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当山(七言律诗四首)

小菜鸟

<p class="ql-block">寻</p><p class="ql-block">道心幽隐一缘栽,玄旨灵关艮地开。</p><p class="ql-block">托慕九霄随太极,思怀千里擘苍雷。</p><p class="ql-block">祥云绕树滴甘露,喜雨殷泉入素腮。</p><p class="ql-block">俗客门前仍骛远,苦煎寺外独徘徊。&nbsp;</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道心,指天理,义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幽隐,意思是隐晦,隐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一缘,一种机缘或因缘。玄旨,深奥的义理。晋 道恒 《释驳论》:“味玄旨,则 颜冉 无以参其风;去纷秽,则 松乔无以比其洁。”灵关,指险要的关隘;道教语。指仙界的关门;道教语。指人体内部器官的重要部位。唐 王勃 《三国论》:“乃知德之不修,栈道灵关不足恃也。” 艮地[gèn dì],也称为财库。东北。耶舍三藏志云:“艮地生玄旨,通尊媚亦尊。”托慕,谓寄托仰慕﹑向往之情。九霄,指极高的天空。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太极,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俗客,指不高雅的客人。 指尘世间人,与神仙或出家﹑隐逸之人相对。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贬义词。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宋 梅尧臣 《田家》诗之四:“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卒岁岂堪念,鶉衣著更穿。”</p><p class="ql-block">-----规则-----</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道心幽隐一缘栽,玄旨灵关艮地开。</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托慕九霄随太极,思怀千里擘苍雷。</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祥云绕树滴甘露,喜雨殷泉入素腮。</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俗客门前仍骛远,苦煎寺外独徘徊。</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天理隐晦高深莫测,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在于一种缘分的栽培,进入仙界的关门,义理福地生。寄托仰慕﹑向往之情随天地阴阳变化,情怀千里,隐含强大的掌控能力。祥云绕树滴甘露,喜雨适时而至,盛大的泉水涌入纯洁无暇的腮颊。凡人来到门前仍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在寺外身心备受折磨,独自徘徊。</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春秋至汉代末期,许多达官贵人到武当山修炼,诸如周大夫尹喜,著名方士、炼丹家马明生、阴长生也曾隐此山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明代,武当山一直被皇帝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并把武当真武神作为“护国家神”来崇祀,武当山的地位升华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持续了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不重视道教,因此,武当道教日趋衰落。民国期间,武当山更加衰败。这首《寻》对“道”的认识独具慧眼,道,dao,从辵(辶 chuò )从首,首亦声。“首”指“头”。道,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停”。“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李耳(老子)所著《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同时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弱点,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傲,自大,没有到非要自己生命攸关之事,绝对不会改变,就像尾联写道“俗客门前仍骛远,苦煎寺外独徘徊。”</p><p class="ql-block">首联“道心幽隐一缘栽,玄旨灵关艮地开。”写“道”深不可测,能否得“道”首先要讲的是有没有那份“心”,有没有那个“缘”。天理隐晦高深莫测,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在于一种缘分的栽培,进入仙界的关门,义理福地生。“艮地”,东北也。神秀和尚从五祖下传一枝法,在北自为立宗旨也。南梁 · 菩提达摩《谶 其十二》“艮地生玄旨,通尊媚亦尊。比肩三九族,足下一有分。”</p><p class="ql-block">颔联“托慕九霄随太极,思怀千里擘苍雷。”如果随着天地阴阳变化有寄托,有仰慕,远大的情怀就有强大的把控能力。“托慕”谓寄托仰慕、向往之情。晋 潘岳 《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今便奉官外甸,卷迹 徐州 ,托慕宸严。”</p><p class="ql-block">颈联“祥云绕树滴甘露,喜雨殷泉入素腮。”描写的是得“道”后的美好情境。如“祥云”,如“甘露”如“喜雨”滋润心田,涌入涌入纯洁无暇的腮颊。</p><p class="ql-block">尾联“俗客门前仍骛远,苦煎寺外独徘徊。”描写俗世的凡人对“道”的态度,往往都是一样,不切实际而自命不凡,导致心情沮丧、郁郁寡欢。《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意谓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而无把握的。结果只能身心备受折磨。</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p><p class="ql-block">玄岳峥嵘寸地灵,阴阳燮理万峰青。</p><p class="ql-block">春生日转千岩碎,夜尽朝回万壑馨。</p><p class="ql-block">钟韵可闻檐外绕,泉声曾验洞中经。</p><p class="ql-block">乾坤咫尺有遥见,草木光华未息停。&nbsp;</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玄岳,湖北省 均县 南之 武当山 ,传说 真武 神人(即 玄武神 )曾在此修道。明 永乐 中尊 真武为帝,成为道教胜地。因名此山为 太岳 ,亦名 玄岳 。峥嵘,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宋 苏轼 《和刘景文见赠》:“ 元龙 本志陋 曹 吴 ,豪气峥嶸老不除。” 寸地,意思是寸土。汉·贾谊《上都输疏》“及秦不能分人寸地,欲自有之。”燮理,意思是协和治理。《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春生,在春季萌生。犹言春天到来。《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日转,原指天上的太阳和星星都每天不断变动位置转来转去,后来用来比喻时光飞逝,事物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乾坤,为道教文化术语,一指《易》的乾卦和坤卦。二指天地。三指日月。四指阴阳;刚柔。五指国家;江山;天下。六指局势,大局。七指帝、后。八指玄虚;花招。《易》的乾卦和坤卦。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周以前,咫和尺的长度并不固定,其中咫是指女性手掌张开到最大时,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尺则是指男性手掌张开到最大时,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形容距离近。也指微小,仿佛对方就在眼前。《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遥见,意思是远远望见。《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光华,光荣;荣耀。《文选·鲍照<拟古>诗》:“宗党生光华,宾僕远倾慕。” 吕延济 注:“宗族乡党皆持其势而生光荣。”&nbsp;</p><p class="ql-block">-----规则-----</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玄岳峥嵘寸地灵,阴阳燮理万峰青。</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春生日转千岩碎,夜尽朝回万壑馨。</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钟韵可闻檐外绕,泉声曾验洞中经。</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乾坤咫尺有遥见,草木光华未息停。</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武当山高耸入云霄,每一寸土地土都有灵秀之气,阴阳互化协和治理,无数峰峦青葱翠绿。春季萌生,日转星移,时光飞逝,岩石风化,夜晚过后,晨曦普照,峰峦、山谷春暖花开。钟声的美韵随时可听到在屋檐外缭绕,诵经的声音从潺潺的泉水中得到验证。天地浩淼无边,但咫尺里面有乾坤,草木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春秋至汉代末期,许多达官贵人到武当山修炼,诸如周大夫尹喜,著名方士、炼丹家马明生、阴长生也曾隐此山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武当山之所以能经历几千年,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山中有“道”, “道”是使武当山充满灵气的根源。这首诗充满道理、哲理,充分描述了武当山因“道”而得灵,因“道”而“万峰青”的因果关系。</p><p class="ql-block">首联“玄岳峥嵘寸地灵,阴阳燮理万峰青。”描写武当山每一寸土地之所以会有灵秀之气,是因为阴阳运化之功,因此得以“万峰青”。</p><p class="ql-block">颔联“春生日转千岩碎,夜尽朝回万壑馨。”描写时间流逝,天地变化,但武当山依然“春生”“万壑馨”。这与“道”在此地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颈联“钟韵可闻檐外绕,泉声曾验洞中经。”描写道人修炼的钟声,和诵经的地点和态度。</p><p class="ql-block">尾联“乾坤咫尺有遥见,草木光华未息停。”《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道体),无为无形(道用),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不知谁之子,“老子”强名曰:“道”。</p> <p class="ql-block">道&nbsp;</p><p class="ql-block">幽深神理耐人斟,廓达灵根在素林。</p><p class="ql-block">天地无私行处见,心怀仰圣静时寻。</p><p class="ql-block">道机先结凡夫喜,尘劫更须后学深。</p><p class="ql-block">欲解阴阳相主客,世途万化自潜吟。&nbsp;</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幽深,深奥;玄虚。金王若虚 《谬误杂辨》:“学者于义训幽深隐奥者,容有差误,至于此类如辨黑白矣。”神理,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lt;从游京口北固应诏&gt;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耐人,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思索。清·张贵胜《遣愁集·卷一·绝倒》:“卢家子年暮而为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寻味。”廓达,豁达,开朗通达。 明 宋濂 《元故国子祭酒孔公神道碑》:“公少廓达通敏,日诵千馀言。”灵根,性灵,智慧。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中国 经二十餘朝之独夫民贼,闭塞其聪明,钳制其言论,灵根尽去,錮疾久成。”素林,含义为心醇气和、冰清玉洁、清澈纯洁、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之义。唐卢崇道《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仰圣,意思是崇尚圣贤之道。道机,意思为出尘修道的灵机。明·冯梦龙《量江记·母妻被逮》:“洗尽尘缘莫痴迷,须信虚无是道机。”先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广结善缘”。尘劫,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后亦泛指尘世的劫难。《楞严经》卷一:“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世途,尘世的道路,人生的历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诜 弟 顗 , 咸熙 中为司空”万化,指万事万物,大自然;各种变化。《申鉴·政体》:“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万化存焉尔。”</p><p class="ql-block">-----规则-----</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幽深神理耐人斟,廓达灵根在素林。</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天地无私行处见,心怀仰圣静时寻。</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道机先结凡夫喜,尘劫更须后学深。</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欲解阴阳相主客,世途万化自潜吟。</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深奥的神道耐人斟酌,豁达大度的灵根生长在洁白无暇的林园。</p><p class="ql-block">天地无私到处可见,心怀崇尚圣贤之道宜在安静时寻找。先与道结缘是凡夫俗子极大的喜事,尘劫更须后学深。人世间有无量无边劫难,随后更必须学习和深刻理解。欲解阴阳之间互相转换的主体和客体,尘世的道路变化万千,还需自自安静潜心吟诵。</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这首诗详明“道”的深奥,但不是慕道而却,通过潜心学习,安静修行,可以悟出其中的道理,解脱困惑。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p><p class="ql-block">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不知谁之子,“老子”强名曰:“道”。道教则认为道就是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道”散形为炁,炁聚形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大道的本体(道体),“先天一炁”是大道作用(道用)。《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老君”不知有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道体)……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太上老君)。……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先天一炁)。</p><p class="ql-block">首联“幽深神理耐人斟,廓达灵根在素林。”开篇点明“道”这“神理”耐人寻味,值得斟酌。而且指明“灵根”所在的地方就在“素林”。“神理”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绝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p><p class="ql-block">(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每饷 山涛 ” 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 玄 ( 谢玄 )字 幼度 ,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从用词方面看出作者对“道”德理解有着相当的造诣。</p><p class="ql-block">颔联“天地无私行处见,心怀仰圣静时寻。”从听“道”到寻“道”作者指出了一条路。到随时随地都存在,只要“心怀仰圣”尽心尽意,就能找到。</p><p class="ql-block">颈联“道机先结凡夫喜,尘劫更须后学深。”作为凡夫俗子能先与“道”结缘是莫大的喜事,但在多灾多难的人世间,还需加深学习,才能领悟“道”的真谛。“道机”谓出尘修道的灵机。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唐 刘禹锡 《裴祭酒尚书见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早宦阅人事,晚怀生道机。”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洗尽尘缘莫痴迷,须信虚无是道机。”</p><p class="ql-block">尾联“欲解阴阳相主客,世途万化自潜吟。”如何了解阴阳变化,作者作了总结性的回答。就是万变不离其“修”。</p> <p class="ql-block">气功</p><p class="ql-block">恒心叱驭独从容,不谓幽深便得龙。</p><p class="ql-block">运气无形雷作穴,风流有象火为峰。</p><p class="ql-block">须臾已变桑田换,造化还生宝气封。</p><p class="ql-block">一眼丹泉千万斛,无穷灵性入蟠胸。&nbsp;</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恒心,一指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二指持久不变的意志;三指人所常有的善良本心有恒心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赵岐 注:“恒心,人所常有善心也。” 叱驭[chì yù],释义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也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或喻指路途艰险。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 岷关 而叱驭,寄切全都。”运气,做气功,把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分。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唤铁》:“太白山有隐士郭休 ,字退夫 ,有运气绝粒之术。”风流,风流动或流逝。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未穷观而极览,忽云散而风流。”参见“风流云散”。桑田,比喻世事变迁。见唐·韦应物《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造化,意思指创造演化,一指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二指创造化育;三指福分,幸运;四指使得福。出自《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宝气,珍物、财宝等所显现的光气。唐 王度 《古镜记》:“贫道受明録秘术,颇识宝气。檀越宅上每日常有碧光连日,绛气属月,此宝镜气也。” 丹泉,意思是传说中的仙泉,饮之不死。晋·郭璞《游仙》诗:“丹泉漂朱沫,黑水鼓玄涛。” 蟠胸,意思是满腹;指广阔的心胸。明·杨慎《邓川杨少参两依庄》诗:“空馀蟠胸济世策,日对隣叟谈桑麻。”</p><p class="ql-block">-----规则-----</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恒心叱驭独从容,不谓幽深便得龙。</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运气无形雷作穴,风流有象火为峰。</p><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须臾已变桑田换,造化还生宝气封。</p><p class="ql-block">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一眼丹泉千万斛,无穷灵性入蟠胸。</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持之以恒,不畏艰险,以我为主,不慌张、镇定、舒缓、不紧迫,不谓幽深,终归会得到成功。气功无形无影,爆发雷霆作为支点,风流有象,运火为峰峦。瞬间变化,世事变迁,创造化育生命,宝气封存。一眼灵泉流不尽,无穷灵性入广阔的心胸。</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把出神入化的气功功效及其练功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全诗用词巧妙,气势非凡,对气功把控的度恰到好处。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主要以极限腹式呼吸为基础的五脏六腑锻炼法,能显著增强心肺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并且使人平心静气。极限腹式呼吸方法如下:微张嘴巴向外均匀缓慢地吐气,同时让肚皮向背后收到极限,最后提肛保持至少3秒,闭上嘴巴放松自然吸气,让肚子胀出到极限,保持至少3秒,再次张嘴吐气循环往复,每次100次,同时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肚皮的吸与鼓的感受上。长期坚持受益无穷。气者,呼吸也,功者,从工,从力,费时费力的方法也。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应当指出:三调是否合一是气功修炼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主要区别,一般体育运动的操作内容也由三调构成,但三者各自独立,不要求合成一体。</p><p class="ql-block">首联“恒心叱驭独从容,不谓幽深便得龙。”写练气功的态度和成功的秘诀。习练气功,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习练气功,自己心中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要经常反省检查,防止走偏。其实,最好的对待练功的态度是心胸宽广,淡薄名利,不贪无欲。持之以常,从容不迫,不畏困难是成功之道。&nbsp;</p><p class="ql-block">颔联“运气无形雷作穴,风流有象火为峰。”写气功的威力。气功的高境界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高的境界就是虚无,全身空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天人合一、浑然一体,进入无形无象状态。</p><p class="ql-block">颈联“须臾已变桑田换,造化还生宝气封。”写气功的应变能力。大千世界变幻莫测。而气功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达到自身的一个境界,就是是内气场。是一种能与外界互动的能力,有一种强大的自定力。</p><p class="ql-block">尾联“一眼丹泉千万斛,无穷灵性入蟠胸。”“一眼丹泉”看似与气功毫无相干,在这里的意思是有取之不竭的源泉,充满活力,无穷无尽的灵性注入广阔的心胸。这就是气功的效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