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妈妈的粽子

佳音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前做梦,梦到老妈了,我知道,她这是想吃粽子了。按照民间的习俗,我在盘子里放上几个她喜欢的肉粽,然后双手合十心里默念,妈,您托的梦我收到了,我知道您喜欢吃粽子,特意从网上买了肉粽,请你来吃。</p> <p class="ql-block">妈妈爱吃粽也爱包粽。她包的粽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时至今日每逢端午,我还会想起妈妈的粽子。如今,妈妈走了,我再也吃不到他的粽子了。这些年,网上的粽子换了一家又一家,可总吃不出妈妈粽子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回想当年,为了能让家人吃上一顿美味称心的粽子,妈妈会为此忙上整整一天。</p> <p class="ql-block">假设把妈妈包粽子的过程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采购就是工程的第一个环节。一大早,妈妈就要到市场采购包粽子的原料。他对食材的要求很高:糯米要长粒的,粽叶要当年采青绿的宽大的苇叶,肉要上好带皮五花肉肥瘦相间的,捆粽子的绳子要用马莲草,说是粽莲棕莲总是相连,我想,妈妈这大概是在表达一种情结,愿他的几个儿女与他永不分离。</p> <p class="ql-block">采购只是完成了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下面的准备工作才最锻炼人的耐心,而做这些,妈妈总是那么不厌其烦有条不紊。肉要切成大块用酱油煨上大半天,米洗净待用,每片粽叶用心洗过,然后连同马莲一同上锅煮透,直至脆翠色的粽叶变成暗绿色,让叶子变得韧性十足,接下来静等水温变凉,然后把每片叶子屁股后面褐色的锯齿剪掉。</p> <p class="ql-block">重中之重的工程开始了。我最喜欢看老妈包棕子。老妈包的棕子又快又好,一片片棕叶只需在他手上轻松一折再一折,一只小脚样的棕子就包成了,其形状就象三寸金莲,妈妈称他为小脚棕。他说,他们那里包的棕子都是这个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妈妈是江苏常州人,那里的人包棕子,不兴泡米,而且米装上后还要用筷子戳一戳,把米压实,相比大多数追求软糯弹牙的感觉,妈妈包的棕子吃起来更紧实 更有嚼头,在我看来,更有点象是把粽子当作籼米饭来吃的意味。妈说,这种粽子好吃,我相信他的话,也更习惯吃这样的棕子。</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我才慢慢悟出,其实紧实的棕子,对于一年只吃一次的家人来说,也许更解馋更实在,对于体力劳动者是更实惠更耐饿。</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一大盆粽子总算落了停。棕子放在一口大锅里,一层层码好,上边还要扣上个大蓖子把棕子压住,以防水开后棕子被水顶破。</p><p class="ql-block">包好的棕子要在炉子上用文火煮一个晚上,漫长的顿煮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心里总盼望着棕子能快点熟。甚至晚上起夜,我都会到炉边闻一闻棕香,听一听锅里咕咕的水沸声。</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粽子终于熟了。煮熟的粽子带着浓浓竹叶的清香,轻轻打开粽叶,亮出油光透亮的糯米,咬上一口,口齿留香满嘴流油,吃在口里美在心里,那感觉让我至今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