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雷,美国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周平

<p class="ql-block">曼·雷(Man Ray,1890--1976)</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国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摄影师,是美国</span>犹太裔俄罗斯移民家庭。</p><p class="ql-block">1915年,曼·雷遇到杜尚。在杜尚影响下,开始达达主义的尝试。两人成了达达主义在美国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1921年,从纽约搬到巴黎,遇到毕加索和达利。曼·雷举办巴黎个展。开幕式上,为遮挡展品,用彩色气球堆满展厅。宾客们颇有仪式感地戳破气球,标志着展览正式开幕。</p><p class="ql-block">1968年,杜尚离开了人间,去世前几个小时,曼·雷来探望他,陪伴老朋友走过最后的时光。</p><p class="ql-block">1967年,曼·雷因肺部感染死于巴黎。他被葬于巴黎的蒙帕纳斯公墓。曼·雷的墓志铭是“义无反顾,但是绝非漠不关心”。&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格尔的提琴》1924</p><p class="ql-block">融合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最著名黑白摄影作品以1240万元价格售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品竞标过程长达11分钟,</span>创下拍卖史上最昂贵照片纪录。</p><p class="ql-block">曼·雷突发奇想,拍摄了一张吉吉的裸体背影,姿势和安格尔画中的浴女十分相似。然而颇有新意的是,曼·雷用画笔将小提琴的F形孔画在照片上,然后再将这张照片拍摄下来,在那个没有Photoshop的时代,就这样实现了这个幽默的创意。简单的几笔就将爱人变成了一把小提琴,颇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白》1926</p><p class="ql-block">风格:达达艺术</p><p class="ql-block">吉吉是曼·雷第一个情人,她深受巴黎艺术家偏爱。吉吉颇具绘画天赋,还是极受欢迎的卡巴莱歌手和舞者,被人们称为《蒙巴纳斯的皇后》。曼·雷初到巴黎就被她迷倒。曼·雷邀请她当模特,很快他们就坠入爱河并且生活在一起。许多享誉世界的作品都是他们爱过的证据,比如《安格尔的小提琴》和《黑与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头发的女人》1929</p><p class="ql-block">风格:达达主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米勒》1930</p><p class="ql-block">风格:达达艺术</p><p class="ql-block">李·米勒是曼·雷的模特,也是第二个情人,米勒和他一起创作了许多作品,也发展了自己摄影事业。米勒的成长让她变得不安现状,觉得曼·雷阻碍了她事业发展。1932年,独自回到美国,追求她自己的摄影师生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格拉斯泪》1932</p><p class="ql-block">风格:达达艺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文台时间-情人》1934</p><p class="ql-block">风格:超现实主义</p><p class="ql-block">与米勒分手令曼·雷陷入痛苦与忧郁。《天文台时间-情人》就是这个时期作品。米勒性感的红色双唇漂浮在巴黎天文台上,整幅画依旧充满相思之情,曼·雷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幅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它摄影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