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脚店里的百岁老人

望群策

<p class="ql-block"> 修脚店里的百岁老人</p><p class="ql-block">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雨后的花草树木露出沐浴后的美态,空气里弥漫花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 穿过人行横道,不远处便是修脚店。走进去一看,人不算多,服务员麻利地端来木盆,很快我的双脚就被泡上了。</p><p class="ql-block"> 扭头一望,旁边坐着一位长者,她竟然是位缠足的老人,好奇心促使我仔细打量着她,望着她这双饱经风霜而又奇形怪状的双脚,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已故的姑姑,只不过姑姑的脚比她更小,是典型的三寸金莲。</p><p class="ql-block"> 思绪涌动的我禁不住主动地和老人攀谈起来。原来她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我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齐耳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仔细一看她并没有染发,甚至白发不多,不胖不瘦的脸上偶尔有几块斑点,也不是很显眼。耳朵好使,我们说的话她都能听清楚,更为神奇的是视力不一般,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迄今为止她老人家还能准确无误得穿针引线,真可谓耳聪目明!</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位五官端正的女士,身着红色上衣,体态匀称 ,涂着淡淡的口红,进门就问老太太好了没,服务员回答说快了,大概还需20来分钟。女士立马拿起手机达电话,让他老公在附近找个地方把车停下来等候。</p><p class="ql-block"> 我主动和她聊起了天,夸她们尊老爱老,老人家跟着她们幸福,才会长命百岁,因为晚辈照顾得好,也才会有这样的精神状态,否则她就会不开心。</p><p class="ql-block"> 红衣女士回答我:我家老太太不讨人嫌,从来不说三道四,评头论足。迄今为止她自己的事基本上都是自己做。话里话外透露出她对老太太的赞誉。我便问她是女儿还是儿媳,女士说她是媳妇。我不由得对眼前这位红衣女士肃然起敬,她倒是谦虚起来,说是老人家很会做人。我接过她的话说:你肯定做得也不错,老的会做老的,小的也会做小的,这就是人们说的两好夹一好的道理吧!</p><p class="ql-block"> 一句不讨人嫌,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却道出百岁老人的处世之道,为人之尊。的确一个人的输赢往往就在这张嘴上。话不可以不说,亦不可多说,正所谓恰到好处便是这个理儿。老太太有个女儿,家里的条件也很富裕,可是老太太每次去吃了午餐便要回家,在她看来还是自己家里好,那便是安逸和自由。同样一句不讨人嫌也折射出媳妇对婆婆的包容和理解。她们在一个家庭同甘共苦,要说没有矛盾谁也不信,但是摩擦过后仍然可以和好如初,甚至感情比以前更好,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和包容。是的,婆婆和媳妇没有血缘关系,按理说婆婆也没有养育媳妇,媳妇尽不尽孝道似乎也无所谓。可是她们在一起风雨同舟几十载,虽然彼此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有了儿子孙子的感情纽带作用,使得她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彼此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听着这对婆媳之间的故事,看着她们亲密无间的情景,想象着她们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敬佩之情由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祝福百岁老人福体安康,尽享夕阳路上的最美时光。也祝愿红衣女士好人一生平安!</p> 修脚店里的百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