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中的爱建新家园

阿蹦

<p class="ql-block">根据本市疫情防控要求,继浦东、浦南封控后,2022年4月1日3时起,上海浦西也全面实施了封控管理,我们小区爱建新家园开始封闭管控,足不出户。</p> <p class="ql-block">爱建新家园内多层和高层居民楼共有48栋,约6百多户人家。</p> 实施封控后,大家都闷在家中,车辆也不知道要熄火几天,小区内一片寂静,全无往日那样的热闹情景。 从3月18日~4月13日,我们陆续做了4次核酸检测和11次抗原检测,全小区都是阴性。 抗原检测是自己在家进行。 每次抗原检测前,我们48号楼组长杨凤英都要跑上跑下地把抗原检测试剂盒送到各家,稍后再一一上门回收。 抗原检测很简单,只要自行根据说明书操作即可。 最后将液体滴入测试板的S孔中,如果仅在C区出现一条红杠,大家称之为“小队长”,则是阴性。 如果在C去和T区同时出现红杠,大家称之为“中队长”,即为阳性。<br>如果显示不清的,为无效,则需重新做。 每次做核酸检测前,楼组长杨凤英总是先发群通知,到时候再按响每家的门铃让大家下楼。 楼内志愿者邢继翔、江志聪、陈雷震则引导大家按照楼层依次排好队。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时,还不是很规范,大家排队时都拥挤在一起。 检测时都还坐着。 第二次起,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按照楼栋号分批下楼,一栋楼一栋楼的下去做,各自在家等着叫号。下面的电喇叭不时地在提醒大家:叫到哪栋哪栋动,没有叫到不要动。不叫不动,叫了再动。 <p class="ql-block">排队时成两排,彼此间距都保持在2米左右。</p> 检测时大家尽量不坐凳子(年老体弱者除外),不碰桌子,以减少交叉感染。露嘴时屏住呼吸,避免飞沫气溶胶传染。 5月11日起,为了加快检测速度,检测条线改为三排。 检测之后,在出口的登记处报上自己的门牌号和姓名,大白核对一下A4纸上的名单,然后在表格内打个勾,这样就能保证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4月11日,我小区被划分为防范区,大家都很是兴奋。 虽说防范区是可以出小区在行政区域内适当活动的,但是考虑到疫情的复杂性,居委会还是不让我们出小区,只能在小区内活动,且不能聚集。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4月14日抗原检测15号楼栋有两个中队长(两条杠),经15日复查确诊,即被转移走,小区立即宣布沦陷为封控区,大家又不能出户了。 从4月15日至21日,全小区又连续做了1次抗原检测和6次核酸检测。 4月20日核酸筛查,发现了39号楼栋有4例异常。 居委会及时将他们转移,并发布了疫情防控简报告知大家。小区里累计有6例阳性,不过均已被转走。 22日和23日,被封控的15号楼栋和39号楼栋还是要下楼做核酸检测,其余楼栋则只要做抗原自检即可。 25日,44号楼栋在筛查中又发现了1例阳性。这样,小区阳性已累计7例,不过都被及时转走。 说来也巧,发现阳性的15号、39号、44号这三栋楼的相对地理位置,几乎呈等边三角形排布。 在居家抗疫的严峻情势下,爱建新家园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居委会除了维持小区正常运转,做好小区的日常工作外,还积极寻找保供物资渠道,承担了组织居民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组织志愿者做好物资转运和接收,以及信息汇总、和街道对接等各项事务。 <p class="ql-block">在居民无法正常就医的情况下,临时党支部和居委会还想方设法帮助居民配药。</p><p class="ql-block">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在居委会门口安放了桌子和凳子,用以接待居民们,倾听他们的诉求。</p> 物业,除了要做好日常的门卫、巡逻、保洁工作外,还承担起了防疫消杀工作。<br>他们对小区环境的消杀。 对楼栋过道的消杀。 还要对物资外包装进行消杀。 <p class="ql-block">众之成城,守望相助,小区里楼组长和志愿者们挺身而出。</p><p class="ql-block">配合核酸检测,他们敲门、引导、整队、扫码、记录。</p> <p class="ql-block">配合生活物资、团购物品进入小区,志愿者们帮助卸货搬运,配合物业进行消杀。</p> 还要将箱、包堆垛。 进行清点。 予以分拣。 他们有车(包括小电驴)的就帮着驳运,穿梭于小区分发物资。 有力的就帮着搬运、送货。 根据清单把物资发送到每栋楼、每户人家。 <p class="ql-block">配合清洁工作,每栋楼内的志愿者们每天定时挨家挨户取走每家放在门口的垃圾袋,分别放入楼下小区干湿垃圾箱内。</p><p class="ql-block">这些志愿者们,来自于各行各业,疫情当前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其中有的邻居刚刚参与完市一级的志愿者服务,回来后没有作任何休息和调整,就再次投入到小区的服务工作中。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剧烈的那段日子,志愿者们冒着个人承担巨大风险的前提下仍然义无反顾地重复着这些义务劳动。他们穿着防护服,从清早到深夜,顶风冒雨、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服务大家。</p> <p class="ql-block">他们敢为人先,冲在抗疫第一线,给了大家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是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好市民,是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p> 封控管理,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原以为只需封控四天,没料到一封再封,持续了整整两个月,可是人们都没有囤积足够的生活物资。为此,街道社区陆续给各小区派送了基本生活物资,我们爱建新家园先后收到18次物资包。 第1次,4月3日:西兰花、黄瓜、西葫芦、土豆、包心菜、洋葱、莴笋、青菜。 第2次,4月5日:连花清瘟胶囊、橙子、胡萝卜、土豆、包心菜、茄子、西葫芦、山芋。 第3次,4月6日:牛奶、鸡蛋、培根。 第4次,4月10日:牛奶。 第5次,4月11日:口罩、连花清瘟胶囊、抗原检测试剂盒。 第6次,4月13日:葵花籽油、挂面、大米。 第7次,4月16日:洗衣液、洗洁净、牙膏、卷筒纸。 第8次,4月29日:大米、榨菜、午餐肉。 第9次,5月2日:牛奶、挂面、84消毒液、喷壶。 第10次,5月3日:火腿肠、紫薯黑米粥料、八宝粥料、黄冰糖、小黄米。 第11次,5月5日:N95口罩、乙醇免洗消毒凝胶、大米。 第12次,5月7日:烤鸡翅根、鹌鹑蛋、中药防疫茶、海苔、坚果。 第13次,5月8日:银耳、香菇、木耳、曲奇饼干。 第14次,5月9日:咸肉、香菇、蟹味菇、绿肉瓜、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白蘑菇、生菜、番茄、香肠。 不过,有居民反映这次发的咸肉和香肠有质量问题。经协商,区里同意回收,并于5月17日换发了两袋立丰香肠,倒也不错。 第15次,5月13日:牛奶、黑木耳、香菇、麻油、小米、粉丝、挂面。 第16次,5月22日:青菜、黄芽菜、园椒、茄子、大蒜、生姜、黄瓜、山药、山芋、番茄、芹菜。 第17次,5月27日:牙膏、老抽、料酒、生抽、熟咸蛋、燕麦片、鹿茸菇。 第18次,5月28日:荞麦挂面。 为了充分做好居民生活服务保障工作,畅通物资供货渠道,为居民提供充足的蔬菜供应,静安区统一设立了蔬菜保供渠道。<br><br> 临时党支部和居委会也开通了淘鲜达、吉买盛等保供物资团购,有多种套餐可供选择。 大家把需求品种和份数及费用发到群里报给楼组长,再由居委会收集汇总后,统一到大润发、吉买盛集采。原则上第三天会有专车运送至小区,居委会和志愿者们再进行分拣发放到各楼栋。 <p class="ql-block">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能解决居民们日常需求的,小区的团购群就此产生,先后成立了爱建新家园嘎嘎三湖白相相、爱建蔬果蛋、爱建蛋糕零食等微信团购群。</p><p class="ql-block">作为参团人数众多的群体,沈小仙、王磊、乐乐开心、微微、朱朱等团长竭尽心力为居民们组织采购了蔬菜、肉、蛋、面粉、海鲜、牛奶、点心、水果、蛋糕……。</p> 他们会先在群里征求大家的需求,邻居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向团长提出各自想团的食品,例如:火龙果、虾排、香菜、汉堡包、KFC、奶茶、米苋、茄子、冰淇淋……,应想尽想。 然后团长去寻找有诚信的商家,在规避风险、确保防疫安全、资源充足可靠的前提下对接好货物、价格及送货时间等事项。 并发布群公告信息。 <p class="ql-block">他们利用Excel等软件绘制表格,统计人数、物品、价格、数量,收集订单和钱款。</p> 他们还要协调人力,动员热心人一起来帮忙收货、卸货、分拣、运送、发货。 <p class="ql-block">蔬菜团长王磊,人在距离上海444公里外的黄山,由于疫情无法回到小区,只能在外进行遥控指挥调度。</p><p class="ql-block">他还发问卷调查,征询大家的宝贵建议,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p> 在居民尚不能出楼的情况下,团长们还将整个小区划成三个区域:A区—东部、B区—中部、C区—西部,便于安排志愿者们取货送货。<br>当小区成为防范区,居民可以下楼时,他们又根据区域重新设置了1号、2号、3号三个提货点,让大家可以就近取货。颇有战略意识。<br> <p class="ql-block">5月8日下午,得知小区要暂时静止一周,恐怕因封路导致送货不便,沈小仙、王磊等团长从下午16点多就开始积极联系已成团的各个商家,看能不能安排提前送货,包括跟对接人、跟仓库一遍遍核对、协调,终于协调到大部分的物品可以赶在8日当天晚些时候发货。</p><p class="ql-block">小区的志愿者也从18点不到开始站在小区大门口,冒着冷风扑面待命接货、发货,一直忙到到21点多才全部送完回家做饭吃饭!</p><p class="ql-block">小区团长和志愿者们为解决小区居民的生活困难尽了最大的努力,真是功不可没。</p> 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 团购群内人数较多,稍不留意,团长发的信息马上就会被随之而来的众多冒泡所刷屏。因此,要想团到所需之物,大家就要不时关注团购群,还要留心什么时候付款、什么时候货到。有些人错过了接龙,有些人忘了自己团了些什么……,团一次货还真挺不容易的。 <p class="ql-block">还有热心的好邻居联系单位献爱心,提供给每户一排5瓶(100ml)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仅象征性的收取1分钱。</p> 居民们还自发按需求以物换物:“谁要亚麻籽油?”“我有牛奶,谁要吗?”“我有薯片,谁有瓜子?”“谁有面粉?”“谁家有土豆?我用咖喱酱换。” 还有居民寻求拼菜。<br>把小区里本来陌生的邻里关系一下子给拉近了许多,大家就像亲朋好友一样,和谐、融洽、人情味满满。<br>有居民这样说:“个人觉得,我们的小区还是不错的。总体发的物资,比起其他区来,丰富很多,也是良心产品。居委会找的渠道也是很好的,平价蔬菜,还绿叶菜居多。邻居们也很友善,互相帮助,各自发挥能量。”<br>真是:疫情无情,邻里有情!<br> 2022年5月2日,根据静安区最新“三区”划分名单,我们爱建新家园(除尚在封控中的39号、44号楼栋外)被列为防范区。 39号尚属于管控楼栋(后于5月6日解封)。 44号也属于管控楼栋(后于5月9日解封)。<div>这两处都用绳子围起来,并撘有红色临时帐篷,有人值班守护着。<br></div> 其它楼栋的居民可以错峰下楼扔垃圾、取快递等,不过根据街道疾控部门的通知,还不能出小区。<div>于是乎,原本冷寂的小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陆续有大人小孩出来,呼吸着那久违的阳光下的空气。<br></div> 有老人。 有小孩。 有玩车的。 有打羽毛球的。 有健身走的。 <p class="ql-block">有散步的。</p> 有遛狗的。 有倒垃圾的。 有取快递的。 小区顿时恢复了以往的生活气息。 5月8日下午,居委会发了“告居民书”,倡议全体居民在5月9日至15日这一周内:足不出户,非必要不外出、不团购、不外卖。 5月9日,随着44号封控楼的解封,小区全部楼栋都成为了防范区。 但是大家还得闷在家里一个星期,除了11日和13日两次做核酸才得以下楼。垃圾于晚上六点半前送往楼栋下面,保供物资则由志愿者们送上门。 至5月21日,小区之前转走的7例阳性已全部复阴回家,并完成了居家健康监测。 平安度过足不出户的一周,5月16日起,大家又可以在小区内走动了,但是不能聚集,不能出小区。 如果需要外出就医,必须提供医院的预约凭证,居委会才给开具临时出门证。 5月22日至24日,小区和整个静安区同步,连做三天核酸筛查,要求所有人员足不出户,已发放的“出门证”暂停使用。<br>紧接着,5月26日、28日、30日又做了三轮全员筛查。 5月29日,我小区被评为静安区第三批“无疫小区”。 从3月18日至5月31日,我们小区在全员筛查中,一共做了24次核酸检测和61次抗原检测。 <p class="ql-block">6月1日零时起,上海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住宅小区恢复出入。</p> <p class="ql-block">其实,从5月31日傍晚起,被封闭管控了整整两个月的爱建新家园就已经解封了,人们可以从南门自由进出小区(北门暂且还关闭着)。</p><p class="ql-block">小区南门外旁边有个核酸采样点。</p> <p class="ql-block">这个核酸采样点服务时间是:<br>(周一至周日)12:00~16:00,17:00~21:00。<br></p> <p class="ql-block">有不少人正排着队等着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6月6日起,北门也予以通行了。</p> <p class="ql-block">在小区临时党支部、居委会、物业、楼组长、志愿者以及购物团长们共同努力下,小区居民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及自律,才使大家在疫情期间享受到了丰富的生活物资,轻松、无忧、健康地度过了难关。</p> <p class="ql-block">这充分体现了上海“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p> 祈盼疫情消散,城市生活如常,人们安好健康,幸福我区我家!

小区

第次

楼栋

检测

志愿者

核酸

大家

居委会

居民

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