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青春往事,话说战场“植被”

红光

<p class="ql-block">  老山对越防御作战,是在地面上进行的军事行动,重视地质结构,研究山体植被,总结战斗经验,正确运用战术,扬长避短,最后才取得作战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植被,是覆盖在一个地区的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许多植物的综合。老山战场,是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山体的地表面,常年生长着茂密的植被。它们在军事上的作用是:进攻的天然屏障,防御的天然障碍。植被容易遮挡观察者的视线,便于隐蔽近敌,也可以阻挡部队的战斗行动。</p><p class="ql-block"> 在老山战场上,主要有高植被和低植被之分。高植被通常包括:桉树、榕树、松树、杨树等山林地,低植被通常包括:灌木、树藤、蒿草等植物群落。它们对部队军事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除了军事以外,我们还可对植被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感,增强对自然事物的感悟,积累更多的人文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阅历。</p><p class="ql-block"> 本文围绕着老山防御作战,说一说关于“植被”方面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观察所的树木被炮弹清刷</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对越边境防御作战时期,在老山战场轮战的日子里,有一首盛行于前线的军旅歌曲,名字叫做《我爱老山兰》。当时,有许多歌唱家随慰问团来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包括李双江、郁钧剑等著名演员,演出时都唱它。唱得我们的老山战士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水盈眶。</p><p class="ql-block"> 记得这首军旅歌曲的词意是:我爱你呀老山兰,顽强的生命倍受了摧残;墨绿的叶子熏满了硝烟,芬香的花朵开得更鲜艳;我爱你呀老山兰,你顶住了风暴抗住了干旱,阵阵的清香沁入我心田 …… 。</p> <p class="ql-block"> 战士们把老山兰挂在了炮位</p> <p class="ql-block">  “老山兰”,是不依附肥土而生长在大山里的一种草本植物。是我们老山战士发现并叫起的名字。《我爱老山兰》这首歌曲,是由前线部队政治部门的同志作词作曲。首先在前线部队一线传唱起来,后来逐渐传遍了祖国的大地。由于此首歌曲,前线部队的战士们深受欢迎,便成为歌唱家来前线为部队演唱时的标志性曲目。</p><p class="ql-block"> “老山兰”,是生长在云南老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很普通的一种野生兰花草。这种兰花草生命极强,不怕风吹雨打,炎热酷暑。生长在密林深处的山草丛中。是绚丽的兰花家族中一个很普通,很不起眼的“一位野性灰姑娘” 。</p><p class="ql-block"> “老山兰”,无论在什么角落里,都会表现出一种默默无闻地吐露芳菲的特性。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里,它依然扎根在这片战火纷飞的焦土上。它顽强的生命,就像战斗在老山前线的战士一样,不畏艰险,任凭风吹酷热,在石缝里扎根、发芽、开花,散发出沁人心田的芬香。我们的老山战士都非常喜爱它的坚强。无论是在前沿坑道,还是掩体工事,在战士制作的盒灌里都会看到它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重伤的战士身边陪伴老山兰</p> <p class="ql-block">  桉树,在老山战场上是一种最常见的树木。在山体的表面,形成了一片一片的林地。它生长皮实,树干光亮,是亚热带丛林中主要的树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高大,甚至有的高树达到几十米高。它材质坚硬,树皮光滑。树叶带有油性,有极强的异味。</p><p class="ql-block"> 在山岳丛林地作战,繁茂的植被遮挡了目标侦察的视线。根据计算得知:战场的通视率只达到一半儿。为了解决观察遮蔽度,我们炮兵侦察观察所,建立了多种侦察机构,以弥补侦察能力的不足问题。在建立炮兵基本观察观察所的同时,战士们出主意想办法,建立了与基本观察指挥所相互补充的“鸟巢”空中观察瞭望点,以及灵活多样的游动观察,前方侦察和抵近侦察等侦察方式。</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鸟巢”观察瞭望点,就是战士们根据目标侦察的需要,为了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在高大的桉树叉上搭建起来的,可遮挡风雨的,类似鸟巢的观察点,提高展望效果,以减少植被遮蔽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桉树成为空中观察所</p> <p class="ql-block">  桉树的叶子呈翠绿色,表面上出现了粘性油脂,伴随着一股浓烈难闻的特殊味道。据说,这种味道有些虫子比较敏感惧怕。在观察所的工事里,我们有的战士常常把它采集下来,随同着细软的树枝一起,铺垫在床的下面,说是可以预防虫旱蚂蟥和爬虫。</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们侦察兵接到指示,前去抵近侦察敌人的炮兵阵地位置。到达预定观察的地点以后,由于地面上灌木丛比较密集,影响了我们的侦察视线。就利用了就近的一个桉树林,改变了一下观察的位置,在树林中找到一棵较大的桉树干,爬了上去进行观察。让视觉豁然扩展。由于侦察兵观察的位置是东南方向,早上利用望远镜观测时,受到阳光的反射,可能会出现反光的现象,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的狙击手定位,就非常危险。我们特别的谨慎小心,终于利用高大的桉树,居高临下,发现了藏匿在纵深斜面的敌人炮兵阵地,确定了目标的坐标,顺利的完成了侦察任务。</p> <p class="ql-block">  桉树林遭受越军炮兵的打击</p> <p class="ql-block">  老山地区,在山体表面上,还生长着一种小叶的灌木丛,它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它喜欢潮湿的环境,在山体表面成片的生长。有时也在树木的下方与树藤交错的生长,对部队的战斗行动产生不利影响。</p><p class="ql-block"> 部队在改造和挖掘工事时,有时会破坏了地表的绿色植被,露出了红土暴露地段。容易被敌人发现或分析出目标的性质特征。老山战士,利用雨季地表潮湿的特点,从山体的反斜面移植野生的灌木群到前方,成活率很高,几天的功夫就达到了隐蔽伪装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的四月二十日,我军在第一次夺取老山主峰的战斗中,由于进攻的路线有大片的灌木丛生区域,加上树藤、蒿草等多种低矮的植被盘根错节,部队的机动迂回行动受到严重影响,结果造成进攻战斗的失败。</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陆军第十四军所属部队,奉命进入老山反击战的攻击前沿阵地。下达了派遣所属第四十师第118团1营,利用夜暗,秘密从越军占领区域的翼侧迂回、穿插到老山主峰山体的背后,实施偷袭的方案行动。要求部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攻占1027高地,切断敌军的退路,尔后阻敌增援的战斗任务。 </p><p class="ql-block"> 当天傍晚七时许,我军全营七百多名官兵,冒雨秘密离开了营地。向着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老山主峰的背面进发。由于灌木植被丛生,野生植被盘根错节,没有现成可走的道路,有的地方还需要人工开辟。山岳丛林地布满了藤条、荆棘、朽木、灌木等植被障碍,纵横难行。 </p><p class="ql-block"> 在穿越途中,很多人迷失了方位,有些人逐渐掉队而走散。全营大部分人员偏离了前进方向。就在这时,我军预定的炮火准备的时间就要马上到了,这时官兵们还没有到达预先所指定的攻击位置,不免有些慌乱。 </p><p class="ql-block"> 正在这时,不慎又被敌人的前哨警戒阵地发现了我军的意图。部队只好迎着敌人的火力仓促发起了进攻。双方的炮兵转眼间将高地变成了光与火的世界。敌我双方的士兵,在排山倒海的声浪和爆炸中一片一片的倒下。 </p><p class="ql-block"> 什么才叫做“血流成河”?什么才叫做“枪林弹雨”?这些概念只有在书本和影视剧里,才能看到所描述的这种情景,在我们指战员夺取老山的英勇壮举面前,得到了真实而准确的诠释。由于灌木丛、藤条的混合遮挡,战士们进攻受阻,撤退又撤出不来。战斗还不到两个小时,在敌人猛烈的火力打击下,穿插路线上的高地灌木丛里,到处都是横飞的血肉衣挂。全营的战斗力基本上丧失,我军的第一次穿插战斗行动,宣告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在山岳丛林地作战,特别是在大片林地的中,遇到生长着成片的灌木混合植被条件下,对部队的作战行动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是血的经验教训。</p> <p class="ql-block">  桉树林下被灌木和树藤环绕</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回忆起青春往事,回过头来再看老山所处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自然特征,就会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山地的植被特征,是我们每个指挥员拟定作战行动的重要参照。</p><p class="ql-block">  部队的地面作战行动,离不开作战计划的拟定和实施,总是与地形,包括地面植被有一定的联系。地形制约着战场的军事行动,植被影响着战术的运用和战斗的谋略。 </p><p class="ql-block"> 山岳丛林地作战,地面的山林地、灌木丛、蒿草等,无论是进攻和防御,都制约着侦察的视线,阵地的选择,兵力的投入,路线的选择等军事行动,并贯穿于作战阶段的每一个环节。它是我们指挥员带兵打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感到,战场上的植被都有生命,它们是山岳丛林地的主人,我们要重视它们,我们要懂得它们,积极地利用它们,发挥它们的作用,否则就会要吃败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