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可谓是群贤云集。伊犁州教育教学研究室、伊宁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和南京市玄武区发展中心组织的“宁•伊”两地初中语文“深化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这里隆重举办,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以及伊犁州八县三市的语文老师们通过线上线下,云端相约,参加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宁•伊”两地初中语文“深化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和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两所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姜腾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何缺为本次活动致辞: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始终坚持“河谷之上,育才子焉”的办学理念,把教学改革的主阵放在课堂,让师生自主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今日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由南京专家引领,让老师们在“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中实现了快速成长。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教育才能有高度。</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汪源校长也为本次活动致辞。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坚守“志远行近”的校训,秉持“尊重生命,建设生态型绿色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高位发展,连续15年荣获玄武区教学质量管理优质奖。现已成为社会满意、家长放心、教师用心、学生倾心的优质特色学校。汪源校长提出,当前“双减”政策给我们一起对标新时代教育要求,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一起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化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为主题的2022年“宁·伊”两地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span>,以“聚焦课堂,两校互动,同课异构,碰撞理念,切磋教艺,共谋发展”为教学活动宗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今天为大家呈现了四堂精彩纷呈的课例。</p> <p class="ql-block"> 姚蕾老师在上课之初以阅读3分钟倒计时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时间观念,整堂课以在学生中反馈较多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难度层层递增,姚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互相补充,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将小组合作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是一节令人感到收获满满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陈霞老师以有关桃花的诗词作为新课导入,陶冶了学生的诗歌情操。整堂课以初识、走进、对话、致敬小桃树作为设计板块,教学过程以学生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不断引导学生从中寻找作者与小桃树的相似,注重学生在本节课结束后的对生活的思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也使所有听课老师在优化教学设计方面得到了新的教学认识。</p> <p class="ql-block"> 教育界有句名言:交换一个苹果,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我们收获的又岂止是一种思想。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杨小军老师对《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的两个课例做出了精彩点评。杨小军老师首先对此次授课教师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姚蕾老师课堂评价道:“姚老师对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的语句进行分析,紧扣语文语言的积累与建构”。对陈霞老师这样评价道:“陈老师的教学环节推进比较稳固,通过曲线图,构建学生对全文整体的感知,并且擅于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以旧带新”。杨老师接着就“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应当着眼于何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主要从抓住作家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注重分析作家的独特的言语形式;学会将学生的独特经历与作者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等方面着手。</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方凌老师展示课例《登勃朗峰》。方凌老师以勃朗峰的图片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用写法借鉴贯穿教学过程始终。通过对多个文章短句的解析,剖析马克·吐温在写景时的文雅与庄重,由描写车夫的语言启发学生应该如何运用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通过本节课,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言语情思交融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俞雪芬老师在上课伊始带领学生一同感受了勃朗峰的美丽风景,了解了关于勃朗峰的知识。整堂课以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旅游攻略进行呈现,五大攻略循序渐进,理清了本文的游踪,又使学生感受到了马克·吐温运用独特想象与笔法将勃朗峰景色之美之伟之幻渲染地淋漓尽致。俞老师擅于引导学生,并指导学生剖析重点语句,给予回答问题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在这样的一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俞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浑厚的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伊犁州兼职教研员蔡淑君老师对今天的四堂课例进行了综合性的点评。蔡老师对四位老师主要从教学环节、课堂气氛、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最后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些许期望,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中注重文本、充分展现教学环节、更加深刻解读新课标新要求。</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角度多维,风格迥异,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让伊犁州八县三市与会教师看到了对相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让教师们在比较、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技巧,更新教育理念。 同课异构展教师风采,显育人匠心。本次活动为老师们在互相学习、同侪互助、共同提升方面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使老师们在思想上发生了深度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伊犁州教育教学研究室陶光芒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这次活动是伊犁州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第四次宁伊两地语文教研活动,延续两地教师共同交流的传统。这是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同课异构交流活动,七八年级的两篇课文都是自读课文,我们要关注大单元教学中的自读课文教法和学生训练学法,要联系单元导读和阅读提示,深度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梳理单元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要抓好课前预习,注重生本,要根据学生的疑惑问题,设计好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时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阅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小组合作要多样和实用,讨论话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我们教师深度解读文本,设定难点,设计好学习任务,艺术地创设能让学生动情入心的情境,激励快乐地学生参与课堂,玩出学习的成就感。最后双减背景下我们的作业设计也要接地气,贴近学生需求,要精准有效。</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能不断磨砺,不断进步;理想的课堂教学和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停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所谓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p><p class="ql-block">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携手前行,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编辑:张 悦、刘 娜</p><p class="ql-block">初审:陈晶晶</p><p class="ql-block">终审:陶光芒</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p><p class="ql-block">发 布: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