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牛姓宝典

中华牛氏历史文化美篇

<p class="ql-block">通 知</p><p class="ql-block">各位:</p><p class="ql-block">经认真考虑,本次《中华牛姓》首发座谈会以学术为主,受邀人员因疫情防控原因,不再通知南阳以外有关宗亲参加,以南阳宗亲为主步计划通知如下36人,实际参加可能32人。</p><p class="ql-block">经研究决定于2022年6月26日(周日)上午10时,在南阳市七一路福牛一满园大酒店召开《中华牛姓》首发座谈会。会议特邀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汤宗良、秘书长吴晓辉;牛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牛宁、秘书长牛恒涛、副秘书长牛智鹏;南阳市文广新局一级调研员牛洪涛、离退休科科长牛荟滨、武侯祠博物馆馆长牛宏成、汉画馆研究员牛天伟、南阳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牛军科、南阳国医大学保卫处处长牛嵩山、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速审庭庭长牛娅、南阳市梅溪街道办事处主任牛篱篱、南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牛银亭、南阳市电力技校高级经济师牛天峰、南阳市梅溪宾馆副总经理牛付明、唐河县司法局原局长牛国岭、唐河县航运局局长牛玉军、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韩自林、政协常委牛秋林、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樊有堂、牛永华;《大河报》记者牛前驱参加会议。</p><p class="ql-block">请南阳牛姓分会主要领导、顾问按时参加会议。</p><p class="ql-block">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6日</p><p class="ql-block">附参加会议名单(参考):</p><p class="ql-block">牛德献、牛宝栓、牛广山、牛张晓龙、牛旭东、牛德全、牛和克、牛鸣晓、牛晓云、牛金堂、牛群章、牛保聚、牛清玉、牛雨。</p> <p class="ql-block">牛姓宝典值得收藏各位牛氏宗亲:经多年的不懈努力,牛金堂编著的《中华牛姓》数易其稿正式出版,这是继2018年牛建东著《中古陇西牛氏碑刻集录》出版发行后的又一力作,是中华牛氏家族珍贵的内部学习资料。她涵盖了牛氏历史知识的七个方面,又结合“中原姓氏文化探寻·牛姓”等影视资料、和田美玉雕刻的牛氏族徽、牛氏历史文化研究纪念徽章,从而构成《中华牛姓》宝典,值得每一位牛氏宗亲学习、收藏。相信一定能够受到牛氏文化爱好者和广大牛氏宗亲的厚爱和欢迎。《中华牛姓》宝典由两个版式,一是由和田玉族徽、含16个系列短视频的16G优盘、徽章和《中华牛姓》组成,其中每枚和田玉族徽均由中国宝玉石协会出具的鉴定证书和收藏证书(族徽由纯手工雕刻)。二是由16G优盘、徽章和《中华牛姓》组成。也可以仅阅读《中华牛姓》。有意收藏的宗亲请和牛恒涛、牛旭东、牛亚丽、牛永祥、牛强,牛秀军,等宗亲们联系,最后由牛旭东统一编号邮寄。2022年6月</p> <p class="ql-block">附件:牛氏文化研究活动系列片目录序号名称作者时间制作地,①中原姓氏文化探寻—牛姓周毅宗文静2018郑州市,②中华牛氏文化研究活动三十周年庆典2011济源市,③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大会2014郑州市,④五次打锅牛研讨会简介牛满国2007温县,⑤河南洛阳牛氏文化研究会成立简讯洛阳电视台2010洛阳市,⑥南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牛氏分会成立纪实牛和克2010南阳市,⑦湘鄂赣牛僧孺后裔联谊会牛水清2014井冈山,⑧牛氏族人游上安牛和克2016太原市,⑨贵州牛氏宗亲清明祭祖仪式2017宣威市,⑩贵州牛氏宗亲理事会成立大会(上、下)2017宣威市</p> <p class="ql-block">修牛僧孺母亲墓园竣工庆典牛水清2017井冈山,11牛氏祖地旧址,(对锅台)维修纪实牛恒涛2017郑州市,12河南南阳牛氏祭祖花絮牛和克2018南阳市,13河南新密下牛十八打锅牛合釜仪式2018新密市,14山西《姑射牛户族谱》颁谱仪式2019汾西县,15河南安阳鹿山村颁谱仪式2021安阳市,16中华牛姓万人影集(上、下)牛君红2022石家庄。</p> <p class="ql-block">牛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牛宁贺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堂、德献并转各位宗亲:</p><p class="ql-block">欣闻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今日举行金堂宗亲主编的《中华牛氏》的首发座谈会,这是我们牛氏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我代表牛氏文化研究中心向金堂先生和座谈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问候全体与会嘉宾和代表。</p><p class="ql-block">姓氏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凝聚民心,追根溯源,构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传承发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牛氏文化、历史传承、名人研究、追根溯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金堂宗亲主编的《中华牛氏》一书,通过对牛姓起源、繁衍播迁、望出陇西、牛姓英贤、打锅情结、文化遗产、活动概况等方面的收集整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牛氏研究的概况,也是对前段牛氏文化研究活动的认真总结,加强了对于牛氏文化研究活动的全面了解。该书既有知识性的介绍,也有自己的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牛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值得牛氏宗亲认真阅读学习,它将在普及牛姓知识,增加牛氏宗亲的自豪感,提高牛姓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牛姓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中是一个排在百名之后的小姓,但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阳地区是牛姓重要的聚居地,以金堂,德献宗亲为首的南阳牛姓分会在牛氏文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整个牛氏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南阳牛姓分会在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领导下,团结牛氏宗亲,深入开展牛氏文化研究,特别是对当地牛氏的来源,播迁及今天的发展做深入的研究,更多地找寻发掘历史材料,对牛氏文化遗产收集调查整理,编写出合乎历史事实,令人信服的家谱,早日再出更多的重要成果。</p><p class="ql-block">祝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参会代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p><p class="ql-block">牛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牛姓委支部书记牛宁</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6日</p> <p class="ql-block">《中华牛姓》首发座谈会议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议主持人:南阳宛运集团副总经理牛广山;</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聚居在福牛一满园大酒店,召开《中华牛姓》首发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p><p class="ql-block">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吴晓辉;</p><p class="ql-block">牛氏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牛恒涛、副秘书长牛智鹏;郑州经济发展促进会牛军利、牛军;</p><p class="ql-block">南阳市文广新局正处级调研员牛洪涛、副处级调研员兼离退休科科长牛荟滨;</p><p class="ql-block">南阳市武侯祠博物馆馆长牛宏成;</p><p class="ql-block">南阳市汉画馆研究员牛天伟;</p><p class="ql-block">南阳理工学院数理学院党委书记牛军科;</p><p class="ql-block">南阳市政协常委、秋林建材公司董事长牛秋林;</p><p class="ql-block">南阳医学专科学校保卫处处长牛嵩山;</p><p class="ql-block">南阳网副总编辑吕超;</p><p class="ql-block">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速审庭庭长牛娅;</p><p class="ql-block">南阳市梅溪街道办事处主任牛篱篱;</p><p class="ql-block">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牛银亭;</p><p class="ql-block">国家电网南阳供电公司高级经济师牛天峰;</p><p class="ql-block">南阳市梅溪宾馆副总经理牛付明;</p><p class="ql-block">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牛永华;</p><p class="ql-block">《大河报》记者牛前驱;</p><p class="ql-block">唐河县牛氏六村族裔协商会会长牛平均;</p><p class="ql-block">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会长牛德献;</p><p class="ql-block">副会长牛宝栓、牛德全、牛广坡、牛壮、牛清玉、牛德中、牛春稳、牛鸿飞、牛建保(含牛氏商会);</p><p class="ql-block">秘 书 长:牛张晓龙;</p><p class="ql-block">副秘书长:牛旭东、牛和克、牛晓云、牛雨、牛坦;</p><p class="ql-block">名誉会长、顾问:牛金堂、牛群章、牛保聚;</p><p class="ql-block">会议主要议程:</p><p class="ql-block">一、牛宝栓致欢迎辞;</p><p class="ql-block">二、领导讲话:</p><p class="ql-block">1.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晓辉讲话;</p><p class="ql-block">2.牛氏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牛恒涛讲话;</p><p class="ql-block">三、牛德献主讲:评介《中华牛姓》及汇报南阳牛姓分会有关工作;</p><p class="ql-block">四、牛金堂谈编著体会;</p><p class="ql-block">五、牛旭东介绍两个版式《中华牛姓》宝典;</p><p class="ql-block">六、座谈发言:</p><p class="ql-block">1.南阳的牛荟滨</p><p class="ql-block">2.南阳的牛秋林</p><p class="ql-block">3.南阳的牛宏成</p><p class="ql-block">4.来自郑州的牛智鹏</p><p class="ql-block">5来自镇平的牛永华</p><p class="ql-block">6.来自社旗的牛前驱</p><p class="ql-block">7.来自唐河的牛坦</p><p class="ql-block">8.南阳的牛张啸龙</p><p class="ql-block">9 自由发言</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七、主持人总结讲话</p><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散会。</p> <p class="ql-block">编著《中华牛姓》的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在《中华牛姓》首发座谈会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嘉宾、牛氏宗亲:</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各位冒着酷暑,来参加《中华牛姓》首发座谈会。首先向大家说明一点,和很多姓氏文化著作一样,这是两个注册过的区域性牛氏宗亲社团组织内部学习资料。下边我谈几点编著过程中的体会。</p><p class="ql-block">一、要接过祖辈“尊宗敬祖”的接力棒</p><p class="ql-block">自从参与牛氏文化研究活动以来,注意到凡是积极参加各姓氏研究活动的都有很好的家风不断传承。我出生于唐河张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我辈以上没有读书人,但不忘祖根的家风代代相传。父亲在世时,年年给我们讲述:我们是“打锅牛”,老家牛三门,祖坟在葫芦套,人生一世,永远不能忘了祖宗。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祖上从清•道光年间给主家种地移居到现在的朱庄,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五代人100多年回牛三门上坟祭祖从未中断过。这些在我的心灵里种下了“尊宗敬祖”的种子。</p><p class="ql-block">在职时,想为牛氏家族做点实事,但忙于养家糊口,心有余而力不足。2008年11月,参加了唐河县牛亮后裔到葫芦套老坟的祭祖仪式,500余人乘坐大小60余部车辆浩浩汤汤,绵延数公里。七响锣开道,龙凤旗招展,震撼人心。随即勾起了早已埋在心底的为牛氏家族做事的愿望。</p><p class="ql-block">刚开始很简单,就是想打听一下谁在编修唐河《牛氏族谱》,助上一臂之力。但发现当时牛氏六村和唐河都有人提倡,真正在埋头收集资料的只有牛清玉。我就抱着参与修编家谱的心态逐步走到了今天。2010年3月,我提出了组建“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的设想,得到了原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牛思勇的鼓励和支持。在南阳历史牛氏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成立时,牛思勇会长希望牛姓人口众多的南阳,应该成为全国牛氏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牛氏大家族作出较大的贡献,并委托编辑出版第29、30期《牛氏文化》。同年12月23日,我和牛建东、牛文峰在北京看望病重的牛思勇会长,他正式提出由我出任《牛氏文化》总编辑。从此,我和《牛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至2021年底,共编辑了46期。</p><p class="ql-block">二、编著《中华牛姓》的动因</p><p class="ql-block">接到《牛氏文化》总编辑的重任,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但也有很大压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在繁杂琐碎的编辑过程中,有时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和牛氏先贤展开心灵对话,学习牛弘、牛僧孺、牛树梅、牛运震为代表的文臣“读书入仕、安邦济世”的积极进取态度;有时体会牛金、牛皋、牛天畀为代表的武将“乱世尚武、忠勇报国”的家国情怀;有时回到近现代,和牛玉儒、牛玉琴等当代英雄模范促膝谈心,体验他们为国为民甘愿付出的博大胸怀。每逢编辑到古今英贤的丰功伟绩时,自豪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在十二年的编辑生涯中,更多的则是接触了当代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工人、农民,众多热情投稿的各阶层牛氏宗亲。其中不乏孜孜以求,“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学者型研究人员,如牛桂林、牛建东、牛向阳、牛永利等人的研究论文,立意高远,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层次分明,结论明晰;有牛思勇、牛士杰、牛宁等人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的指导性文章;有牛振民、牛桂林、牛能等造诣深厚、精通音律的古典诗词;有牛励耘、牛兰学、牛传国等人思路开阔、文笔流畅,富有教化功能的生花妙文;还有牛光甫、牛玉忠、牛家强、牛建新、牛忠理、牛子祥、牛永海、牛建华、牛松峰、牛牧野、牛国军等书法家、艺术家的传世墨宝……但勿用讳言,也有热情有余、文笔不足的泛泛稿件,甚至知识贫乏、时间颠倒、历史事实与民俗传说混淆不清的稿件与信息。深感普及牛氏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萌生了编写一本普及牛氏历史文化知识的书籍。</p><p class="ql-block">随后开始收集保存资料,咬定目标十年不放松,直到2019年要在南京召开牛氏“家风•家训•家谱”学术论坛,需要系统归纳一篇牛氏家风精神的主旨讲话,才开始系统整理这些资料,拉出了本书第一稿。又经过三年的修改打磨,形成了目前的本子。</p><p class="ql-block">三、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p><p class="ql-block">由于在职时,我是一名地质勘探队员。在三十多年的野外地质工作中,养成了认真调查、搜集野外地质资料,然后得出地质结论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习惯,卓有成效地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成果,曾参与工作的河南省新县、商城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83年获得科技部“科技进步集体三等奖”。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已经成为习惯。</p><p class="ql-block">向200多万牛氏宗亲普及牛姓历史文化知识,谈何容易。牛姓有近3000年的历史,从牛姓源流到繁衍迁徙散布全球;有为中华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股肱重臣、一品大员,更有无数芸芸众生的普通百姓;有名垂青史的正史记载,也有稗官野史和民俗传说;有遍布十数省的牛氏文物古迹,还有名闻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理清头绪,我系统研读了74期《牛氏文化》和能够接触到的牛氏资料,虽达不到废寝忘食、宵旰沥胆,也算是时不我待,没有虚度时光。</p><p class="ql-block">在看到有关牛氏历史文化时,感到有很多家谱资料和文章似是而非,历史概念不清、事实不清、逻辑混乱,唯有结论清晰。免不了就产生疑问,迫使我们要进行</p> <p class="ql-block">在看到有关牛氏历史文化时,感到有很多家谱资料和文章似是而非,历史概念不清、事实不清、逻辑混乱,唯有结论清晰。免不了就产生疑问,迫使我们要进行实地调查和对家谱等资料认真进行甄别。</p><p class="ql-block">为了广泛收集资料,为编辑《中华牛姓》积累素材夯实基础,十二年来,先后到过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村庄走访学习,目的是了解更多的风俗民情和牛氏历史文化知识,得到了各地牛氏宗亲的热情接待和支持,也得到了不少新的认识。如2017年10月2日至3日,我冒着小雨来到河南省息县关店乡牛围子走访牛氏宗亲,得到了牛德智、牛明学、牛德俊等人的热情款待。和牛德智老人同塌共眠、促膝交谈,听他详细介绍关店一带淮河两岸牛氏族人的迁徙发展史。第二天又听了牛明学讲述了“十八军锅牛”的历史。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颇具传奇色彩。“十八军锅牛”丰富了牛氏家族“打锅分离”的历史传说。</p><p class="ql-block">在编辑唐河《牛氏族谱》过程中,我和牛清玉等走访了唐河、泌阳、枣阳、邓州等不下60个村庄,已经收集到了33通碑刻资料,将来都要收入族谱,和编著《中华牛姓》一样,如实叙述,不能愧对先祖,更不能误导子孙后代。不容易呀,十二年来的苦辣酸甜、个中五味,唯有自知、自受、自得、自乐!</p><p class="ql-block">四、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活动</p><p class="ql-block">自从2008年开始参与牛氏文化研究活动以来,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是我的信念。南阳成立分会有报批手续,参与到河南省和全国活动以后,仍然坚持这一信念。2014年我担任了全国的秘书长,2015年就正式申请成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的二级机构;2018年又到太原申请成立牛氏文化研究中心。原“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的名字从2010年伏羲文化源流中心批准为“团体会员”开始,到2016年民政部发布了民间社团组织不能冠以“中华”“世界”“中国”等名称我们和伏羲文化源流中心袁义达联系以后,决定自动取消这个组织,仍然是依法依规,有的人不理解对我们有很大意见。但我们的研究活动有牛氏文化研究中心和河南牛姓委两个合法组织的支撑。并没有收到影响。</p><p class="ql-block">我们南阳牛姓分会坚持按照国家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较大活动有备案,有汇报,年年有活动,三年一换届,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南阳分会的工作为全国牛氏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南阳姓氏文化研究会活动增了光。</p><p class="ql-block">五、这是集体劳动的成果</p><p class="ql-block">《中华牛姓》虽然署名是个人,但实际是很多牛氏族人的劳动成果。本书利用了大量《牛氏文化》上登载的原创内容,有的注明了作者,带有综合性的不再一一注明。有幸请到了牛力将军写了前言,牛宁主任写了总序,著名姓氏文化学者、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作家牛兰学写了序言。还要感谢牛氏文化研究中心各位领导牛建东、牛向阳、牛恒涛和牛氏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的支持,历经数年,三易其稿,《中华牛姓》终于付梓印刷。同时结合河南省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南分中心”制作的“中原姓氏文化探寻(二)第10集•牛姓”,配以精微影视传媒牛和克监制的牛氏历史文化研究活动的影视资料,牛旭东监制的和田美玉精雕细刻的牛氏族徽,牛士金设计制作的牛氏历史文化研究活动四十周年纪念徽章,从而构成“中华牛姓宝典”,以飨广大牛氏宗亲!</p><p class="ql-block">但由于编者才疏学浅,牛姓历史文化浩如烟海,所述内容难免受资料所限挂一漏万,敬请学者和广大牛氏宗亲见谅,期待有更优秀的著述问世。</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6日 于南阳。</p> <p class="ql-block">贺信</p><p class="ql-block">《中华牛姓》是牛氏文化研究活动的重要成果,该书内容资料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对弘扬牛氏文化,传承优良家风来说意义重大。</p><p class="ql-block">预祝《中华牛姓》发行座谈会顺利召开![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贺《中华牛姓》首发式成功</p><p class="ql-block">《中华牛姓》系牛金堂先生的扛鼎之作,牛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可称之为牛氏历史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牛氏宗亲联谊活动的工具之书,牛氏历史文化研究的辞典之书。该书尊重史实,言出有据。注重民俗,语及有情。汇科学与民俗于一身,集学术与科普于一体。文笔流畅,雅俗共赏,值得一读,特以志贺。</p><p class="ql-block">牛氏文化研究中心《牛氏文化》编辑部2022年6月26日</p> <p class="ql-block">祝贺《中华牛姓》首发式成功:</p><p class="ql-block"> 《中华牛姓》系牛金堂先生的杰作,牛姓历史文化研究的核心成果,牛姓宗亲联谊桥梁之书,宝典之书。以后拜读此书,提升自己。</p><p class="ql-block"> 因此鼎贺。</p><p class="ql-block"> 牛姓姑娘 出生陕西富平 祖籍濮阳南乐 定居洛阳 </p><p class="ql-block"> 牛亚丽 2022.06.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