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镇情

淮安 张士军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张士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4526500</p> <p class="ql-block">程公桥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一座造型灵动的拱形石桥,古朴坚实。桥上,可远眺古镇美景;桥下,流水潺潺;岸边,柳树婀娜。</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镇,岁月磨得发亮的石板路显得悠长、深远。两旁的民宅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点缀其间的白粉、青砖、灰瓦很是古朴典雅。鳞次栉比店铺以灯笼相接,很是喜庆。泛着香味的麻油茶馓、麻花、又酸又甜的特色腌菜,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等传统小吃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从两扇敞开的朱红色木大门进入百年老店——文楼,木质廊柱上的“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呈现眼前,据说天下第一大才子纪晓岚跟随乾隆皇帝到此,也曾冥思苦想多日,也只能悻悻而归。千百年来,凡夫俗子、文人骚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遗憾的还是孤立于此的木柱,还有那形单影只的上联。细而思之,孤寂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美呢?到此一游,蟹黄汤包不可不尝,否则心灵遗憾情有可原,味觉上是无论说不过去的。取一吸管,刺破透明蝉翼般的面皮,舀上本地特有的姜醋,轻轻的吮吸一口,那鲜而肥,甘而腻的汤汁在齿缝间回荡,真的是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p> <p class="ql-block">居于小镇中间的水龙局里面一个巨大的圆形木桶,木桶上有两根巨大的活塞,据说发生火灾的时,只要按一下上端横木,木桶里的水就能冲出来灭火了,惊叹之余很是为古人的智慧所膜拜。从介绍得知,水龙局的建设,并不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而是由当地的商人提供,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们是自愿来到这里的,可见这里的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幽静、深远的古镇小巷的宛若血脉,一条连着一条,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导游引导,极易迷失方向。不过有热情的本地人指引,也不用过于紧张。因为:在小巷里行走,就是追循一段历史,找回一段逝去的岁月。河下古镇的名人和古迹颇多。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打铜巷尾,走进吴承恩故居,你能探索到这部小说的写作渊源,也能亲身体验到《西游记》文化浓厚的艺术;竹巷街有明嘉靖年间状元沈坤的府第;沈坤是淮安自科举制度以来的第一位状元,在家丁忧期间组织乡勇抗击倭寇,有勇有谋,是与戚继光、余大猷等人齐名的抗倭英雄;古镇东北有巾帼英雄梁红玉的祠堂和大型塑像,供游人瞻仰;古镇西南有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祠、钓鱼台、漂母祠……</p> <p class="ql-block">坐在墙角的长凳上歇脚,热心的老板用浅浅的铁勺,从深深的木桶里取出洁白如雪般的豆腐脑,然后依次放入绿的香菜,红的辣油,金的榨菜,晶莹的虾米,最后淋上汤料,轻轻的舀上些许,鲜、香、辣、咸……既有层次感,又有多味的混合,仿佛苍伤的岁月就在唇齿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