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课堂展风采 红色文化映初心—奎屯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线上观摩示范课

把元燕

<h3>  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提升中学思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升思政理论课的课堂实效。2022年5月25日,由伊犁州教育学会主办的“红色教育进课堂”示范课暨教学教研活动在云端举行。 <br>  本次活动包含线上示范课和专家点评两个环节,采用钉钉网络同步直播方式进行,奎屯市所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观看活动全过程。</h3> <h3>  李川名师工作室的周小雪老师展示《国家权力机关》一课。她选材新颖,贴近生活,借助多媒体,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作为课堂素材,系统学习了人大的性质、地位和职权,使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有了全面的认识,拉近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比较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体现出生活化的课堂。</h3> <h3>  王超工作室的付琴老师展示《集体生活邀请我》一课。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情境,围绕目标展开教学,采用灌输性和启发性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集体、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付老师用航天故事串联本课,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对我国的航天精神也有所了解。她将“红色”教育恰当的融进课堂教学,弘扬中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h3> <h3>  胡淑红工作室的胡淑红老师出示《以礼待人》一课。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让学生现场演绎生活短剧,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初步感受“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胡老师在课堂中,巧妙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礼”的红色故事,使学生从理解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h3> <h3>  马丽莉工作室的于海霞老师展示《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于老师坚持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力求贴近学生,共同探讨集体与我们个人的关系的话题。她利用百年党史视频,介绍学生熟悉的中国共产党这个优秀的集体,引导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原则,树立学生爱国、爱党的意识。结合生活,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与责任,从而进一步理解集体生活能够涵养我们的品格,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h3>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邀请的是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宋大勇老师,他肯定了四位老师的优秀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 </p><p class="ql-block"> 宋老师指出,周小雪老师执教的《国家权力机关》一课:就地取材,现场生成;情景体验,学以致用;新旧对接,强化有效;教学一体,讲练结合。付琴老师执教的《集体生活邀请我》一课:教学目标凸显价值引领;教学方法主攻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有温度有深度。胡淑红老师执教的《以礼待人》一课:情景教学,具体抽象完美结合;条理清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教学过程结构完整;价值引领,传统红色交相辉映。于海霞老师执教的《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有我”—教师垂范;“有生”—学生为王;“有新”—突破创新。</p> <h3>  参加完观摩后,奎屯市第一中学蒋晓艳老师说:“本次活动中,线上示范课与专家点评环节扎实高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各位同仁对教育的热情以及他们的教学机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快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h3> <h3>  此次线上教研活动,展示和交流齐汇聚,知识和能力共提升。通过观摩学习,教师们表示,不仅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劳动与实干精神的理解,更加明确了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红色教育以及挖掘深层的价值追求的实施路径。</h3> <h3>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个过程需要坚持、需要忍耐、需要宽容、需要勇气,而所有这些,都是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拥有的情怀。相信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会进一步克服困难,深刻领会道德与法治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也将在教学中继续努力创新模式、讲求策略,力图用透彻的思想引领学生,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h3> <p class="ql-block">撰稿:奎屯市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审核:奎屯市教研室 李红</p>

学生

老师

教学

课堂

法治

一课

教师

奎屯市

道德

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