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远的老赵</p><p class="ql-block">杨应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几年没见老赵了,最近听朋友说他去年走了,是走了再也见不到的那种走,听罢我几乎泪目。老赵和我是忘年交,活着的话他应该有近80岁了,大我20多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赵是四种人:第一种,他是我认识的搞新闻的年龄最大的人(他从60多岁搞到70多岁十多年不间断);第二,他是我认识的连干三任村委主任,群众口碑超好的人;第三,他是个好人,不但在我心里是个好人,他们村里人,周围和他交往过的人都说他是好人。第四,他是个大写的人。他干一行爱一行,文化不高但眼界很广,他总在默默为社会奉献,却不讲索取。</p> <p class="ql-block">他花白的头发,黝黑而又多皱纹的脸,瘦瘦偏高的个儿,只要出门手几乎都不离那个不合时宜的公文包。除了给人沧桑感,一看都知道他是那种闲不住的干事儿的人。老赵喜欢干正事儿,干好事儿,也想干成些大事儿,这些都是喜欢干,热衷于干,一干到底的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赵认识大约20年了,那一年,俺俩都参加市委宣传部年底的模范通讯员表彰会。一见如故,他快人快语自我介绍说他是芝田镇寇家湾村的村委主任。因为热爱拍照,所以孩子们掏几千元钱给他买了个单反相机,他就搞上了新闻。时间长了,老赵从业余到专业,如何拍好新闻照片,他心里越来越有底儿,新闻报道的视野,也从本村、本镇转到其他镇,市区等。沿310国道,伊洛河两岸,走到哪里他就拍到哪里,报道哪里,夏征、秸秆禁烧、环境整治、土地复垦、生态保护等等,都是他的报道范围,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年轻时干销售爱跑的老赵,不但当好村委主任干好村里的事儿,还把新闻的触角伸向了社会。我记得第一次老赵找我是有一年的夏征,那时候我在西村镇政府办公室写材料,老赵带着他的相机还有手提包,热得满头大汉去找我,先到镇政府问了我不在,后又找到粮管所,那时候我在粮管所采访,写夏征的新闻报道。采访完后,他给我说了他的来意,想要我给他写一篇简单的配新闻照片的文字稿件儿。这对当时都干了20多年文字工作的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儿。不成想却难住了老赵,也没想到他从芝田跑到西村找我,要知道那个时候是要坐公交的。下车就倒他惯用的“11”号车地奔儿。到办公室一看,乐了,是宣传秸秆禁烧的照片,我很快就写了交给老赵看,他看了很满意就收起装到了他的包儿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来二去,随着“帮忙”的增多,我和老赵也越来越熟了,让我感到不安的是,老赵每次来,除了随手掂的他的宝包儿,还要给我带点儿慰问品。这让我很不安。我“帮”老赵,是出于对他人品的尊重,对他热爱新闻事业的敬重,更是他作为一个老人勤勉敬业的崇重。所以我每次都坚辞拒收,推来搡去的好几回,但最终拗不过他。</p> <p class="ql-block">老赵越跑越勤,我心里的“结”也越结越重,有一次,我们聊完“公事儿”,我就问他:“你这么大年纪了,干好你的村委主任,管好村里的事儿就行了,谁又没有给你下任务,这宣传的事儿能省就省了吧?”老赵急匆匆地说“那不行,那可不行!我喜欢这个。”说着他拉开包儿掏出两个大厚的剪报本儿,里面都是他连年来发的新闻稿件和获奖证书,至少有几百篇(幅),他把这当成宝,乐呵呵地拣主要的给我一一介绍。透过他这热呵劲儿,我看到了一个新闻老兵对新闻的热爱,真爱,我真拿他没辙了,干村委主任他有瘾,跑新闻,搞宣传,他也有瘾。这样的人不但我拿他没办法,他的几个子女也多次劝他都不行。老赵干了两任村委主任之后,寇家湾村这个小村、穷村面貌变了很多,是变山变水又变人的那种变,村里修了几条路,搞了饮水工程,他还多次找到台胞王光亚先生,争取到他亲自到寇家湾村学校实地考察,投资学校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群众都非常支持老赵继续干下去,但老赵的老伴儿和儿女们都极力反对。他的几个子女条件都不错,做生意、干工作的的都不缺钱,想让他颐养天年,不忍心他再这么拼下去。老赵把我当真朋友,想听听我的意见。我是了解他的,知道让他放弃他想干的事是不可能的。就说:“你要真觉的身体能行,那就不要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吧!”听了这话,老赵笑了。我赶紧补了一句:“你可别让你闺女孩子知道。”就这样老赵再次高票当选,干了三任村委主任,直到后来身体不好,实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p> <p class="ql-block">后记: </p><p class="ql-block"> 端午在即,麦浪翻滚。最感动人的一幕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昨天,我写的《忘年交老赵走了》这篇文章发表后,她女儿几经辗转周折,多方打听我,最终通过巩义熟人找到了我的手机号,给我打了电话。说一定要来拜访我。还说读了文章泪水模糊了双眼,仿佛老父亲再现眼前,把文章转发到他们家庭亲人群里后,大人小孩儿都感动得泣不成声,反复读了几遍。文中老赵最小的老四女儿给我打通电话哽咽着说,想不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么深情地写文章回忆怀念我的父亲,这真是让人非常的感动,我替他老人家谢谢您!今天是我老父亲辞世近一年最开心的一天,端午小长假,我们姊妹几个一定前去拜访您。</p><p class="ql-block"> 发表文章的《神采巩义》编辑老师昨天发表此文后,也没有想到这意外的社会效果。在家收麦的他不顾劳累,急切地在微信上给我说,老赵女儿的熟人看到文章后,转发给她看了,她女儿托她,并自己在发表文章链接下留言,问编辑要我的手机号,并于昨晚和我通了电话,加了我微信,发来了她怀念老父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照片上,他在笑,看照片的我却在哭,他笑的是那样开心,我哭的却这样伤心!当老赵的四女儿满含泪水给我从微信上发送了20张他的照片时,我的泪水在眼眶直打转,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老赵哇!我想你!你是永远活在我心里实干、敬业、勤奋、阳光、正气的老赵!你是永远的老赵!但你却是永别了的老赵![流泪][流泪][流泪]</p><p class="ql-block"> 痛哉老赵,惜哉老赵!走了再也见不到你呀老赵!这篇文章我也是挥泪而就,希望您能看到,这些话也希望您能听到。今生阴阳两相隔,来世我们还是忘年交![难过][难过][难过][大哭][大哭][大哭]</p> <p class="ql-block">情牵故里,一建三通眷寇湾热土,</p><p class="ql-block">梦绕伊河,千呼万唤依村户春烟。</p><p class="ql-block">横批:鹤去魂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