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及周边文物古迹考察活动纪实(图片及视频)

沱江愚公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9日,资中县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组织近30人,分乘七辆车前往双河镇及周边考察清朝正一品高官顾汝修故里等十处文物古迹(包括祠堂、古桥、古牌坊、古寺、古墓、古驿道)。</p><p class="ql-block"> 参加人员有20名队员:欧明华、赵春燕、许平辉、&nbsp;陈祖明、蔡鉴铸、樊&nbsp;英、李玉英、罗成、&nbsp;段光辉、&nbsp;许柠、冷观华、雷先胜、赖文贵、雷章贵、宋国英、林虎、魏秀、刘艳、谭彬元、肖贤苏,另外有数名队员家属、文物爱好者等。早上八点,七辆考察车先后到达并停在原资威公路收费站外面,八点半统一出发。</p> <p class="ql-block">  考察内容:双河镇及围边的三古桥(天生桥,利涉桥,三星桥),三古牌坊(焦氏牌坊,周郭氏坊,利涉坊),二寺庙(中峰寺,佛耳岩寺),一祠堂(顾家祠堂)一古墓(顾氏古墓)。</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一站:天生桥及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  位于公民镇五大队十队,据当地村民段树林(70 岁)介绍,此处是到陈家镇然后通往自贡市的东大路支线,以前很多运送盐巴等物资的马帮经过。很早以前,桥的下面是一个由岩石形成的桥,故名“天生桥”。因为来往行人和马队很多,于是后面在天然形成的桥上新建了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  因刚下了雨,古道很滑,队员肖贤苏不慎摔了一跤。为了安全,大家互相照顾,县政协常委、副队长赵春燕牵着队顾问组组长、80岁高龄的蔡鉴铸返回山上。</p> <p class="ql-block">  古桥建于何年尚待考证,共三墩四孔,桥面宽约两米,桥下小河流水潺潺。桥两边保留着数十米古道,风景不错。</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二站:顾氏宗祠、顾氏古墓</p> <p class="ql-block">  顾氏宗祠位于双河镇雁家嘴村,据村民刘洪元、周辉、隆树芝(85岁)等介绍,以前村上有古塔、古庙,现存古桥一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村里有风景秀丽的磨盘山、雁鹅山、仙女山。</span></p> <p class="ql-block">磨子山</p> <p class="ql-block">雁鹅山</p> <p class="ql-block">仙女山</p> <p class="ql-block">顾氏宗祠遗址</p> <p class="ql-block">  住在顾氏宗祠旁边的村民顾忠宴(76岁)介绍,以前祠堂很大,十多年前是雁家嘴小学,小学停办后祠堂逐渐破败。在这里,清朝走出一位朝廷正一品高官,他的名字叫顾汝修。</p> <p class="ql-block">  顾汝修(1708——1792年),字息存,号密斋,成都府资县(今资中县)人,其宗祠尚存。清朝乾隆进士、翰林、编修,官直隶顺天府尹,授大理寺少卿,赐正一品麒麟府服,曾奉皇帝之命出使越南。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外交家,正直清廉的朝廷高官,还是一位在艺术领域拥有至高声誉的文化名人。笔者曾写《出使过越南的朝廷高官顾汝修》(上、下篇),分别发表在2017年2月26日、3月5日《内江日报》(长江周刊)第二版首篇位置,均占近二分之一版面。</p> <p class="ql-block">正堂屋的墙壁上仍保留着“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村民向大家介绍以前顾氏宗祠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顾氏古墓</p><p class="ql-block">位于顾氏宗堂后面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原资中县人大常委、现县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顾问许平辉先生仔细考察古墓碑文。</p> <p class="ql-block">  以下文字由原资中县人大常委、现县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顾问许平辉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顾汝修,字息存,号密斋,资州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8年)出生于今资中县双河镇雁家嘴顾家院子。</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四年(1726年)随父顾緹迁至成都,入锦江书院学习。清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与叔顾得道一同中举。清乾隆七年(1742年)遂中壬戍科二甲第71名进士,钦点翰林,五年后被选允《大清会典》纂修,同年戊辰科会考,允考官。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授大理寺少卿。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请旨回乡祭祖,先后拜祭顾昊、顾存志、顾金印、顾昇墓。</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会安南(今越南)王请封,皇帝特御赐顾汝修正一品麒麟府服,奉命册封安南王。顾汝修遂出使安南,不辱君命,授朝廷嘉奖,乾隆皇帝赐御用华盖一具。时为树“朝臣典范,士子楷模” ,成都市赋街名“黄伞巷”,相传为顾汝修时在成都寓所。</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顾汝修回乡受聘四川最高学府锦江书院,任山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掌教山西平阳书院,任山长。顾汝修执教以“明法修德”为纲,门下士知名者甚众,任满归籍,授徒著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于华阳任山长,并亲临祭扫顾太师墓 ,重修太师墓。</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其弟顾汝霖病逝于资中县治东南高家嘴(今双河镇雁家嘴),遂回乡吊唁,并祭顾昇墓,聚族众重修顾升墓。相传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顾汝修逝世,葬成都府华阳县。</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上,顾汝修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外交家,正直清廉的朝廷高官。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造诣极高,著有《经史编》《均引编》《蕴真集》《谈助编》《知困草》《朗山吟》《迟云楼尺牍》《四勿箴》《味竹轩诗文集》《载英集》等。</p><p class="ql-block"> (据曾训骐《巴蜀明珠资中》记载)</p><p class="ql-block"> 【顾家大院传说故事】民间传说:在原资中县公民区胜利公社(现双河镇)雁家嘴、甘家坳和天宫塘村一带,流传一话古训“桥是弯弓塔是箭,箭箭射中翰林院”。相传顾家修宅请一阴阳道士选地,在顾家院子正前方修了一座桥(现古桥在),并且在顾家祠堂后侧山上修一座塔(现只见塔基)。这样修筑后不久出现两个奇怪事件:一是阴阳道人的师傅两眼失明却陡然复明,二是顾家大院的顾翰林溘然病逝。后人谣传就是因为“桥和塔”不该修,“桥似弓、塔似箭”,顾家大院山后一只飞翔的雁鹅(即后人叫雁鹅山)被箭射中,翰林院士就病故。</p> <p class="ql-block">  考察队员认为,顾汝修是我国清朝的杰出高官,他是乾隆盛世年间的政治家(顺天府尹、大理少卿)、外交家(曾出使越南)、教育家(锦江书院山长,现川大前身)和学问家(翰林院编修),官至正一品,是资中县著名历史文化人物,建议修复他曾居住过的顾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三站:焦氏牌坊</p> <p class="ql-block">  焦氏节孝坊,<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双河镇天宫堂村九组,</span>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村民龚世坤(53岁)、刘国力介绍说以前陕西考古队员曾来考察过,“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个当官的带人来撤了牌坊上面的部分,当年那个当官的家人死光了。她不允许拆迁,只希望政府部门重视,原地保护好残存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四站:利涉桥、利涉坊、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  地处双河镇菩提寺村一组。据当地85岁村民申天祥陈述,传早年麻柳河经常涨洪水,两岸交通不便。北岸有一个叫郭五婆的寡妇,含辛茹苦将五个儿子抚养成人,均外出当官。</p><p class="ql-block"> 五婆思子心切,长年哭泣眼睛已快失明。儿子们知道后,纷纷寄银子回家为母亲治眼疾。五婆为人善良处事极好,她将积攒的银两没有拿去治眼病,而是筹划在麻柳河上修一座桥。周围群众知道后感动不已,纷纷捐款捐物,不久就修成一座高大漂亮的五孔桥。极大的方便了两岸村民的出行交流。</p><p class="ql-block"> 当地村民为尊敬五婆,将这座桥称为五婆桥。奇怪的是,桥修好后,五婆的眼睛就很快的恢复了光明!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舍己为人的五婆,在桥头树了一个牌坊。十年动乱时期,为免遭破坏,村民在这个牌坊表面涂上石灰,写上红色标语,终逃脱一劫!</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站在桥中的某处击掌,能听见桥下鸭子叫声。队员们好奇,试之,真有人能够听见鸭叫声!</p><p class="ql-block">(此段文字介绍来自本队顾问林虎先生这次考察后做的《美篇》,在此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队员在桥上击掌,能听见桥下鸭子叫声。</p> <p class="ql-block">  可惜古桥的桥面一方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如果能修复该有多好啊。</p> <p class="ql-block">  大家参观古桥后,沿着桥头古道向坡上行走约50米处,参观了古道中央立着的一座古牌坊。</p><p class="ql-block"> 从桥头石坊上的《修福寿桥记》可知,这座至今民间称为的“历石桥”,古时名为“利涉桥”,又称“福寿桥”。其牌坊应该是“利涉坊”或“福寿坊”,它实际上是一个功德牌坊,记录了此桥的位置、建桥的历史和捐款人的名字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天考察的三星桥头小屋里的牌坊,也是属于功德牌坊。去年我们考察的黄连桥桥头也立了一个“黄连桥”功德坊。</p> <p class="ql-block">队员、文史学者罗成老师,县政协常委、本队副队长赵春燕等正在仔细考察历石桥牌坊上面的古文。</p> <p class="ql-block">  一起考察的队员、文史学者罗成老师将此坊《修福寿桥记》古文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元丰九域》载:磐石十镇,说者谓川东陈家场,郡古赖磐也,亦无据。相去三里许,旧有桥,名利涉。相传建自国初,至嘉庆壬申夏,河伯为祟,几虹梁、㴶裘飘荡不下,糓十余处,而斯桥亦兴。马叱石,谁感鼋鼍为梁,瞻乌雀,民病久之。爰有领袖,诸公打据,纵奥胜缘,集四方刀布,揆日向,不数月而工藏。遥而望之,鲸飞鲵走,如驾东海,而海现其灵,俯而瞩之,虎步蛇蜿,如截南山,而山为之镇,虽复狂澜,砰湃暴浸、运轧,恬然付诸履,为之下而不知诸公之业,在资畴之九五矣,因取利涉之名。榜 菩提唱花宫之梵,仙人山上棋局犹存,天台寺前钟声未远。经兵焚之余,而名区胜趾长留不朽,使非天地鬼神阴有以福之寿之矣,不摇之势也。况今日者,士有弦歌之雅,农安耕堥之常,路拥福星,人登寿域。敦庞浑灵皆各持百年不敝之精神,以同游光天化日之下。福寿之征,固无往而不呈其象,又宁独一桥也哉?虽然,阳侯敬彼易为方輏,冯夷浸宅,履作康庄,辇财输金之士又何福之不除,倾囊破吝之家自有寿之必得。且诸公矣,磨杵成针之志,缴鞭石填海之灵,氓不蹇裳,骑无数载,如登祍席,不碍輏轩,锡之福而福自欦,跻之寿而寿以延,其流庆发祥,又宁有艾,即由走凌云容至。不唪大川之名题柱,人来海援,华封之祝,蝀腰鳌背,永镇决涛,雁行鱼鳞,常延很谷,然则福也寿也,桥马明之,又不可于一桥焉?广之于一桥焉?广之又奚不可于一桥焉?祝之哉!诸公曰:然,用以名吾桥。</p><p class="ql-block">廪膳生员空吾 郑廷楷撰</p><p class="ql-block">潼川府学生员 卢植书</p><p class="ql-block">授直隶资洲右堂 钟吴德</p> <p class="ql-block">  位于麻柳河上的利涉桥,四墩五孔,桥面宽约两米五,其附近不仅风景秀丽,有数十米完好的古代通往自贡、成都的官道,还有一座石牌坊(利涉坊),以前有一座寺庙,名为黄金庙,已毁。如果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是毫无问题的,建议县里有关部门重视。</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五站:中峰寺</p> <p class="ql-block">  中峰寺位于陈家镇中峰寺村,始建年代待考证,现有前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和两侧厢房。</p> <p class="ql-block">  据这里的住持介绍,寺庙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寺里仍保留着数块清代嘉庆、同治年间的古碑,证明寺庙的存在至少有220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考察中峰寺后,已经下午一点过,大家就在寺庙里吃饭。</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六站:三星桥</p> <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下午两点,我们驱车前往宋家镇考察三星桥。此桥建于明代,位于宋家镇鸡腿山村(现在是双河镇宋家村12社),村民王金言(65岁)向大家介绍了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考察发现,桥头一端一处破旧无人居住的房屋墙体外面兀突出牌坊一角,从窗外往里看,一座完整的牌坊挺立在屋内。据当地村民刘礼万(81岁)介绍,这个牌坊是为修古桥捐款的慈善人士立的,上面刻有捐赠人名单。文革时期,为避免遭到破坏,村上在此修了一个简易房,明为社员休闲打牌场所,实际是为了保护该牌坊。</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七站:佛耳岩寺</p> <p class="ql-block">  佛耳岩寺位于陈家镇新店村,始建年代待考。现存一窟清代道光甲辰年(1844年)的摩崖石刻造像。</p> <p class="ql-block">原县公安局政委、本队顾问欧明华先生跑步为考察队员摄影。</p> <p class="ql-block">  寺庙后面岩壁上新塑三尊10米高的佛像,形象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据说为目前资中最高的佛像,十分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结束佛耳岩寺的考察下山路上。</p> <p class="ql-block">前往下一站考察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考察第八站:周郭氏坊</p> <p class="ql-block">  周郭氏坊即“霜洁冰寒”大节孝坊,位于双河镇天宫堂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p> <p class="ql-block">  一起考察的队员、文史学者罗成先生对牌坊上的古文及图案进行了仔细辩识,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牌坊为四柱三门五檐结构,上部正中有“五龙朝圣”镂空雕刻图案,图案中刻“圣旨”二字;其下为八仙环围的“节孝”二字,下部有莲瓣文饰。</p><p class="ql-block"> 在牌坊的正中横额刻有“霜洁冰寒”四个大字,为文林郎,四川直隶州正堂盐亭县知县加三级琰士颢题,周围环绕着“万字纹”。</p><p class="ql-block"> 其下有文字:“旌表洁妇周郭氏,系监生周文耀之妻,业学郭相侵之女,监生郭国珍之妹。周同三琰宁、恪、硅、朋之母,原籍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人,请初来州生长资州八载,为妇女女六居孀,事翁姑而无龟勉,书节兼以尽孝,育子孙而穀教诲,完贞复能完慈,好施兴济困扶危,经五八水操艰辛,修历阅79岁月寿,考维模既膺,荣褒于此日尤徴瑞蔼于他年,奉旨建坊,乾隆五十七年岁在壬子季春月望五榖旦”。</p><p class="ql-block"> 其后文字为:“孙阳陸芳德华高韶律,胞兄郭国藩郭国文,子婿武生雷定纬、张天筹、许代政外孙张心智、言震纯、许永富。侄婿贡生孙光晋,外甥生贪张天赐,姻晚州同罗朝相,邻亲贡生顾汝弼,武举彭定国,石师朱正、郑世荣、朱启文、陈志明”。</p><p class="ql-block"> 有两联分别为:“奉先玉绫圣贤品,翠柏苍松天地心”和“此心与日月争光,其节偕绿纶并焕”。</p><p class="ql-block"> 另在牌坊中有深雕“太宗上朝图”,雀替为龙头祥云雕刻,档杆石为貔貅雕刻。</p> <p class="ql-block">  整座牌坊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为资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2021年11月16日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前来考察过。如果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是毫无问题的,建议县里有关部门重视。</p> <p class="ql-block">  感谢沿途数位热心人士为我们团队活动作向导!使这次考察活动十分顺利、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谢谢您关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录像:考察的部分队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