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神,历久弥新。<br><br>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r><br>“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所孕育出的中华民族宝贵精神品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凝聚起万众一心、战“疫”到底的强大合力。<br><br>佳节已至,2020级1班开展纪念端午节活动,振奋民族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传统节日是什么<br><br>是日历上的特定日子 是想起家的那天<br><br>是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 是家风和秩序<br><br>是迎福纳祥的素朴愿望 是文化认同和共同生命体验<br><br>是精神安顿 是刻在生命中的喜悦以及乡愁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br><br>古老端午节庆在2000年历史中<br><br>积淀出丰厚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 食粽子 扒龙舟<br><br>挂艾草 佩香囊 拴五彩丝线<br><br>自古传承 至今不辍 在今天<br><br>2020级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发掘传统节日<br><br><br>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滋养<br><br><br> 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岁至端午,粽香袅袅,又念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屈原爱国忧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通过一首首诗词,穿越岁月长河传唱至今,“端午”二字已成传承、弘扬、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载体。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端午习俗异趣纷呈,端午文化丰富多彩,其不变的内核是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英雄奇志在,千古知音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提及屈原,并引用屈原诗作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勉励无数与屈原血脉相同、志同道合的中华儿女奋然前行,激荡起跨越千年的共鸣。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在“求索”中前进,才能为端午更添精彩。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同学们从端午文化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作为中华儿女接续奋斗,必让粽香更浓郁,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