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

刘宴淼

请先播放音乐,再慢慢阅读。 曲:桓伊(晋) 张维良改编<div>箫:刘宴淼</div> 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br>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br>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br>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br>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br>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br> 《梅花三弄》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箫曲,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笛箫古曲。后来人们把它改编成古琴曲,也有移植到其他乐器上的版本。因此,古琴曲《梅花三弄》更为大众所知。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典型的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特点,使音乐更加明亮、欢快、优雅。<br> 三弄是指音乐主题重复出现三次。《梅花三弄》有很多版本,这里呈现的是张维良教授改编的版本。乐曲共分八段:引子、一弄、一插部、二弄、二插部、三弄、三插部和尾声。<br> <b>引子</b>:优美、舒缓,描写梅花的静态美。<br><b>一弄</b>:第一次出现主题,体现梅花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气韵。<br><b>一插部</b>:跳跃性的高八度开始,使曲子更加欢快。这是一个过渡部分,为下一次主题出现做准备。<br><b>二弄</b>:平稳、和缓,描写梅花迎风傲雪、毅然挺立、稳如泰山、不屈不挠的精神。<br><b>二插部</b>:曲调优美,情绪高昂,苍劲有力,仿佛看到梅花不惧寒霜,临风摇曳。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br><b>三弄</b>:高八度演奏主题,达到全曲的高潮。其中,倍高音1已经几乎达到了箫的极限。这也是这首曲子演奏的难点之一。<br><b>三插部</b>:高潮的延续。直到最后一个小节,乐曲才平静下来。<br><b>尾声</b>:音乐归于平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将乐曲引向深远清雅的境界。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顺带说一句,演奏用的箫是自制的F调紫竹短箫。没有看错,确实是我自己制作的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