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全学科育人模式倡导以德为魂、以学科知识为体,运用数据思维和方法,将情境、知识和实践有机融合起来,完成价值观的追问、判断和践行,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科学化、现代化,培养青少年优秀品格和理性思维。</p> 召开会议,明确思路 <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推行“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的发展,学期伊始,学校统一组织学习了相关内容,并进行案例研讨。</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王校长强调,“各学科的教学设计,应与德育新模的理论内核紧密结合。呈现“过目难忘(象)”、“心中有数(数)”、“学而习之(理)”、“融会贯通(行)”四个活动模块,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内生式道德学习过程。”</p> 学科教研,集思广益 <p class="ql-block">会后,各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探究如何将本学科教学特点与德育新模式相结合,形成优秀教学案例。</p> <p class="ql-block">例如地理学科,学生对极地地区并不了解。它的极度寒冷、极强劲的风、极度的干燥,学生都很难以想象。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将“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探索新模式与地理学科相结合,侧重于能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通过对比和数据的计算,通过数据去感受极地地区的不同,感受科学考察人员的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课文朱自清的《匆匆》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在阅读、发现和感悟的互动活动之中进行计算,“算”出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有效落实了惜时的德育目标。</p><p class="ql-block">同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p> 课堂教学,内化于心 <p class="ql-block">各学科以优秀教学设计为依托,进行了“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授课活动。</p> 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p class="ql-block">课后,各学科教研组集体观看了授课视频,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研讨,不断完善“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德育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让学习实践真正发生,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武宁中学将认真研究,努力实践,继续探索“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德育新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