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月,春未尽,夏初临。从数字里抽身,在文化里码字,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文化课堂教学如期而至。本次会议聚焦数学文化,探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旨在落实立德树人。</p> 活动安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汶上县南站街道小学数学团队在郭文龙主任和徐冠华主任的精心带领下,20余名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推进活动。</p> 课例观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第一节课是由济宁市实验小学戈延华老师执教的《圆-回顾整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由此激发学生对圆的认识兴趣,使整个单元的学习浸润在一种美好的文化氛围之中。戈延华老师以温故为手段,以知心为目的,通过知识的系统化、问题的巧妙链接,让学生探究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思维冲浪的状态,使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教学中,戈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回顾,梳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梳理、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体系建构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课堂中,戈老师通过提问,无论是哪种整理方式,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整理的?引导学生分别从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整理,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重构思想方法和经验。同时呢?戈老师又注重对知识本质的归纳与整理,着重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掌握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数学方法、感悟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第二节课是由梁山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孙凤莉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课的开始,孙老师由水泊梁山,二零一三至二零一九年的游客数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启发学生寻找更形象、更直观的表达方式。又通过隐藏长条,只留独立的点,并依次将这些独立的点连接起来,引出折线统计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和线,让学生明白点代表数量的多少,线段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将知识由难化易。孙老师,有效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对旅游业数据产生的变化,让孩子们阐明数据变化的可能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知道运用数据解释分析实际问题,预测不确定现象,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判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p> 说课评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执教老师的自评反思、教研团体的磨课研究,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一堂好课的精彩呈现,需要教师个人的刻苦专研,更需要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复习圆的特征,感受简约经典;复习圆的周长,感悟探索精神;复习圆的面积,体会“极限”思想;解决问题,拓展圆的应用。折线统计图,教会我们要“数学地”思考、分析、表达,以“文”化“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梁亚茹老师和赵萌萌老师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是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p> 经验交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惠老师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李老师从深度学习更新作业设计的观念、躬身实践探索作业优化的途径、回顾反思,展望作业设计的未来三个方面,不断启迪我们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减负增效,让我们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万影老师以两位执教老师的课例为契机,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在小学阶段《聚焦核心素养 渗透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回到课堂上,回到实践中。让我们有所思,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后,李涛老师紧扣“双减”、“深度学习”、“核心素养”三个关键词,提出“大单元”整合教学和“核心问题”设置两个关键问题,为我们指明了今后教学的大方向。</p> 学习身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这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教学思路,我们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继续交流、学习、探讨,把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