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新闻

树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 第4期</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8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主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办报宗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增加学员动笔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丰富学员精神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为新闻单位提供稿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夕阳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经常与孩子们在一起倾心交流的张伟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伟国:生命之花在关工事业上大放异彩</span></p><p class="ql-block"> 文: 董大彬 摄影: 杨淑菊</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铁路第二小学、头道街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卫国,2002年他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在学校几十年的工作中,一心扑在教育上,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积劳成疾,患上了胃癌。尽管他心力交瘁,他的心还和学生们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能分开了。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海拉尔区教育局领导申请,退休后留在学校做关工委工作。教育局领导考虑再三,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最后决定把他留下,当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张卫国对于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一干就是20年。他在关工委岗位上,建立了丰功伟绩,不断刷新工作模式,得到了学校师生的认可和上级单位的首肯,多次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奖励。然而,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胃癌扩散到肠子,做了7处手术。现在他的4个内脏已有肿瘤……但他毫无惧色,抓紧工作一如既往,同事们说他是关工战线上的保尔·柯察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span></p><p class="ql-block">张伟国这样说:“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的生命现在是以天来计算,努力做好关心下一代事业,这是对我精神上最大的支撑”。我在见到他时,只见他活力实足、举止敏捷、思路清晰。让人不禁要问,已经76岁高龄,而且是一位身患癌症、并发多处肿瘤的病人,是什么力量支撑一个老同志如此焕发青春?通过对他的事迹的了解,逐渐找到了答案:是他肩负的关心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和神圣事业!</p><p class="ql-block">铁路第二小学校长刘波说:“张老身体力行地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头道街小学校长张芸说:“张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老平时工作、生活中乐于助人,总是能够耐心合理地化解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类矛盾,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他心里总是想着青少年,心里时刻牵挂着关心下一代工作,经常深入到各学校各班级讲党史、国史,重视师生的思想教育。他深入浅出地讲解,老师和学生们都爱听他讲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庆祝建党100周年与同学们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采访人员与头道街小学关工委人员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说: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关工委的张爷爷从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开始讲起,从五卅运动到土地革命,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与同学们追忆峥嵘岁月,感叹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每逢重大节日,他总要和孩子们在一起,而这只是关工委开展众多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小画面。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打造“书香校园”、开展“五好”小公民、“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等各项活动中,到处都有他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需要我,我就会坚持下去。”这是他对初心和使命的最真实的表达。他的爱心感动了身边的许多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老伴患有严重的失意症,常年离不开人照看。他为了既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又能照顾好老伴,他索性将老伴带到学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抗击病魔志轩昂,信念坚定写华章。</span></p><p class="ql-block">张伟国身患多种严重疾病,还在胃癌术后化疗期时,他不顾化疗引起的强烈反应,坚持做好“五好”关工委和示范关工委创建工作。在胆囊切除手术后的第3 天,就悄悄去参加上级关工委召开的工作会议。总是感觉时间越来越少的他,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一位身患癌症经过多次手术且多脏器肿瘤转移的患者,却精神抖擞地在关工战线上顽强地与生命抗争,他非但没有倒下,却身体更加硬朗,精神更加饱满,脸上天天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他的话说:“是精神让我战胜了疾病,是意志让我克服了困难,是信念让我获得了新生。”他心中完全没有了自己,心甘情愿的为服务青少年奉献着自己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孩子们围在张爷爷一起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采访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每当看到校园里的孩子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露出灿烂的微笑时,他总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他说,这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贡献。他是学校师生们心中的榜样,心里装的永远是关心下一代工作。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园丁情怀难割舍,老少共建“小农园”。</span></p><p class="ql-block">从2015年开始至今,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和动手能力,张伟国带领师生在学校周边空地开辟出 15 块菜地,并起了个名字叫:“小农园”劳动基地,指导学生们在“小农园”种植水萝卜、菠菜、生菜、西红柿、辣椒等各种蔬菜。各班师生负责自己园地的整地、播种、浇水、锄草等田间管理,享用各自的劳动果实。他并在每块园地的棚栏上制作了喷绘图板,图文并茂地介绍各种蔬菜的名称、种植方法及营养价值。他还到处采集花的种子,经过精心育苗后在“小农园”周边种植了 2000多平米的各种花卉。学校放暑假了,在师生离开学校后,“小家园”的管理就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他不顾身上的疾病,不顾蚊虫叮咬和天气炎热,起早贪黑一干就是一整天,自从“小农园”劳动教育基地建成后,他在学校假期里就没有休息过。</p><p class="ql-block">教育部、内蒙教育厅关工委的同志来这里参观,称赞说“ 小农园 ” 是“ 学生素质教育的好去处,是学生劳动实践课的好基地。”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使他们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骥伏枥勤耕耘,心系后代志千里。</span></p><p class="ql-block">在他的身上有着保尔柯察金一样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自1967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开始,55年如一日,他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坚守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和孩子们一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采访人员与海拉尔铁路二小关工委人员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采访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他凭借自己几十年教书育人的经验,积极组织学校关工委参与融入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来,在调查访问、搜集资料、查阅档案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关工委几年来的工作成果,总结创新了“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八法”,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引导青少年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潮的侵蚀和影响。2015年5月,学校关工委总结出“十个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到市、区、教育科技局关工委的好评。2012年至今,探索创新了家庭教育“五法”,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家校共育取得显著成果。2013年学校关工委的家庭教育经验被选送到教育部由他在全国家长学校经验大会上做交流,得到教育部领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领导及全体代表的高度评价。经验材料被刊登在教育部期刊上。2015年总结出“五好”小公民主题读书活动“十五步”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1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的荣誉。关工委总结的主题读书教育经验“十五步法”连续两年刊登在教育部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经验汇编刊物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生最美夕阳红,晚霞璀璨育少年。</span></p><p class="ql-block">铁路第二小学是教育部关工委指定的“家长学校实验校”,他是家长学校的校长,同时肩负着讲师的职责,使学校与家长关系日益和谐,改善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提升了家庭幸福指数,从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有位家长是医院的院长,每次都准时前来上课,他说:“我能管理几百人的医院,但就是管不了自己的孩子,但通过关工委组织的家长学校“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利用谈心、讲故事、多鼓励等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现在与孩子亲密无间,家庭气氛也融洽了”。他组织学校关工委走进社区,与社区共同组织孩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了三结合教育网络作用,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让广大家长更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更是责无旁贷。</p><p class="ql-block">由于家长学校实验校“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成绩突出,受到了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内蒙自治区教育厅和教育部关工委的认同,家长学校实验课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获得国家级立项。</p><p class="ql-block">这些年,铁路第二小学关工委2011年荣获海区“五有”创优标兵、2012年荣获海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荣获全区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2017荣获海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十三年荣获“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校”,2017年荣获内蒙古教育厅关工委家长学校先进集体,他个人2010年荣获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关工委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上张伟国给孩子们讲雷锋事迹,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海拉尔区铁路二小校长与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伟国研究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2011年荣获贝尔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2012年荣获呼伦贝尔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呼伦贝尔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201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关工委连续从事关工委工作十年优秀奖,三次(2012年、2016年、2017年、)荣获海拉尔区关工委先进工作者;三次(2013年、2016年2018年)荣获海拉尔区 “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荣获海拉尔区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心中的感动”优秀人物奖;2016年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四次(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荣获教育部关工委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教育部关工委“最佳精神奉献奖”; 201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工委家长学校先进工作者;2021年荣获呼伦贝尔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最美五老”称号。在获得的众多荣誉面前,他依然这样说:“我要继续努力,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补齐自己的短板,增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心、提高自己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努力让自己做到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作出新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关工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海拉尔区直属机关关工委承办红色教育展品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董大彬</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1日下午,在海拉尔区委宣传部、区直属机关工委、团区委、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在海拉尔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读经典迎盛会、强党性促发展”——海拉尔区直机关“书香机关”建设启动仪式上,区直属机关工委和关工委承办红色教育展品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振皓,政协副主席刘炳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青格乐,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乌兰巴拉、副主任刘淑梅,区直机关72家党组织,5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展出活动共持续2天</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海拉尔区直属机关关工委设置了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百年正青春.红色主题教育展。此次展出的近千幅红色藏品均来自海拉尔区直属机关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瑞清和健康街道办常务副主任李汝清两位红色收藏家的作品,每一件藏品都有着红色年代的印记,都承载着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海拉尔区直属机关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瑞清和建康办常务副主任李汝清两位红色收藏家的作品展出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健身园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赞老点长杨信</span></p><p class="ql-block"> 小闽</p><p class="ql-block"> 杨信是海拉尔区成吉思汗广场太极拳、健身气功站点原点长。2005年退居二线以后,他每天坚持习练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他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习练水平不断提高,就当了点长。曾多次参加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太极拳比赛,并且都获得优异成绩。杨信带领大家参加各种活动60多次,参加人数700多人次。</p><p class="ql-block"> 2019年呼伦贝尔健身气功协会举办的"助力十四冬 ,气舞大荟萃”活动,杨信老师带领站点12人表演的健身气功运动处方,被评为“最佳展示奖”。</p><p class="ql-block">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传播,自治区社会体育服务中心号召大家减少外出,居家锻炼,科学健身。杨信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大家居家锻炼,并录制视频上传给自治区。在疫情发生之前,杨信还带领健身气功教师到呼伦贝尔市特教中心去教特教学员健身气功八段锦,让那些孩子们从心智和体能都得到提高。从2019年至2021年,杨信还带领站点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安军、崔敏多次到呼伦贝尔市强制戒毒所,分别对戒毒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培训。专门对准备参加自治区戒毒系统线上八段锦比赛的戒毒人员进行培训。他们在自治区的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杨信还带领人员到新农村小学、文化街小学及华联社区进行健身气功培训,都收到较好效果。</p><p class="ql-block">杨信是个非常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他是名副其实的太极拳、健身气功的习练者的带头人,他总是积极宣传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的好处。太极拳和气功不仅能改善人的身体功能,延缓衰老,还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他还身体力行地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到太极拳健身气功训练之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022年5月21日杨信教练在成吉思汗公园表演健身气功“八段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片新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市科协举办手机摄影讲座开课</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6日上午9时半,由呼伦贝尔市科协、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举办、海拉尔区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手机摄影讲座开课。本课程共分12节课,每节课1.5个小时,时间为每周一上午 进行。由海拉尔区摄影家协会资深的专业老师为老年学员授课。夲课程从手机摄影的构图、色彩、用光、角度、主体、陪体、摆拍与抓拍、摄影分类与应用等方面讲起。</p><p class="ql-block">今天是董学众老师授课,近40名老年大学学员参加了学习。(马铁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海拉尔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董学众老师在为学员讲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呼伦贝尔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报社一批年轻主编走上领导岗位</span></p><p class="ql-block"> 不久前,呼伦贝尔日报社三位环节干部张晓琦、董晓波、布仁巴雅尔被任命为呼伦贝尔日报社副总编。这在该报社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年富力强,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熟悉单位情况,对于做好本职工作有利条件很多。(谷金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社会动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呼伦贝尔爱心公益协会向社会老人发放黄手环</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9日傍晚,在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呼伦贝尔爱心公益协会免费为社会60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防走失黄手环。呼伦贝尔爱心公益协会是中国福利基金会合作团队,积极做各种公益活动,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黄手环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与老人和亲属信息绑定,可以防止老年人走失。(王成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志愿者为在现场的老年人带上黄手环</span></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9日是第五个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推广展示活动日。上午9时许,海地区19支太极拳队伍500人,在伊敏河沿河公园4公里长的两岸,进行了全国线上太极拳大联动健身推广活动(安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图片 :太极拳健身推广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天南地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快乐舞蹈队是个温暖的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吴雅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河北省石家庄市有个民间的舞蹈队叫快乐舞蹈队。这个舞蹈队名副其实,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它生机勃勃地走过这么长的岁月,是因为有一任又一任的可亲可敬的好队长,其次就是有几位热心服务的舞蹈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杨俊梅是现任舞蹈队队长,她接替的雷队长的班。杨俊梅72岁。精神矍铄,体魄健壮,做事踏实,稳重大方,很有魄力,又平易近人。退休前是中学数学敎员。这个舞蹈队现有65名队员。楊俊梅任队长有7年时间了。舞蹈队是由石家庄桥西区退休女性组成。退休前有教育界的教师,医疗界的医生和护士,财务战线的工作人员,还有商业系统的工作者和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年龄在55岁到85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些人面对退休离岗,很不适应。快乐舞蹈队每天上午8到10点定为舞蹈队活动时间。杨俊梅队长拉着音箱,每天早上7点半从家出发,8点到儿童公园。大家到齐以后,开始跳舞。一年四季,每天如此。杨队长负责组织活动,更換舞曲,大约六七分钟变换一曲,跳一个舞蹈。大家听着悦耳的歌声,全神贯注,心情愉悦,用心用力,翩翩起舞。尤其在疫情其间,这些姐妹们从封闭的小区中走出来,大家象飞出笼的小鸟聚在一起,她们摆脱了沉闷,舞队给她们带来了洒脱,快乐和幸福。 杨俊梅队长把每天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两个小时一曲接一曲地跳,大家听着悦耳的歌曲,跳着欢快的舞蹈。每周杨队长就安排老师教一支新舞,大家认真地学习,百跳不厌。这里的队友很用心,能教舞蹈的就有四五个人。大家尊重地称呼她们为老师。老师是很用心的,她们也是自学成才,每敎一个舞,她们要在家练上很多遍。教舞的时候,她们讲解到位,指导动作到位。夏天在太阳底下,一遍一遍耐心地教练。都是老年人,学得慢,一教就是两个小时,汗水浸透了衣服,嗓子喊哑了,从不叫苦。她们真是诲人不倦啊。有时还单独敎练,演示一招一式,让我们非常感动。这里的老师和队长很辛苦,从不取一分报酬,全心全意为群里老人服务。几年来,共学了两百多支舞蹈。新疆舞感到舞蹈优美,步伐轻盈。脖子乃至身体每个部位都在舞动,一招一式都是那样的优美,让我们感到兴奋和欢快,忽而感到我们回到了童年,感到舞蹈就是不老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让我们学了多支蒙族舞,如《在那上馬的地方》《筷子舞》《呼倫贝尔大草原》。跳起这些舞,好象来到了天蓝地阔的呼倫贝尔大草原,看到大草原上的牛羊,时而激动不已,要跳出蒙古民族的那种激情。他们为守护牛羊群,騎着馬奔馳在草原上,他们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都洋溢着蒙古人的淳朴,热情,勇敢,粗犷,剽悍。蒙古舞蹈节奏明快,步伐敏捷,蒙古人洒脱,刚劲,豪迈,奔放…大家随着乐曲和老师的指挥,热血沸腾,已经奔向那呼倫贝尔大草原。</span></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跳水江南。这是一曲南方小调,看南方秀丽,典雅的妹子,婀娜多姿,手执团扇,半遮面,或在船头,或在桥头,轻风拂面,她们秀美,跳起舞来是那么柔情似水,轻盈的小碎步,柔美醉人的小曲缭绕,婉转的歌声,让人心醉。老师的俊秀尤如江南少女,让我们目不转晴,看着老师的一招一式,江南美女歌柔舞娜。退了休的女性要在生活上找美,找快乐,找幸福,使生活更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队里姐妹们谁有点困难,只要让姐妹们知道了,大家都很热心,能帮办的,都伸出友谊之手,热情相助。姐妹们谁过生日,相互都祝贺。这个快乐舞蹈队,姐妹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大家不但共舞,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能互相关心,能互相帮助,感到这个快乐舞蹈队不但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快乐的集体,还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去二屯赶集,所见一片接一片的麦田,宛若绿色的海洋,那小麦穗大,籽粒饱满,丰收在望。杨好杰摄于山东省德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学生在展演健身气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承办健身气功展演</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7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校园里,课间活动呈现出独特的景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他们身着练功服,腰系红丝带,整齐地列队在学校绿茵场上。这是为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彰显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风采,由呼伦贝尔市体育局主办,呼伦贝尔健身气功协会、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承办的“呼伦贝尔2022年传统体育进校园健身气功展演活动”在文化街小学举办。上午09:40,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展演活动拉开了帷幕。近600名学生先后演练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八段锦”、“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少儿武术一路长拳”及师生自已编排的功夫扇,场面十分壮观、震撼。孩子们的展演或刚柔并济,或气韵悠长,或刚劲威猛,或气势如虹,一招一式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文化街小学围绕“培养和谐发展的中国人”的育人目标,遵循“遵道立德,兴仁广艺,文武双修,身心两健”的育人理念,自2017年开始,在呼伦贝尔健身气功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推广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学校每天间操时间全校推广普及八段锦、五禽戏、武术长拳一路和24式太极拳,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因健身气功和武术进校园的特色,2021年,文化街小学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体育服务中心2017年在呼伦贝尔第二个挂牌的“全区健身气功进校园示范学校”。在近两年疫情期间,学校要求学生负责教授家长习练八段锦,共同居家健身,健身气功不仅教进校园,还走进了家庭,此项活动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去年“六·一”,学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强身健体一起走——亲子八段锦展演”的活动。全校师生家长一千四百多人,同场表演健身气功八段锦,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影响广泛。传统体育进校园,不但对增强孩子的体质体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注意力更为持久,更有精气神,同时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品格的形成,校园呈现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王景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新闻班发展迈入融媒体新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张连城:创刊媒体版得喝彩,《身边新闻》博掌声。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与时俱进,创刊融媒体《身边新闻》。叙身边故事,述老年情怀。坚持办刊宗旨…融入微信时代,标志着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发展正迈向一个新阶段。</p><p class="ql-block">杨石栋:杨淑菊、王成元二位这篇报道写得很好。对人物业绩描写很到位,配图展现摄影水平高超。文章组织紧凑有序。事迹详实。给读者展现丰富多彩的画面。我本人看了都觉得从心里羡慕不已!内容很新鲜,也很有文彩。 </p><p class="ql-block"> 刘瑞清:为树苗制作的美篇点赞,为本期的《身边新闻》喝彩。读了王成元、楊淑菊两人合写的马铁柱主席退休不退岗,带领海拉尔区摄影家协会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开创海拉尔摄影领域新天地的报道倍受感动。虽然我不懂摄影,但却喜欢摄影作品,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着海拉尔摄影协会的活动,也常常去参观一些举办的摄影展,找机会和摄影家协会的新老朋友交流学习,经常是收获满满的,无形中为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陶冶了情操。得知马铁柱将多年作品精选出书的消息,首先的感觉是实至名归,这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为故乡献上的一份珍贵礼物,可喜可贺, 同时也为 牛英魁的红色藏品展,王铁华老师的诗作等本期的作品点赞喝彩。</p><p class="ql-block">孔繁斌:这期的《身边新闻》,内容丰富多彩,欣赏各位老师的美文,满满的正能量,令人称赞。单从刊头和版面设计来说,布局新颖,图文并茂。给人耳目一新,很有特色。为杨淑菊老师在电脑前付出辛苦点赞献花。</p><p class="ql-block">敖永贵:本期《身边新闻》内容充盈,报道的是海拉尔摄影家协会主席马铁柱带领协会不仅仅是开展了喜闻乐见的摄影活动,展示美丽大自然,美好生活;更是带领协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动。通过采访宣传,宣扬了正能量。同时,让老年人看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篇幅也比较大,工作量大。做得好!</p><p class="ql-block">林滋松:《身边新闻》第三期映入眼帘。为杨淑菊、王成元《江山多娇:马铁柱摄影执着的结晶》文章鼓掌!为马铁柱主席痴迷呼伦贝尔摄影亊业喝彩!为美丽呼伦贝尔点赞!期待《江山多娇》美集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特别为主编胡老师点赞!</p><p class="ql-block">为美编杨淑菊点赞!</p><p class="ql-block">向本期编辑作者道声辛苦了!</p><p class="ql-block">王凤霞(莫旗):《身边新闻》</p><p class="ql-block">新闻发掘地,练笔竞赛场。师生共研磨,老骥谱新篇!</p><p class="ql-block">祝《身边新闻》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王铁华:阅后感到很精彩!</p><p class="ql-block">吴雅芬:《身边新闻》第三期办得精美。馬铁柱的攝影《江山多娇》反映出了北方城市呼倫贝尔市地域辽阔,大自然四季分明和奇妙的美。</p><p class="ql-block">《身边新闻》调动了老年人的积极性,挖掘了老年人的潜在的智慧,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让正能量和文化财富世代相传。使我们子孙更热爱我们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主编: 胡万军</p><p class="ql-block">美篇: 杨淑菊</p><p class="ql-block">编辑: 王铁华</p><p class="ql-block">编审: 董大彬</p><p class="ql-block">监制: 赵金芳</p><p class="ql-block">校检: 潘太芬</p><p class="ql-block">摄影:杨淑菊 王成元</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学校和电脑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