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木下政男

美友12698930(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笔者(左一)与八木下(左三)的北海道川汤硫黄山旅游时摄,92年10月17日。(从坐姿上可以看出:一个內敛,一个张扬。日本人一般内敛,像八木下的张扬可不多。)</p><p class="ql-block">自己赴日研修的岛纖色,有个八木下政男,面相端正,国字脸、浓眉大眼,个子不低。日本和中国对熟悉的人称呼不一样,国人只呼名,把姓省略,而日本则相反,只呼姓,工友们称呼他:“八木下(やぎした,音:约开西搭)”,妇女们则按敬语的称呼:“八木下さん(やぎしたさん,音:约开西搭嗓)”。</p><p class="ql-block">八木下年龄跟我相仿,四十岁左右,同在一个车间干活,日本人同中国一样,各种性格的人都有。八木下属于倔强好胜,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生得壮实,喜欢卖弄的一路人,人倒是直爽之性。</p><p class="ql-block">日本人“轴”,真的很“轴”。(“轴”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北京方言,“轴”形容一个人爱钻牛角尖,说话做事较真儿,不会变通,固执坚持己见,大概就是笨的意思,反应慢,学东西慢,比较内向,略带贬义。)喜欢人直接奉承,不像国人那样懂得变通谦让再三(不论真假),日本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性格。</p><p class="ql-block">八木下尤甚,对于他处处争大的脾气,自己虽然讨厌,可一直惯着他,谁教我们是“外国人”呢?能不反目就不反目,能装糊涂就装糊涂,研修生一年为期,不是“长生牌位”。</p><p class="ql-block">想自己也是个俗人,谁不喜欢听花言巧语呢?自己不过是个内敛的江南人,A的血型,处事还比较:“拎得清”,所以刚到岛纖色工作时对八木下一直若即若离,敬而远之,像佛一样敬,像賊一样地防。</p><p class="ql-block">日本人表面上特别谦恭、严谨,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们总是保持谦虚的态度,对礼仪很讲究,长幼尊卑分别有序,很多传统礼仪沿袭的很好。</p><p class="ql-block">不过出格的人是有的,八木下就是那一类人,你说他不好,不一定坏到哪里去,有时做好事让你感动得不行;你讲他好,可他行事总是出人意料,有点自大,有点狂野。</p><p class="ql-block">他的工作和地位跟临时工、研修生差不多,不会技术活,仗了点力气只会苦力的干活,可他从不嫌苦,总是乐呵呵的!人家让他顶着石臼做戏反而乐不可支!特别是受了日本妇女的挑逗,冒充大力神!用一句现代的词语来说:“脑子缺根筋!”</p> <p class="ql-block">岛纖色全体社员北海道知床之旅合影,笔者在第二排左二,92年10月17日。</p><p class="ql-block">正中穿黑色衣服的是不知礼的八木下,会社里哪个不比他强?哪个脑子不比他好使?</p><p class="ql-block">八木下偏偏处处充大好佬,举个例子,在北海道知床之旅合影,他独自把前排当中位子占好,旁若无人唯我独尊的样子,表现得一览无遗。把会长、社长挤到一边去(左侧),社长夫人安子在第二排,工场长深泽在第三排,技术顾问在第一排的最后,看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总缺少不了宝贝,不懂规矩、不识相的人!</p><p class="ql-block">我到島纖色已过半年,自己能够独立操作大染缸的起动,需要电动葫芦起吊纱线,摇控器只有一个,为此我和八木下起了冲突。</p><p class="ql-block">我那时四十岁,已不是毛头小子,凡事总考虑个一二,何况在日本人的土地上,在人檐下总得多担待一些。</p><p class="ql-block">八木下平时他的举动就咋咋呼呼,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上来就对我颐指气使,好像他是日本工人,他是“那摩温”,好像中国研修生该是低人一等,让自己把摇控器交给他,这原不是大事,交与他就算了,一了百了。</p><p class="ql-block">那一天自己也想不通,居然对他的行动表示拒绝,受男性的荷尔蒙的影响,自己的控制力降到零,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久了不免憋屈。</p><p class="ql-block">他凭着蛮气力与我争,日本人有个习惯,凡是争斗预先不打招呼,大到三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小至八木下与我争摇控器,上来就是真用劲。</p><p class="ql-block">厌从心头起,想这八木下真不是个东西!一时兴起就陪他玩玩,自持学过武术练过摔跤,跑过三桥六码头,上山下乡十年当过外包工(比如今的农民工还不如),哪样苦头没吃过?</p> <p class="ql-block">妹妹与笔者在武术对练,197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练剑,197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笔者和海军练摔跤,197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地铁等公共场所,很少有骂人和打架的,人人表现得彬彬有礼。国人中的某些人在谈到这一点时,总是说这是因为日本人的“文明”和“高素质”,其实则不然。</p><p class="ql-block">日本人性格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认为尊崇强者,欺凌弱者是天经地义的,这一点与其说是深入了日本人的血液,不如说是已经刻在了每个日本人的基因里。</p><p class="ql-block">我当然不卖他的账,他自持力大抢先一步要来争夺摇控器,我用左手急忙把摇控器藏在身后,八木下转到我身后动手要抢,见够不到,马上钩住我的脖子往后仰,正规说法叫“锁喉”,意欲使我倒地。</p><p class="ql-block">看他用杀招,忙者不会会者不忙,我顺势略一弯腰,拿摇控器的左手抄进他的左腿裤裆,退半步,左腿拌住他的右腿,右手抓着他的脖领,说时迟那时快,动作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八木下还在继续用力,眼看我失重在即,他的目的在望。我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然后数声123,自己靠在他的身体上方,右手向前採,左手一用力,他不懂解法用蛮力正好,他的左脚已被我的左手封死,我们顺势慢慢地倒下去。</p><p class="ql-block">他在下、我在上,看来他不懂摔法还在死用力,还在倔强地抗争,不过他的主动已变为被动,不得不僵持着直挺挺倒下去,两个人体重一下子结结实实砸在他身上,在自己的身下挣扎不起,八木下噢噢大叫,吃点苦头,威势全消。</p><p class="ql-block">唯他自知遇见高手,其他人还以为我们在开玩笑,一同倒地,不伤他的面子,这叫做打人勿眨眼,一招鲜走遍天!这摔跤动作叫做:穿裆拷。</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不打不成相识,后来,见了我就和气多了,工作上也能主动配合,日本人有“島国根性”,就是见凶怕见善欺,不过他服了你也是长久的事。</p><p class="ql-block">据说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争斗起来各有各的套路,大致是这样,日本人先摸清底细,火气上来二话不说上来就打,喜欢试冷招;中国人稍退一步,是先骂后打;韩国人不是战斗民族只骂不打,不知是也不是?</p> <p class="ql-block">北海道,层云峡,银河の滝(银河的龙)瀑布,笔者在左三,八木下左五,92年10月15日。</p><p class="ql-block">八木下是个日本的粗人,估计书也读不好,做事大大例例不拘小节,人比较直率,不会面上一套背后一套,人在人情在,月走云彩走,想不到归国之后,给我一个惊喜,他托佐藤社长给我一信。(之后,我也回信。)</p><p class="ql-block">蒋尚克樣(表示尊敬的书面用语):</p><p class="ql-block">身体好吗?离开日本已有两个月,时时想起蒋さん的容颜,我们天天在一起过了一年,一生也难忘!</p><p class="ql-block">现在樱花盛开,天气良好!蒋さん在日本生活了一年,多么漫长!深深地思念自己的故乡(中国),还是家乡好啊!</p><p class="ql-block">祝身体健康,加油努力!</p><p class="ql-block">八木下政男</p><p class="ql-block">1993平成五年三月三十一日。</p> <p class="ql-block">信不是八木下写的,签名、日期是他写的,因为笔迹不一,不知哪位事务室的小妞帮他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真难为八木下了!信虽短,但情真意切,想不到自己认为八木下是一个日本粗人,怎能有情意如此深长!俗话云: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此话切记切记!</p><p class="ql-block">如今几十年过去,想到赴日的往事、想到岛纖色会社的工友、不得不想到八木下……。</p> <p class="ql-block">笔者(左一)与八木下(左三)的北海道川汤硫黄山旅游时摄,92年10月17日。</p><p class="ql-block">1992年~1993年,于日本国山梨县上野原岛纖色。</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5日,修改于爱莲居。</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