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两

正骨状元陈利国(非遗传承人)

<p class="ql-block">​&nbsp;老八两</p><p class="ql-block">八两爷走了,九十六岁,送葬的有二百余人,村子几十年没有的大场面,许多是听说后从外地赶回来的。</p><p class="ql-block">八两爷的大名叫朝廷,祖谱上没他的记录,祖上规矩:螟蛉子不能入谱,八两爷是抱养的。九岁时终于添了一个弟弟,父母就不要他了,他成了整个村庄的孩子,吃百家饭住祠堂耳房,一晃眼成人了。祠堂是家族私塾,耳濡目染,虽然生活艰辛,八两爷也算个识字人。</p><p class="ql-block">八两爷年轻的时候曾在家族药铺打杂,读过几页医书抄本,他会熬制祖传秘方百草膏,日子还过的去。虽然不要钱,但他有个规矩,找他必须提一斤酒,八两用于调药,二两倒入他的酒壶中。往往八两酒调的药用不完病就好了,若治不好,就不用再找他了。时间一长,村邻都称他外号老八两,反倒是大名没人叫了,他也乐意这样。好景不长,被抓了壮丁,几年没音信,兵荒马乱,村邻认为可能没这人了。家族药铺关闭,百草膏的熬制方法也就没了。每当村邻有个疮疡疼痛,总会说:八两在就好了。</p><p class="ql-block">建国后的一天,他又回来了,除了带回来浑身的刀伤、枪伤疤,什么也没有带回来。外出多年的经历跟谁也没提,只是又干起了老本行,熬制百草膏,还是住在祠堂里。八两爷一辈子未婚,因送药不收钱,许多治好的也会给他送几斤面或小麦表示感谢。八两爷用酒调的药效果好,他的酒壶里从来不缺酒,村子里的好饮者常去八两爷处踅摸酒喝。</p><p class="ql-block">因八两爷精通红白喜事的礼仪规程,村子里不论谁家过事都会去请他来主持大局。八两爷总会根据主家的意思把事情办理很妥当。为了感谢八两爷,事后都会给八两爷送点好吃的。八十年代村中比他辈分高的都走了,他也就成了整个家族的主心骨。晚辈孩子们都吃过八两爷的好东西,好喝两口的都喝过八两爷的酒。身上起疙瘩都用过八两爷的百草膏,但规矩不能变,找他配药必须提一斤酒,八两配药,二两倒入他的酒壶。</p><p class="ql-block">后来村子搬迁,八两爷也分了一片宅子,盖了两间房子。八两爷虽然没有儿女,逢年过节村子里的晚辈都会去看他。每年八两爷家都会摆好几桌席,其实就是百家宴,东西都是村邻做好给八两爷送来的。说来奇怪,自家的东西只要拿到八两爷家就会发现味道又好吃许多。八两爷家成为村子小聚的中心,虽然房子窄卡,充满了快乐。</p><p class="ql-block">家族族谱七十余年未修了,族人都有再修的愿望,但年深日久,老家谱也没了,谈何容易,还有一点就是绕不开八两爷,德高望重却不能入谱。</p><p class="ql-block">一日八两爷把家族的主事人们请到他家,拿出了两本家族的老家谱,一本清代的被火烧掉了左边的一角,一本民国的被老鼠咬毁了右边的一角。八两爷说这两本家谱是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从火堆里抢出来的,对家族修谱有用。激情燃烧的岁月,所谓的外人却是最可靠的。</p><p class="ql-block">后来家谱顺利重修,八两爷也被写入家谱,也算另外意义上的认祖归宗。</p><p class="ql-block">八两爷同时代的村邻一个一个谢世,八两爷成为最长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