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我是青年》

立文(老宗)

作者:杨牧 朗诵者:老宗 <b>我是青年 </b><br>人们还叫我青年…… <br>哈……我是青年! <br>我年轻啊,我的上帝! <br>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不出钢的熔炉, <br>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炼; <br>感谢你给了我一个冰箱, <br>把我的灵魂冷藏、保管; <br>感谢你给了我烧山的灰烬, <br>把我的胚芽埋在深涧! <br>感谢你给了我理不清的蚕丝, <br>让我在岁月的河边作茧。 <br>所以我年轻——当我的诗句 <br>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 <br>竟像哈萨克牧民的羊皮口袋里 <br>发酵的酸奶子一样新鲜! <br><br>……哈,我是青年! <br>我年轻啊,我的胡大! <br>就像我无数年轻的同伴—— <br>青春曾在沙漠里丢失, <br>只有叮咚的驼铃为我催眠; <br>青春曾在烈日下暴晒, <br>只留下一个难以辨清滋味的杏干。 <br>荒芜的秃额,也许正是早被充置的土丘, <br>弧形的皱纹,也许是随手划出的抛物线。 <br>所以我年轻——当我们回到 <br>春天的时候, <br>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br>哈……我们都有了一代人的特点! <br>我以青年的身份 <br>参加过无数青年的会议, <br>老实说,我不怀疑我青年的条件。 <br>三十六岁,减去那“十”年, <br>正好……不,团龄仅仅才超过一年! <br>《呐喊》的作者 <br>那时还比我们大呢; <br>比起长征途中那些终身不衰老的 <br>年轻的战士, <br>我们还不过是“儿童团”! <br><br>……哈,我是青年! <br>嘲讽吗?那就嘲讽自己吧, <br>苦味儿的辛辣——带着咸。 <br>祖国哟! <br>是您应该为您这样的儿女痛楚, <br>还是您的这样的儿女, <br>应该为您感到辛酸? <br>我,常常望着天真的儿童, <br>素不相识,我也抚抚(那)红润的小脸。 <br>他们陌生地瞅着我,歪着头。 <br>像一群小鸟打量着一个恐龙蛋。 <br>他们走了,走远了, <br>也许正走向青春吧, <br>我却只有心灵的脚步微微发颤…… <br>……不!我得去转告我的祖国: <br>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br>莫过于青春的自主权! <br>我爱,我想,但不嫉妒。 <br>我哭,我笑,但不抱怨。 <br>我羞,我愧,但不悲叹。 <br>我怒,我恨,但不自弃。 <br>既然这个特殊的时代 <br>酿成了青年特殊的概念, <br>我就要对着蓝天说:<br>我是——青年!<div> <br>我是青年—— <br>我的血管永远不会被泥沙堵塞; <br>我是青年—— <br>我的瞳仁永远不会拉上雾幔。 <br>我的秃额,正是一片初春的原野, <br>我的皱纹,正是一条大江的开端。 <br>我不是醉汉,我不愿在白日说梦; <br>我不是老妇,絮絮叨叨地叹息华年; <br>我不是猢狲,我不会再被敲锣者戏耍; <br>我不是海龟,昏昏沉睡而益寿延年。 <br>我是鹰——云中有志! <br>我是马——背上有鞍! <br>我是骨——骨中有钙! <br>我是汗——汗中有盐! <br>祖国啊! <br>既然你因残缺太多 <br>把我们划入了青年的梯队, <br>我们就有青年和中年——双重的肩!<br><br>[注:胡大,是波斯语中对“神”的称谓。它广泛应用于其他伊朗语支语言如库尔德语。中国穆斯林通常称真主为安拉,维吾尔族穆斯林称胡大。]<br><br><b>作者简介:</b></div><div>杨牧,1944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渠县,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流浪到中国西北部,曾在新疆度过25个春秋,当过工人,做过牧工,担任过石河子市文联副主席、兵团文联副主席、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及《绿风》诗刊主编,八十年代末回归故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曾赴印度、意大利、俄罗斯、美国讲学访问。<br>他于五十年代发表处女作,七十年代后期重新习诗,出版有诗集《复活的海》、《野玫瑰》、《雄风》、《边魂》、《荒原与剑》和长篇自传《西域流浪记》等20余部作品;诗歌《我是青年》、小说《天狼星下》等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部分作品被选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还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印度、罗马尼亚等文字及国内少数民族文字。是“中国当代最喜爱”的十大中青年诗人之一和新边塞诗人之一。<br>神秘的西部磨炼了杨牧,也成就了杨牧。其创作之根深扎于大西北。他描写边塞风光、大漠奇景、多浪河畔的深情牧女、新疆的民族风情,鲜明的地域特色,使其诗作在新时期文坛上独树一帜。<br></div> (图片取自百度,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