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聚焦课堂教学,培养数学教学骨干,根据学校、数学教研活动安排,我校三位数学老师进行了六年级《鸽巢问题》的说课和公开课展示。</p> 一、纸上谈兵:说课 <p class="ql-block"> 张爱平老师的说课是从学生喜欢的“魔术”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p> <p class="ql-block"> 袁深情老师的说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结合课件的形象展示,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难点。由最后的质疑在学生心中产生冲突,把探究引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 阙志红老师的说课注重的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贯穿于探究说理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至少数的理解,建立了数学模型,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p> 二、实战练兵:上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张爱平老师的,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把“鸽巢问题”的思想蕴藏到简单的数学问题当中,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索。</p> <p class="ql-block"> 清晰的活动设计,简单明了的学习活动要求,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学生们积极动手操作,交流方法,张老师躬身走近孩子们探究的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 丰富的课堂环节设置,让孩子们度过了充实的40分钟!</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袁老师的,她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开始激发兴趣,兴趣是课前的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鸽巢问题”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另外通过游戏中学生的疑问,自然解决对“总有”和“至少”两个词的理解。 </p> <p class="ql-block"> 袁老师通过种种的互动,让整堂课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进行, 学生也都很乐于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节课是我们阙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上课伊始,阙老师亮出一副扑克牌,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一副扑克牌有多少张?”,问题一出,孩子们立刻给出响亮整齐的回答!孩子们热情的投入课堂,阙老师用“抽扑克牌”的小游戏带大家走入新知。</p> <p class="ql-block"> 最后阙老师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利用枚举法和假设法,自主探究、感悟解题策略:先把铅笔平均分,然后把余下的铅笔再次平均分,才能很快地找到至少数,也就是至少数等于“商加1”,从而为解答鸽巢问题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找出什么是“鸽”,什是“巢”。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帮助学生积累了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p> 三、各抒己见:评课 <p class="ql-block"> 激情于课堂,潜心于教研。每位老师都非常认真地做了记录,课后,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讨论。针对三位老师的课,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见解。通过集体讨论反馈,大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就是一次唤醒,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获,教学无止境 ,交流促成长,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我们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 胡艳荣</p><p class="ql-block">审核 朱积建 陈优娟 胡周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