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的人聪明

汉们

<p class="ql-block">思记:牍本之发呆断想</p><p class="ql-block"> 发呆绝然不是大脑空白的产物,也不是困顿委靡之态,而是积极意义的象征,是道德优越的体现,是沉甸甸的星辰闪耀。举凡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触摸到的,以致凭空而兴发的,都可以通过发呆演示画卷。发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盈虚刚柔的乾坤和无尽无界的时空,任驰骋,任纵横,任收放,并成就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发呆并非虚空寂寞,恰恰是个多维度乐园,可放飞心灵,可正念冥想,可忆念旧事,可追慕未来。发呆是对消与还原的方程,思维放纵的最佳方式,一些影影绰绰的未知,信马由缰在天地间自由旅行。喜欢说真话的人最容易进入发呆状态,因为真话可能会产生误解甚至风险,用发呆来作掩饰规避,既是一种正义之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 发呆无疑是聪明之举。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情形之下,发呆似乎是少数人的专利,这也许与精神富足的程度,与个人历练的广度,与琢磨思考的深度有关联。由于呆字含贬义,多数人自以为聪明,不屑于以呆字为伍,发呆又得不到社会认可与嘉奖,所以发呆的人往往只占少数,且常常被当头捧喝:发什么呆。发呆没有标准姿势,也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或要求,随时随地,想发就发。然而有趣的是,呆相竟能生出几分享受的姿态,诸如嘴角噙着笔杆或草叶,手中下意识把玩着物件,伫立于窗前远眺,捧书而不读,阳光下的遐思等等,貌似木呆迷痴,婉仪却格外传神动人。</p><p class="ql-block"> 发呆与发蔫截然不同,发蔫是精神不振、形态萎缩。发呆在心理学中,与走神、分心一系列有关概念相依傍,被定义为心智游移。这种心智游移是一种自我生成的、与刺激无关的精神活动。在人们清醒的时间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心智游移。研究还表明,爱发呆的人智商明显优异高超。</p><p class="ql-block"> 发呆的意态注定是深长的、优雅的、健壮的,造型端庄大方,形象引人关切,神情惹人怜惜。发呆的类型大致有凝望星空的高远,闭目敛眉的深沉,臂弯侧首的静谧,或在咖啡的香味中徘徊,或在高山上看云舒云卷,或在大海边临礁听涛,或摊书而神驰,或佯作壁上观,不一而足。发呆宛若生命的滞育,于无声无息中,等待合适的环境苏醒、复活和传承,发呆犹如思想的涨潮,似有万顷奔涌之力,足以收复失地,战胜冷静,吞噬杂乱。</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发呆视为一枚种子,其基因必然清丽而馨香,阳光雨露下,次第生长出青枝绿叶,绽放出鲜艳花蕊,散发着浓郁芳香,或是玫瑰,或是牡丹,或是梅兰菊,或是红色黄色的绿绒蒿。正可谓,占尽风情多少种,为留韵味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国家卫健委发文倡导,每人每天发呆五分钟,说是既有助于健康,又有利于工作。发呆竟然如此美好,忍不住要为发呆叫一声好,再点一串赞。</p><p class="ql-block">二O二二O五二十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