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龙隐镇是一座有着浓厚的川西民俗风情的古镇,斑驳陆离的城门、风雨吹老的墙体,青幽如玉的青石板路、隐藏在丛林中街道就像一页泛黄的书纸,写满沧桑,写满恬淡,喃喃地述说着历史中那一段段的故事。</h1> <h1> 依着山,傍着水的民国风情小镇因电影《抓壮丁》和衍生出的《王保长》、《王保长歪传》、《王保长新篇》等王保长传系列而名声在外,系列故事虽没有震撼人心的大景,没有传奇惊异的故事,但它是一片被岁月吹黄的树叶,一杯情怀酿就的甘泉,淡素、平和、悠闲在过去的岁月里。</h1> <h1> 独特的民国川西小镇风情就是龙隐镇最大的特色。四月,这里草木繁盛,花香四溢,远远就能望见一座墙体斑驳的古城墙,“龙隐镇”三字镶嵌在小小的城门口上。 </h1> <h1> 原生态的古朴建筑在清幽的丛林间若隐若现,走在小镇青石板街上,街石青幽如玉光可鉴人,镇上的建筑保留着川西北民俗小镇的特征,古朴幽静别具一格。</h1> <h1> 古朴的老街建筑仿佛多年前的时光复活在眼前,穿行其中宛若走在时光的街头,热闹鲜活的生活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民国时期提笼挂鸟的热闹场景。</h1> <h1> 阳光温柔而和煦,微暖不燥斜斜地挂在飞檐角上漏下一园斑驳,又如一轮倾斜在片片青瓦上的轮盘,一边旋转磨炼成生活沉淀的印记,一边缓慢地静静地流淌。</h1> <h1> 曲曲折折,绵延悠长的半边街,原滋原味,一切都古味盎然,走走停停,感受悠悠的古镇情怀,太阳透过老树浓密的枝丫斜斜地照在老街的灰墙白瓦上。尘埃在那一束束触手可及的光束中飞舞。</h1> <h1> 小镇古朴安静,白天,阳光静静地洒在古镇的小水车上、石板路上、灰墙白瓦上,懒洋洋的,风景如诗如画。</h1> <h1> 原汁原味民国川西小镇生活风貌的民居、保所、会馆、戏院、青楼、客栈等文化景观立刻让历史变得鲜活。</h1> <h1> 缓缓地踱步在古镇,那一种强烈的带入感神奇地将某种蛰伏的渴望唤醒,于是情不自禁去贴近生活又能洒脱地远离生活。</h1> <h1> 小镇就像一片被岁月催黄的树叶,被流水剥蚀得圆滑的石头,安静平和的享受古朴的魅力,</h1> <h1> 龙隐镇的茶楼最有风味。坐在二楼靠栏杆的位置看阳光斜斜地射在斑驳的木地板上很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味,盖碗茶汤色鲜艳,清香甘美闻一下,满颊清香抿一口,通体舒坦周身的疲劳、烦躁都被清茶稀释殆尽。</h1> <h1> 天下第一保。原是湖广会馆,是川西北各乡镇的“湖广人”集资修建的商务平台,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城镇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兴于明,盛于清,衰微于民国。</h1> <h1> 龙隐镇的会馆能保留得这么完整得归功于王保长这个戏剧,后来会馆成了王保长办公的地方,里面仍然保留着以前的风范和模样。保公所里面的戏园是一个很有欣赏和休闲价值的所在。</h1> <h1> 镇上贴着那个时代的标语,还有些为拍电视剧而为之的东东,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时代感。</h1> <h1> 小镇为王保长系列电视刻意打造了很多的景点。但这些景点都以灰墙青瓦川西民居为蓝本,让人的怀旧意识充分膨胀。</h1> <h1>李老栓的李宅</h1> <h1>保公所</h1> <h1>三嫂子的家</h1> <h1>龙隐客栈</h1> <h1>龙隐茶园</h1> <h1>龙隐镇外的“泰山石敢当”</h1> <h1>惜字库</h1> <h1> 青瓦屋檐更显古建筑之美穿梭于龙隐镇传统建筑之中有一样会更吸引你的注意力-飞檐飞檐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动感如大鹏展翅气势磅礴屋檐上的世界花瓣、青苔、树叶成为丝丝点缀如非是刻意去关注谁会注意到我们头顶上的美。</h1> <h1> 旅行的脚步,不都是匆忙的,匆忙的脚步是用来赶路的。老街上慢行慢看,日子清简如水,古镇的时光,总是寂静无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