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戴七彩绳、喝雄黄酒、悬挂艾草、挂香袋、赛龙舟等庆祝活动。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经验,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6月2日智慧幼儿园开展了“浓情端午,浸润童心”系列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做出宣传板报,让孩子们直观了解端午节风俗!</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民俗知多少,老师们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孩子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习俗!</p> <p class="ql-block">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从春秋时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寓意着祈福纳吉辟邪。孩子戴五彩绳,是很多地方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端午节也被称作“小儿节”,因为有这些重要的意义,端午节戴五彩线的习俗仍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雄黄酒</p><p class="ql-block">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特别是会在额头上画个王,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p><p class="ql-block">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可以保护小朋友不受蛇虫伤害哦!</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习俗:挂艾草。在中国的民俗中,农历五月,称之为“毒月”。因为正值初夏,天气炎热,雨水渐多,蚊蚁滋生,是疫病流行的爆发季节。所以,挂艾草,防病防虫驱五毒,是端午节的习惯。而且,挂艾草能够驱除蝇蚊。</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p> <p class="ql-block">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组织了划龙舟比赛,小朋友们切身体验节日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自己动手包粽子,在体验中学习了解成长。</p> <p class="ql-block">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吃起来会格外香甜!</p> <p class="ql-block">各班用不同的方式带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端午节风俗。</p> <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了传统文化,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在此,智慧幼儿园全体师生恭祝大家:端午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