教造型洞窟的意义,在本地区也独具特色。传说,养、蔺两妃的随行太监蔺卿曾居住在百福谷石窟中参禅修道。</p> <p class="ql-block">百福庵 县东南二十里。有萃元洞,宋宣和年建。——清·乾隆版《即墨县志》</p> <p class="ql-block">  相传百福庵是隋唐时期由洞内居住的两个尼姑之缘兴建起来的。她们在洞外建起了规模很小的寺庙,供奉佛祖,菩萨,罗汉百余尊,取名“百佛庵”。明末清初道士蒋清山来到此地,改名“百福庵”,奉道教。2002年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和修葺,取名“百福禅院”,又重回佛教传统。</p> <p class="ql-block">小叶朴</p><p class="ql-block"> 又名黑弹树、黑丑树,迄今为止,已有216年树龄。相传是明末清初,养、蔺、蒋三人回北京祭奠皇陵灵,返回百福庵的途中带回的一些黑丑树苗并植于百福庵周围。树干可用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化瘀之功效。被鉴定为国家三级古树。</p> <p class="ql-block">  相传明崇祯帝朱由检的两个宠妃养艳姬和蔺婉玉在亡国后逃亡至崂山。在百福庵里,养艳姬把对崇祯的悼念之情写成一首短歌词,题名《离恨天》,歌词写毕后,蔺婉玉为这首歌词谱曲,曲调哀婉悲怆。顺治十七年二月,养艳姬又写了另一首缅怀崇祯帝的歌词,名叫《六问青天》,歌词写完后,蔺婉玉又为之谱曲,曲调悲哀凄凉,激愤抑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悼念崇祯死难十七周年,</span>崂山各庙道士在百福庵举行了一次大型祭悼演奏会。道士乐队演奏了养、蔺所创作的《六问青天》。凄凉的流浪生活以及对崇祯皇帝的怀念,使一直悲伤不绝的养、蔺二人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曲终人散,当晚,养艳姬和蔺婉玉重新佩戴皇冠,整顿衣衫,相携着走出庵门,在百福庵正门对面的山坳里,同时自缢在同一株古松之上,以同样的了断追随崇祯而去,以此表达对崇祯帝的忠心,兑现了她们“伴君共登离恨天”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黄连木</p><p class="ql-block"> 又名楷树、药树、黄棟树等,迄今为止,已有127年树龄。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黄连木被喻为“石油植物新秀”,树皮及叶可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被鉴定为国家三级古树。</p> <p class="ql-block">  因疫情关系,百福庵暂不对外开放,没有进到里面,只能透过庵门缝隙观望。</p> <p class="ql-block">  在百福庵外小叶朴古树旁,看到一黄一白两只蝴蝶,就这样在我的眼前翩翩起舞,似乎在向我诉说着那段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4日 于青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