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p class="ql-block"> 竹娟,女,中共党员,毕业于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历,英语专业八级,中小学一级教师。入职以来,先后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获得汝州市文明教师、汝州市基础教研课题一等奖、汝州市优质课教师、平顶山市优质课教师、汝州市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教育路上充满了酸甜苦辣的往事,但她始终不曾忘记的是自己的教育初心,时刻提醒自己要用爱心和责任心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庄严承诺。</p> 教育格言 <p class="ql-block"> 有教无类。 教品德、教文化、教思辨、教价值,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p> 一个工作日 <p class="ql-block"> 作为毕业班班主任和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老师,每天早上天不亮时,竹娟老师便已告别睡梦中的两个孩子,不管刮风下雨,都早早的来到学校,开始一整天的生活。早读结束后,她草草吃完早饭,等待她的是两节课。作业批改、备课等工作都是讲完课后的常态。中午学生午休的时候,她在教室陪伴着;当学生们开始上下午课的时候,她用凉水洗下脸,又满血复活地开始下午的工作;当夜色来临的时候,处理好当天需要完成的事情,她便到宿舍里去查寝,看看孩子们的情况,和孩子们聊聊天,当学生们都入睡后,才放心的回家去,结束一天的教学生活。而这个时候,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入睡了!这是竹娟老师普通而平凡的一天,也是很多和她一样的六中老师们的一天。</p> 一次网课 <p class="ql-block"> 那是2021年的盛夏,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弹,被逼无奈,迫不得已,师生们奋斗的战场从学校转到家中,教学由线下转入线上。虽然谁也无法预料这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但谁都想把影响降到最低。在这场与新冠赛跑、与时间赛跑的竞赛中,与千千万万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一样,竹娟老师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在第一场直播中,偶遇网络问题,她毫不犹豫地立即拿着直播设备和课本下楼,冒着酷暑蹲在小区的休闲长椅旁给学生上课。一小时的课程结束后,她才发现自己腿疼难忍。自那以后,每到中午11点,总能在小区里看见竹娟老师上课的身影。她的责任心把所有可能影响到教学的不利因素都完全排除掉,即便那个可能性微乎其微。</p> 一则朋友圈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4号,竹娟老师发了这样一则朋友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是的,在竹娟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她一直倡导和践行的都是爱和引导的教育。“<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是槌的敲打,是水的轻歌曼舞使鹅卵石获得了完美”,</span>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学习这个事情才会真正发生,学习才具有意义。所以在她的课堂上,你总是能听到学生的笑声、看到学生眼睛里的光。</p><p class="ql-block"><br></p> 一个日记本 <p class="ql-block"> 竹娟老师至今珍藏着一个学生送她的笔记本。这个学生,在竹娟老师的印象中,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上课爱做小动作,回答问题不太积极,有时还会跑神。通过多种途径,竹娟老师了解到她老家是周口的,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才来这里上学。她刚来这里不适应环境,成绩一般,也因胆小而不敢说话。了解情况以后,竹娟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多提问她,每次都不忘鼓励她,慢慢地她就敢大声回答问题了。而针对她在课堂上做小动作的毛病,竹老师则采取宽容的做法,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对其进行提醒。半个学期过后,这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成绩也一直稳步提升。在临近毕业之际,这个学生用送给竹娟老师这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笔记本,扉页上写道:“敬爱的老师,自从您教了我,我就开始改变了——从不爱学习到学习还行,再到如今(一调考试全级第二、二调全级第一)的优秀。我至今还记得您的那一笑----在您的课堂上,您在讲课,而我捂着嘴吃东西,然后就看见您对我笑了一下,弄的我也不好意思吃了。九年级的时光确实很美好,就像一颗流星美好但很短暂。希望您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敬爱您的学生。”</span></p> 一声“娟姐” <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也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则是成长。竹娟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她的教育方式从来不是居高临下、遥不可及,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聊天。跟学生聊自己的学习经历、展示自己学生时代留下的笔记本、聊身边人的故事、用学生的同龄人来激励他们。日复一日,她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激发自我内在的能量小宇宙,进而树立“从内打破”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外在的压力变为自己内外的动力,点燃学生自立、自强的学习热情。温柔却坚定的教育教学方式、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让竹娟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漫步六中校园的她,总是能听到学生喊她“娟姐”——她教过的学生,亦或是没教过的学生;而她也用诗歌记录下自己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喜爱和热情。这应该就是做为老师的幸福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竹娟老师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位教师,都如一棵大树,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棵幼苗。教师的价值在于他能够用自己满身葱茏的绿意,去传染每一片枝桠;用自身生命里的最美,唤醒另一个生命里的最美。一棵树上,一朵花绽放了,就会一树花开。这是她教育路上的初心和信念,而她也一直在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着这段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 划:李占胜</p><p class="ql-block">编 辑:张青玉</p><p class="ql-block">审 核:党胜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