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这是大家如雷贯耳的端午节歌谣。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千年都未曾中断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们踏青,吃粽子,挂艾草……可是,对于这个特殊的节日,你真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因秦军攻破楚国都城,而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便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但无论如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 若说在端午节最必不可少的,那一定是粽子了。这是因为,当年屈原跳江自尽后,楚国的老百姓们害怕江里的鱼虾食屈原的身体。所以纷纷向江里投下米,慢慢的,便演变成了每到端午节都要吃粽子,而且如今市面上的粽子各式各样,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们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除却粽子,还有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如今,则变成了一项竞技比赛,每到端午节,老少皆聚在河边,呐喊助威,声音震耳欲聋,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此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祝大家都能够身心愉快,不负时光地度过端午佳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