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 探索新思路 —— 凤凰山小学美术科组开展新课标解读活动动

为深入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课程改革理念,明确课程实施的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我校于5月27日,举行了艺术课程标准解读活动。参加活动的有街道教研员诸文丰老师和肖校、符校以及全体美术科组老师。 活动伊始,科组陈伟霞老师为我们带来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甄巍教授的讲座分享。 尹少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课程改革的背景,由美术课程变为艺术课程,内容更加<b>多元化</b>,<b>跨学科研究性学习</b>,<b>强化育人导向</b>。多学科知识融合,<b>紧密联系现实生活</b>,培养学生的创造力。<div>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div> 甄巍教授从艺术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总目标以及核心素养等多方面为我们做了分析,给出了可借鉴性的建议和指导。<div> 甄教授特别指出,重新设计的艺术课程需要带领学生去<b>探索创造、推理反思、沟通记录、链接拓展</b>,从而养成学生的<b>艺术思维习惯。</b></div> 科组陈慧老师主要从课程修订的主要变化与突破进行分享。一、2022年艺术课程标准首先是<b>提炼核心素养</b>,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整体设计课程标准;二、落实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中的转化;三、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的<b>结构化组织与设计</b>;四、<b>指导学业评价,完善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b>。 张晓霞老师为大家分享的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个问题进行展开,强调落实<b>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b>,培养<b>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b>的时代新人,深刻理解美术课不是培养美术人,而是<b>为党育人,为国育才</b>的本质要求。 在四大艺术实践领域中厚植学科之美、理想信念之美、道德情操之美、人文艺术之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高尚的审美观,并且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益体、以美助劳最终实现<b>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b>。 最后街道教研员诸文丰老师希望老师们以新课标为行动纲领,深化美育课程改革,<b>聚焦核心素养,以美育人</b>,在美育的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div> 终身学习,不忘初心。肖校希望老师们多钻研、多实践、多反思,在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活用教材,为课堂增加更多的艺术活力和美的追求!</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文 编 审: 美术科组</div>

课程

艺术

科组

课程标准

老师

素养

美术

新课标

培养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