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治淮,蚌埠人不能忘记的曾经!

固镇抗战纪念馆(邢斌)

<p class="ql-block">1950年7月,一场场暴雨肆虐淮河流域,1300多万人受灾,4300余万亩土地被淹。7月20日、8月5日,淮河水灾告急的电报接二连三地呈送给了毛泽东,“水势凶猛”“全村沉没”“在树上被毒蛇咬死”,一个个如泣如诉般的字眼使他潸然泪下!他对秘书田家英说:“我们要是不能根治淮河,那还算是什么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2个月时间,毛泽东连续4次对淮河救灾和治理作出批示,作出了“根治淮河”的决策。“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这是发人深思、充满急骤旋律的4次批示,一次比一次迫切,可以看出毛泽东根治淮河的决心日益坚定。4次批示不到300字,但字字千钧,句句珠玑,凝聚着开国领袖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与群众患难与共的无尽深情,也吹响了新中国治淮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就中国刚成立不久,蚌埠市人委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蚌埠市第一次代表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收藏的一份特殊的历史史料,它记述着解放前中国共产党治理淮河的故事。1941年新四军四师开辟淮北根据地,蒋汉卿任中共王庄区区长,1942年春天刚刚在王庄,四铺一带站住脚根,年青的共产党人就组织人员修复陶湖到高王家一带堤身,一面防着蚌埠汪伪政府,一面防着国民党的破坏,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应该是我党红色政权在蚌埠一带治理淮河最早记录。</p> <p class="ql-block">资料很多,反映共产党民国时期就治理淮河的不多。建国后大力治淮资料也是不错的收藏,</p> <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耀古今,揭示未来。蚌埠老--辈治淮人的努力,才有了今日蚌埠夯实,安定。蚌埠的明天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