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践行初心——昔阳示范中学携手检察院开展法治教育简记

西米露加冰。

<p class="ql-block">  5月28日,为了充分展示检察机关落实“两法”,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宣传职能,强化能动履职,昔阳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带领示范中学部分学生前往大寨虎头山,于实践中强化法治精神,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p> <p class="ql-block">  虎头山本来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陈永贵及大寨群众一代人的劳动,使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虎头山也名播四海。1965年,周总理来到虎头山,他对大寨人说,大寨虽然梯田造得好,粮打得多,但是还要多种树,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从此大寨人开始了虎头山绿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  踏上青石路,缅怀先烈志。一路拾级而上,大寨精神的字字铿锵,是那个“敢教日月换新天”时代的生动诠释和解读。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矢志发扬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大寨精神,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不断前进,不断鼓舞。经过4层台地,登上228级青石台级,前有墓碑,上书“陈永贵之墓”,碑阴镌刻陈永贵传略。碑后建墓冢,圆形平顶,高1.5米,上饰一桃形石墩。墓的三面依山筑梯田成靠背式的墓圈,圈里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实现了“我死后就埋在虎头山上,好亲眼看看大寨变化”的生前遗愿。</p> <p class="ql-block">  走进以暖色调为主的展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厅顶部金色麦穗环绕下的红色五角星图案,迎面墙上是一组大型的《大寨英雄谱》浮雕。整组浮雕展现的是大寨人民在陈永贵带领下,自力更生勇斗洪灾、三战狼窝掌和交售爱国粮的场景。浮雕下方是一座红旗形的碑刻,碑刻文字“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出自周恩来总理在1964年12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对大寨精神的高度概括。</p> <p class="ql-block">  普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校将与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让法治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让广大青少年树牢法治观念、增强维权意识,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为建设和谐、安全的良好校园环境不断努力。</p> <p class="ql-block">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远自迩,踵事增华。未成年</span>人是明天、是希望、是未来,孩子们眼中的光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孩子们茁壮成长就是我们奔赴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少年一贯快马扬帆</p><p class="ql-block">道阻且长不转弯</p><p class="ql-block">要盛大 要绚烂 要哗然</p><p class="ql-block">要用理想的泰坦尼克号</p><p class="ql-block">去撞现实冰川</p><p class="ql-block">要当烧赤壁的风</p><p class="ql-block">而非借箭草船</p><p class="ql-block">要为了一片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