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个疫情揉虐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整个冬去春来,每天提心吊胆,出小区要戴口罩,还要有核酸绿卡,搞得人郁闷的要死。气候也蹬鼻子上脸,刚过了小满季节,火爆的气温却跳跃式的不断上升,感觉到昨天还是白雪皑皑,今天就已是赤日炎炎了,人都变得有点木讷了,变傻了,嗨,就想找个僻野山村,地静人少的地方去休息休息,安抚一下那受伤的心灵。恰巧几个朋友酒桌邂逅,盏酒为信,说走就走,就去神农架的大九湖避个暑,看看大九湖的晨雾和晚霞,吃吃堰边的野菜和跑跑鸡,再去享受享受一下山边空气好,吃饱随便跑的感觉。<div> </div><div> 大九湖是海拔3000米高的湿地公园,素有”高山湿地,云中九湖“ 的美称,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这里有青翠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波光粼粼的湖水中漫游着洁净白天鹅和黑乌鸦,尤其是大九湖的晨雾和晚霞在全国的景点介绍中也是仅此少有的。</div> 湿地资源包括着灌木沼泽,草丛沼泽和泥炭藓沼泽,大九湖湿地的范围内共分布高等植物141科366属96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珍贵树种3种,苔藓植物13科18种。 群山环抱,一条小溪衔串着九个湖泊,大九湖由此而得名。在大九湖东南面形成了整齐对称的九道山梁,九道弯溪,九块平地,大九湖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的绝妙景色。 大九湖精美水秀 山山水水都充满灵气,闭上眼睛就仿似腾云在仙景中一般.....<div> </div><div> 我们随着沼泽地里蜿蜒盘旋的木栈道,从二号“问天湖”徒步到湖色最佳的五号"地脉湖”,栈道两旁,绿草如茵,灌木丛生,五号湖也是最大最美的湖,可以在湖里泛舟,湖边还修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可供游人休息拍照。我们也把自己衬托在湖边的美景中,拍个照留留影,去放飞一下郁闷已久的心灵。</div> 沿途拍拍照,看看景,呼吸一下大自然芬香,一种别有的滋味尤然升起。湖中涟漪成串,岸边翠绿成行,这景色真使人漪念丛生,流连忘返。我们从二号湖步行到五号湖,一路歌声<div>一路笑,欢乐联翩,早把心中的烦恼扔到了天边,随后又坐观光车去了鹿园,去和放养在草地上的梅花鹿报了个到,问了个好。</div> 从五号六号湖出来,我们又兴致勃勃的坐上湖内观光车去游览 七.八.九号湖,这三个湖游览的人比较少,主要有”枯木逢春“”唐朝古墓“和”落水孔“,三个景点,到了湖边才发现两个景点因为安全的原因被关闭了,只有落水孔还开放游览,那就去看看落水孔是怎么个故事,和孙猴子的水帘洞有啥好比较吗? 落水洞实际是地表面的水流入地底下的进口,其表面形状与漏斗相似,故称落水孔。在大九湖的北部落水孔很多,形成落水孔群,在整个盆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汇集到这里,通过地下暗河 流到竹山境内,注入堵河,即为堵河源头,如无此孔,大九湖将是一片汪洋。澄净甘甜的堵河之水经竹山到黄龙,再经十堰河道入丹江水库,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往北京.天津。北京.天津人每喝拾滴水就有俺湖北大九湖湿地一滴水。真是很荣幸,又知道了一段地理知识,不虚枉跑好几里路来看一下有意思的落水洞,我想能在地面上看到这样的洞也是不多见的。也算是叹为观止吧 大九湖的景色很美,尤其是“晨雾 . 晚霞”更是景色之最,天镜映帘,碧波荡漾,阳光逆境,秀丽妖媚,有人生仙境之称。本也想趁这个机会拍几张日落晚霞的照片,但时机不好,一直也没等到红日倾西山的景色,游览区的观光车不等人。岁月安好,秋韵再会。 实际上神农架大九湖对于我来讲并不陌生,毕竟在湖北生活了有几十年了,也来过大九湖几趟,但这次再见大九湖,给了我一个颠覆的全新认识,街道两旁楼宇色彩鲜艳,错落有序,而且房前屋后十分的干净整洁,完全不像是一个乡镇的村落,和省内的一些城市相比完全是有过之而 无不及。马路旁小溪潺潺流水,堰面清澈见底,河塘卵石缀立,野菊香飘山峦。站上通桥遥望小溪两岸,一幅美景收眼底,不闻花香人也醉。 这次我们同行一共是六个人,在大九湖镇坪阡预定的民宿,坪阡原属大九湖镇的一个村落,2012年政府为了保护大九湖的原始风貌,将大九湖镇整体搬迁至坪阡,也就是现在的坪阡古镇,坪阡古镇实际就是大九湖的旅游集散中心和观光车的换乘中心。之所以称为古镇,是因为在历史上坪阡就是“川陕驿站,盐道水街"重要通道,是横亘东西勾连南北的古盐道,也是川鄂盐道的重要交通站,四川盐经秦巴入坪阡,再从巫山下江汉平原。另一条路是由坪阡进竹山,房县到白河,再入安康进陕西,完成川盐进陕的输送。<div><br></div> “背盐路,实在苦,翻山越岭穿峡谷,雪天汗湿三层布”这是在大九湖流传的一首歌,他诉说的是川鄂古盐道上盐夫们肩挑背驼运盐的艰难。神农架镇如今还经常上演“盐道往事”,由地方演员用背叉背盐或抱酒痛饮之场面,生动的再现古盐道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由于坪阡古镇是川鄂古道的驿站,一度也为繁荣神农架的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九湖不但是川鄂盐道的驿站,而且还是唐朝名将薛刚反唐的集粮屯兵之地。相传前唐期间,薛刚在东京打擂,失手打死皇子,惊死唐高宗,遭满门抄杀之罪,薛刚逃出厄运,经少林寺师傅房玄龄的指点进神农架大九湖,在此结识安家建寨的纪兰英后结为夫妻。他们开荒种粮,广招兵马,建军寨,安兵营大败官兵,后又联络了被贬居在房县的唐中宗李显,一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现在仍有“薛刚寨”“拴马柱”遗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对人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大九湖努力依仗特色的地理风景优势,精耕细作,确立了景区居民迁出措施,最大努力的保证景区的原始状态,他们还注重了文化故事的价值,注重了游客对历史文化的需求,他们把历史上薛刚反唐的故事和盐道运盐的历史搬到了房屋的墙上,让这些历史的故事得以更形象的传播。和国外的涂鸦相比,更有教育和美化的作用。现在的镇政府还每天晚上组织当地的演员表演“盐道”的小话剧,即活跃了镇上的文化,也宣传了大九湖的古道历史,对进一步宣传神农架大九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云间的瑶池,山顶的花园”大九湖就像上天遗落下来的一块盛满仙水的平地,镶嵌在峻岭之中。夏日的傍晚,通红的夕阳依卧在西边的山尖上,湖边无限的安静,满地开着红花的江南蒿,白花的灯笼花在夕阳下闪烁着快乐的笑容,鼠李和棠铄在浅浅的沼泽中摇曳。还有开着小黄花的独摇草,一茎直上,在无风的时候独自摇晃着,也自得其乐。还有当地的一种绿鸟鸡也在草丛中乱窜。坐在湖边的栈道上,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泽,无限感慨在心里,要是人心也能像湖面一样平静,像花儿一样快乐,没有那么多的烦恼,那么多的忧虑,那样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啊......<div> 远望着天边云舒云展, 杵立在沼泽边的我却感到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久久也不想离去。</div><div> 过点了,我们才乘坐了约好的最后一班观光车回到了居住的民宿。</div> 这次游大九湖并没有拍到什么好的照片,但是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住在简朴的民宿里,每天能品尝到当地自产的农家菜,吃着山上养的跑跑鸡和肉。白天去大九湖看景,晚上在街上看灯。长期躁动的心里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在这里消夏避暑是绝无二选。更主要的这次来大九湖在知识层面上也有很大的收获,原来只知道来神农架旅游,可并不知道此地为何称呼为神农架,这次来这里才知道这里是炎帝神农架梯攀崖采药的地方,故称神农架。包括坪纤的“川陕盐道”“薛刚反唐”等,对神农架的地理,历史及其发展有近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大九湖小镇的建设使我耳目一新。<div> 最近要为大九湖重新蓄水的呼声不断炸响,据老《神农架考察记》的记载,大九湖为川鄂相交高原盆地,东西狭而南北广,纵横五十余华里,约面积37500余市亩。乃巫,房,巴,竹行旅通道,为川鄂商业交通之要地,地形超越,山水环抱,土地平旷,流水不通,浸酿成湖。据中国作家网“传说中的大九湖”记录说当年他们来到这里,看到碧波荡漾,水草丰茂的湖边,住着许多的渔民。湖边还生活着一种特有的草鹿双角直升,重达几百斤。因为湖水消失,草鹿也消失了。还有一种鱼,时常钻进泥沼里,有一股泥土味。还有一种野生稻,碾出的米是园溜溜的,煮出的饭香味扑鼻......这是旧时大九湖的全盛意境,那是在高山湖泊生活的渔家,他们向天空撒网,在白云中捕鱼,这种景致何尝不是仙境呢?<br><div> </div></div> 一个伤痛的事实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大寨的蛊惑下,有人觊觎这片湖泊湿地,为将这片湖泊湿地改造成万亩良田,当地出动数迁人开挖了盆地的落水孔,将湖水引入地下暗河溶洞。水没有了,但“良田”不长庄稼。因为是冰川遗址,湖底全是石头漂砾,泥沼虽厚,荒草长的比庄稼还快,那些湖边的渔民和渔船也不知去向,只有造景需要的几只假船还杵在湖里随风摆动。<div> 人们多么希望它能恢复湿地的原貌,重新成为名副其实碧波荡漾的大九湖,这可能将是国内已知最大的高山湖泊了,多么希望这种怀旧般的憧景能变为现实,让神农架的秀美和神奇,青葱和广袤都重新的倒影在她的怀抱中。</div><div> 今天的大九湖正经历政策的滋润和养息,不断的焕发出她新的魅力和俊俏,她在努力的走向群山怀抱,成为更加秀丽的高山湖泊和湿地。</div> 大九湖是一个让人们思想静憩,超脱,湿润和洗濯的地方,每每在我自己感到郁闷,忧虑的时候我眼前亦然展现大九湖的景色,承受这虚拟的山风与湖泊吹过的幸福和晕眩。总想去追随这片雾中的风景,被雾霾紧裹的,与山岭相依的湖泊 。 水生雾,雾生景,仿似是看不透的人生,把人们的美景映入湖中又推向很远,好像在云端,又好像在人心的私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