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一一稼轩乡走笔

云萍

<p class="ql-block">稼轩乡地处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中部,鹅湖山脚,因辛弃疾晚年定居于此而得名。能到滋养“词中之龙“的地方去看看,我们都很兴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车行一个多小时,进入了乡野,一条山脉似从遥远的天边策马而来,一骑出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视线。山脉蜿蜒半弧形将一个叫岩前村的村野护卫。村支书江兴红指着前面青清俊俊的山脉说:“顺着这条路往前,翻过前面那座山就是广信区的地界,这条路通向黄沙岭。辛弃疾从黄沙岭来回就是走这条道”。脚下是白色的水泥道,八百多年前应该是黄色的沙石土路的吧?我的耳畔似乎传来“踢踏踢踏”的马蹄声,路转溪桥忽见,你一路吟诵着《西江月》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峨冠博带雄姿英发。我走过你走过的路,我们就在这路上相逢。心儿是枝头轻啼的黄鹂,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空气都是甜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四望亭”前,视野辽阔。一条山脉横亘于村庄的西北西南,如一队呼啸而来的军队,前面三座山峰相对突出,像将军的旌旗,当地人把这三座山峰称为“旗盘峰”。眺望浑然天成的风景,胸中一首首诗在激荡: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p> <p class="ql-block">时间,似一条无尽的洪流,过往都成了细碎的沙石,浅浅深深,浮浮沉沉。风吹起轻轻发梢,吹过了昨日今朝,八百年的时光已遥遥远去,脚下的人生却依旧继续。岩前村水田如明镜,田畴阡陌如画券一般铺展开去,岩前人遵循辛弃疾“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精神内核打造了800亩田园综合体和田间课堂。豆角已爬上了架,紫白色的花在风中招摇,辣椒茄子开出了小花,嫩绿的夏弥漫了田野;水田里有翻耕机在作业,犁耙后放牧着一群白鹭鸟,那是白鹭在犁耙过的水田里寻找虫子、泥鳅。这里的生态之好可见一瞥。吹着田野的风,在溪边、遥岑远目、山头来去云、小桥流水处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捡拾到辛弃疾诗的韵味,并沉醉其间。</p> <p class="ql-block">横畈村瓜山下的吴氏宗祠,保留着古老的祠堂门楣,这是当年的"稼轩府堂" 旧基,"稼轩府堂"是辛弃疾会客处,只是早已没有过去的辉煌。我们匆匆参观后就坐车去瓢泉。</p> <p class="ql-block">几分钟后下车沿一条石子铺的小道进入,山脚下两方如锅的泉水就躺在山石上,两泉之间有一细细水道相连,从上边泉流入下边泉,辛弃疾形象地称它为“瓢泉”。泉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清澈,颜色呈黄蓝绿色,那是石头里矿物质淅出而形成的。瓢泉四周篁竹、芭茅自然生长,山侧有一古道隐入莽荒之中。</p> <p class="ql-block">山水有清音。拥有瓢泉是铅山的福气,1196年辛弃疾迁居铅山期思,瓢泉是他自得一乐的地方。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稼轩有情,瓢泉有灵气。月色柔和,汲瓢泉之水,酿醇酎,醉明月。夜里挑灯看“剑”,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是执戈卫社稷,文章为报国”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溪”“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把使命看得重于生命的英雄,稼轩的痛,天地知晓!叶影静谧,瓢泉有了豪情和悲壮。</p> <p class="ql-block">瓢泉,风是轻的,水是甜的。站在一棵树皮皲裂的松树下,想着一个坚毅而有趣的灵魂。醉酒而归的辛弃疾,踉踉跄跄的来到瓢泉,问松“我醉了吗”树影斜动,以为要来扶他,用手推松说“去!”多么生动的描述,多么有趣的灵魂。我吹着你吹过的风,这树可是你当年的那棵?</p> <p class="ql-block">岩前村公路旁站着一棵高大的香樟树,村民们把它誉为辛公樟。辛公樟枝叶繁茂,共生着藤曼、凉粉树,百姓在树下建起了小佛龛,燃着香火。我无法判断它的年龄,也就无法分析判断它到底是不是辛弃疾载下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晚年寓居于此十二年,创作诗词总量达三百余首,占其一生创作留存下来的一半以上。辛弃疾的气节和诗词照耀了稼轩,照耀了铅山,也辉耀了中国!村民以辛弃疾为荣,以诗词之乡为荣,这棵高大的香樟树就成了村里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稼轩乡原名八都,在文艺晏兴,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廿八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改为稼轩乡。 一路走,一路看,体验着岩前与众不同的乡村游。省定贫困村岩前村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借助挂点帮扶单位省旅游集团的资源,依托自身优势,结合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良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脱贫之路。岩前村以辛弃疾晚年栖居地为契机,大力打造辛弃疾文化游和研学游,如是街,好同巷,稻香里,四望亭,稼轩居,辛公古樟,研学基地……无论走到哪里,辛弃疾诗词就出现在那里,郎朗的辛弃疾词就回荡在耳边;中午吃的农家饭也是辛弃疾宴,陪同我们一起采风的村支书江兴红随时随景冒出一句辛公词来,更让我们沉醉辛公词的温婉豪迈中。</p> <p class="ql-block">徜徉稼轩乡,拾一卷浅浅的念怀。时光里的感慨念不完,岁月间的故事说不尽,在黄桃成熟的时候我想我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