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见

九横六竖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见</p><p class="ql-block"> 2021.5.17,有缘、有幸、难得跟随妙和老师去上海第一次见了郑师公,此时郑师公已经在上海金城疗养院疗养,好运的是该院是最后一天不用核酸检测,登记后就可进入探望病人。我们进院后等着和师伯们汇合,不久我们一起去了郑师公的病房,我清晰的记得郑师公躺在85号病床,他鼻子上挂着氧气,脚背上插着针孔挂着吊水,嘴巴微张着,一位耄耋老人平躺在床上睡觉,床尾赫然写着名字:郑云飞。久仰大名,此刻我亲见到了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大师,我心情百感交集,就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躺着,他曾默默的以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古琴艺术,如今桃李满天下,这次学生们来看他不是可能是真的是最后一面,正如师伯说到师公此刻一天的消耗能量接近正常人一年消耗,他肺部区域很僵硬,舌头往里缩,已经好多天吃不了任何东西了,就靠营养针挂着,就一口气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默默的站在床沿边等着。不久,郑师公感知到我们来了,他醒了,师伯用杭州话和师公打招呼,我和老师也上前打招呼,老师和师公握了手,我随即也和师公第一次握手,虽然认定手有点苍白无力,但我觉察到师公的手掌比平常人都大,指长比平常人都长,指甲盖也很长,一握就感触到曾经是一双非常苍劲有力的手,才能弹出那种气势磅礴,巍峨壮观高山琴曲,高山琴曲也是浙派古琴最具代表性曲作。妙和老师曾说,师公的另一名叫“郑高山”,高山的大气磅礴,深层厚重,犹如是师公的琴德。</p><p class="ql-block"> 师公已经不能说话了,永远难忘他那只“敬礼”的手,他示意护工阿姨摇起床,强撑着上半身,感觉就是在礼貌的会客,感谢我们的到来。郑师公也勉强的含了口水,艰难的吞咽,似乎在说我也在努力好起来。郑师公一一回忆看望的学生,他头脑很清晰,无声的嘴形勉强说着话,说到我时师公努力的回忆,可能他觉得是年纪大了记不起来了,还是想不起来,此时师伯说了我是第一次见,还真是第一次见,手势1也成了难忘的记录。我们静静的陪着,郑师公很想和我们多说话,老师、师伯们一直在他身边宽慰让他不要多想,好好养病,近期天气原因身体会有些不适应慢慢会好起来。陪伴期间,师公又握着老师的手,含有不舍和嘱托,我也站在旁边第二次握着师公的手同时感受着他的气息,一种言而不舍的感觉。这时我印象最深的是护工阿姨一直抚摸着师公的头,我觉得这个动作是舒缓师公的情绪,因为她说你们来了他很开心、激动,脉搏也比往常快了些!随后,我们都说了让老师、师公好好休息,我们就在边上静静陪着您一段时间。 </p><p class="ql-block"> 时间滴答滴答的走过去了,我坐在另一张床沿边,静静注视着师公的侧脸,他还是这样安详的躺着,他的白发,他的老年斑,和那张憔悴消瘦的脸颊,微弱的呼吸着每一口。思绪飞到我外公去世前的情景,我依稀记得外公临走前二天,也躺在自家床上一一清楚的辨认所有在场亲属,不会说话只是用手指,指着谁是谁,谁在哪个方位,准确无误。有人说过老人的耳朵往上提了,那在世上的时间也不多了,只剩最后一口气,我看看郑师公耳朵好像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忽然有个声音打破了寂静,师伯和老师说“我们弹琴给老师听,老师虽不能说,但听力还很好的,我们交作业”。我在一旁当然拍手叫好,超赞的idear!护工阿姨也说学生们来都会弹给他听听,她都喜欢听,她耳濡目染都会点琴曲了耶。</p><p class="ql-block"> 提议者师伯首当其冲,弹的是《长相思》,柔情似水,温文尔雅,师伯加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和另一师伯说师伯你弹出了“女人”的味道。躺在床上的师公无声但示意再弹一遍,点评师伯的琴技不能改变浙派古琴的风骨。师伯很认真的弹完第二遍,师公又举起“敬礼”的手,表示这遍好。轮到老师弹的时间,老师弹的是《阳关三叠》,弹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老师曾说过见师公第一次也是弹这首,师公说老师:心中有琴,赠送了师公所谱曲籍—听涛楼琴韵,并在上面题字:“妙荷女弟存览。”当时老师还是荷花的荷,老师说师公给了她很大的鼓励,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我想妙和老师选弹这首琴曲也是圆满的交答卷。在老师弹完后,师伯说,老师弹出来男人的刚劲有力,很像师公的曲风,右手指力有劲,学到了师公精髓,另一师伯说左手很像老师的手势,也吸收了老师的精髓。师公听完后,久久沉浸在琴音中,随后伸出食中指,我们正当疑惑时,师伯说了老师意思是两点最重要有:守正、守中,并询问老师是这意思吗?我们会记得的,师公举起他“敬礼”的手并点头表示同意。另一师伯弹的《鸥鹭忘机》,他一直表示自己会回去好好多练多弹,师公举手示意“好”。我听完老师、师伯的琴曲,我觉得都很好,我仔细观察了他们弹琴的姿势,从容不迫,静而淡定,关键是指法对的徽位很精准,出音好听。期间师伯有说每人弹一曲,最后另一师伯弹完,曾示意我要不要弹一曲。初学琴的我,没敢弹曲,因为还不成熟,也不好听,徽位更不准,但我触摸了师公的七弦,一种很美妙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时间匆匆,转眼哦我们呆在病房里快3小时,不能打搅老人太长时间,我们告别了郑师公,告别时我第三次主动握了师公的手,我对师公说,师公好好养好身体,下次再来看你。预料中的意料,师公还是没有好起来,他与13天后与世长辞。听到那个消息时,我心情顿时不好了,献上一束鲜花祭奠,附言:敬爱的师公:一面之缘,一路走好,永远怀念您!~敬上!</p><p class="ql-block"> 老师说,师公的音容笑貌一直在脑海中,恩师!一路走好!感念师恩就是认认真真弹琴,堂堂正正做人,尽心尽力教琴!老师说的很好,她已经在用实际行动在做着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而我遇见古琴,却因三缺一凑数的,莫名之中又冥冥注定。我难忘老师曾说,琴缘难遇,难得却已触。我们一起加油哈,只要你不放弃,我就不放弃。在习琴的路上去领略古琴之大美。这句话也鞭策我去追寻古琴的大美。我见师公时已无声,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郑云飞先生抢救性工程宣传片中,师公用掷地有声的说弹古琴在于“悦心”,我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也逐渐调整心态,不要以玩心对待,从基本功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学习古琴,相信自己会在古琴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去领略古琴之大美!</p> <p class="ql-block">无声的1~</p> <p class="ql-block">无声嘱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