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控小结

老牛梁军(谢绝赠花)

<p class="ql-block">1、一场历古未遇的严峻考验,很是难为了上海,但绝大多数的上海人是好样的,包括在这段一地鸡毛的日子里,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上海,餐风露宿,受尽苦楚的外地同胞们,都是好样儿的。整整两个多月,全域静态、静止、静默,甚至“硬隔离”,大家都咬紧牙关摒过来了。没有宣布“封城” ,所以明天六一儿童节,除了中高风险区域和封控、管控区域,本市住宅小区恢复出入,也不是“解封”,也许换个说法"解控"就合适了。如今,不光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安好,一个没疯,吃瓜的姐夫们也都安好。说句良心话,都很不容易。</p> 2、红五月的最后一天,老牛住地作为重灾区,基本上“足不出户”已经超过70天。禅宗祖师达摩曾经一苇渡江,明天,老牛凭着核酸、抗原阴性,也终于不用扯证,可以大摇大摆地出门渡江了。这当口,按照多少年的习惯,好像总要做个小结。没办法,工作42年的经历里,不知道写过多少小结总结,好像必须写,至于有用没用,那就另说。小结内容写啥?民以食为天,就写写老牛自己在封控期间天大的事情:吃什么。很多在外地甚至国外的朋友,知道了上海的疫情,都很担心,也会好奇,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想,就个人的情况,满足关心老牛的朋友们的好奇心。 3、宅在家里,没多少事情,弄点吃吃就是安慰。开始没估计到会这么久,还好冰箱里的库存食材还有不少,于是闲心思就放在吃上。这是受无锡阿福酒家启发,做的蛹虫草香菇炖蝴蝶骨。张文宏教授反复教导,免疫力靠摄入蛋白质,重要。 4、竹笋烤肉。小儿郎时代,听到大人说这四个字,就是哪家孩子被打屁屁了。现在孩子们很少挨揍了吧。明天更美好。 5、创意菜,金芒果烤鸡。 6、香煎鲳鱼。<div><br></div> 7、白切肉。 8、红烧猪肋排。 9、上将清烤虾肉。 10、红酒烤鸡。 11、蒜烧鲈鱼。 12、白萝卜红烧肉。 13、四星上将盐焗虾。 14、葡国鸡。 15、葱烤鲫鱼。 16、清炒河虾。 17、百叶结烧肉。 18、黑鱼片火锅。 19、蛋白质重要,维生素也不能少。蔬菜要有一定量。乌苏豆。 20、油闷茭白。 21、什锦蔬菜。 22、清炒春菠。秋菠到秋天再说。 23、炒青菜,两天吃一次。 24、蒜苔回锅肉。 25、茄汁什锦菜。 26、上面的部分家常食谱,林林总总一列,自己也觉得奇怪:这家伙怎么这样会烧菜吃?呵呵,都是逼的。早餐呢?继续看。老牛对早餐比较重视,食量也大。这样一顿,往往稀饭两三碗,一上午不喝水也没事了。 27、水果也不能少。 28、这些量,有些朋友家两个人吃也够了吧? 29、又是一餐早饭。 30、主食完全看兴趣,总体上面食多于米饭。老牛过几天想吃泡饭了,就烧一次米饭吃,多下来的冷饭第二天烧泡饭。平时早餐都有稀饭。加鸡蛋的葱油饼。 31、萝卜丝搨饼。 32、茄鲞面饼。 33、自制披萨。 34、三种馅儿的饺子:春韭猪肉,芹菜猪肉,鲜虾韭黄。 35、高兴也可以把饺子做成煎饺吃。 36、当年队列操练太少,不合格。 37、夹鸡蛋的三明治。 38、自己烤的烘山芋。 39、这批红薯质地特别好,成品好看又好吃。不容易。 40、烧一锅奥藻面,百分百清零。 41、菜汤面,是社会面清零主要项目。 42、烧菜饭吃,受朋友们晒照片的启发。 43、馒头蒸一下很方便。 44、喝一点小酒,不为解愁,等待解控。 45、吃一块玉米棒子,也可以当饭。 46、战略储备的暴腌黄鱼,这时候调节口味派大用场了。 47、花生豆有不少,也能伴红烧肉。 48、干拌面也纳入社会面范畴,拌黄瓜陪同清零。 49、丝瓜炒鸡蛋,偶然吃吃也不错。 50、胃口不佳时,简单点,弄个鸡蛋饼,炒点蚕豆就一顿。 51、图片贴太多了,有点烦。后面删删删... 52、芒果牛奶露,做得还可以。 53、关了70多天,平时基本不喝酒的老牛,天天喝一点点,居然白的红的黄的喝掉了4瓶酒!史无前例! 54、某天边吃饺子边上网打牌,吃了16个饺子,掉了15次线,心脏病都要犯了!总结一条经验,打牌千万不能吃饺子。原理不详。<div>老牛今天的小结,似乎有点荒诞。不是说水深火热吗?怎么差别这么大呢?郑重声明,吃得好的人有的是,远比老牛好。但是,有人吃得好,不能证明没人饿肚子。因为,社会面,不是一碗面,而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的面,包括只有清汤寡水的挂面。老牛和很多朋友是值得庆幸的。虽然庆幸,但也和很多吃了苦的朋友一样,不会忘记这一段日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