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课-五行-五行相克-水克火

自然教育 吉吉老师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5日 阴有小雨 20-25℃ 体感:正常</p><p class="ql-block"> 水克火在日常生活中最直观的运用就是消防灭火。今天正好顺着这个话题给小朋友们复习一下消防安全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将做一个神奇的实验:纸杯烧水,以这个实验来观察水对火的压制程度。</p> <p class="ql-block">湿手手指通过打火机的火焰不被烧伤的展示;</p><p class="ql-block">回顾消防演习时学到的火场逃生知识:湿毛巾捂住口鼻,湿被子包裹身体,弯腰低姿态走消防通道脱离火场。</p> <p class="ql-block">  实验:用蜡烛加热装了水的纸杯,直到纸杯里的水被烧开,纸杯都不会被烧掉。</p><p class="ql-block"> 与小朋友们讨论其中原理,发放蜡烛、纸杯,小朋友们尝试复刻这个实验。</p> <p class="ql-block">本周森林课主题-五行-五行相克-水克火</p><p class="ql-block"> 水能灭火,这是小朋友们都知道的。今天我们将做几个实验,对这个现象做些更深入一点研究。</p><p class="ql-block"> 今天会引入“相对量”的概念,戏谑点的说法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通过引入相对量的概念,培养孩子客观思考,脱离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的幼稚思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1.集合、整队,聚焦游戏。</p><p class="ql-block">2.魔术导入:浸湿手,虚握拳,将打火机气充入虚握的拳中,点燃这些气,使火焰在手中燃烧。</p><p class="ql-block">3.提问:为什么我的手没有被烧伤?引导儿童回忆刚才的实验步骤,分析其中的关键步骤:浸湿手,引出“水克火”的概念。</p><p class="ql-block">4.实验2:折一个小纸盒,装水,点燃蜡烛,将纸盒放在火上烧,观察纸盒有没有被点燃。</p><p class="ql-block">5.分析这个实验的原理。</p><p class="ql-block">6.做纸盒没装水或少装水放在蜡烛火焰上烧的对比实验。</p><p class="ql-block">7.引导儿童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引出“相对量”的概念:即使是相克的元素,也得在足够量的前提下才能实现。</p><p class="ql-block">8.发放材料,儿童尝试复刻这个实验。教师巡视,特别注意提醒儿童安全防护。</p><p class="ql-block">9.大部分儿童完成实验后,用一个新戏法重新聚焦:浸湿手指,将手指快速通过蜡烛的火焰。</p><p class="ql-block">10.引导思考,为什么我的手指没被烫伤?</p><p class="ql-block">11.扩展回忆:消防演习时讲过应该怎么样逃离火场?结合今天的实验,说说这些方法背后的原理。</p><p class="ql-block">12.邀请勇敢的孩子,指导他们复刻这个戏法。</p><p class="ql-block">13.集合总结:水能灭火,但需要考虑量是否够的问题,另外有些特殊情况也不适合用水来灭火,发生火灾时,我们可以怎么样利用水克火的特点逃离火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知识技能:1.水克火的思想和背后的科学原理。2.复习消防知识。</p><p class="ql-block">身体素质:1.完成实验,练习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p><p class="ql-block">情感意志:1.克服对火的非理性恐惧,客观认识自然现象与规律。2.培养安全用火、火灾危机处理的意识。3.完成实验,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程延伸:</p><p class="ql-block">可以让孩子多参与炒菜做饭的劳动,在劳动中发现湿毛巾隔热、湿手防烫、凉水快速冰镇等等“水克火”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体会传统文化的智慧;在劳动中了解火、掌控火、获得安全用火的能力。</p>

实验

水克火

纸杯

火场

小朋友

蜡烛

灭火

复刻

儿童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