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东征精神的指引下——卫彦琴

小米粒

<p class="ql-block">在伟大的东征精神指引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卫彦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23日,在第9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我参加了交口县文联组织的“喜迎二十大 ,重走东征路”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当年东征红军战斗过的这片热土上,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场面,令人感动,催人奋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记</p> <p class="ql-block">  沿着红军东征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采来绚丽的霞光,用作鲜红的领章。摘下星星一颗,放在头顶闪亮”,“那是蓝天的色彩,彰显博大的理想。那是坚实的丝线,织就革命的信仰”。 今天我们换上中国工农红军军装,高扬红军东征的旗帜,仿佛行进在红军东征的行列中。耳畔红歌嘹亮,心头激情荡漾,一路上我们都沉浸在那个激情与战火交织的岁月里,不知不觉车已到达石口镇石口村——毛泽东路居地和晋西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 初夏时节,绿草如茵。几孔老窑洞隐在僻静处,仿佛一位安详的老人,沉默着,坚守着……真想不到就这么简陋的几孔窑洞,竟是轰轰烈烈的红军东征路居地,毛泽东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讲解员低沉而充满磁性的讲解,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p><p class="ql-block"> “1936年3月22日、4月7日毛泽东率红军总部在交口及晋西一带与敌人“兜圈子”,期间曾两次路居石口村。石口历来为战略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就筑有石阿城,是吕梁山中东西南北交通要冲。1936年3月24日至27日,中路军在石口、水头等地与闫军孙楚部发生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p><p class="ql-block"> 交口县地处吕梁山腹地,山高林密,四通八达,是晋西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2月25日红军东征部队东渡黄河,经石楼进入交口,到4月27日离开,共在交口(交口1971年建县,当时属地分别归孝义、隰县、灵石)征战62天;毛泽东率红军总部机关和中路军于1936年3月2日进驻交口,4月25日离开(期间曾3进3出),共在交口驻扎42天,在交口行程500余华里,途径50多个村庄,在7个自然村居住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先后进入交口的红军部队有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红三十军、黄河游击师等。交口是红军东征驻扎时间最长的县,也是红军东征在山西建立的最重要的根据地和战略支点,还是晋南区党委成立和驻扎地,晋西事变发生地及主战场之一。 对于东征军的到来,交口人民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那拥军、爱军、参军的军民鱼水深情如一股暖流,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红色的沃土,英雄们的事迹也在交口人民心中留下不灭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重走东征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我深深感受到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没有毛主席的伟大战略眼光和指挥艺术,要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今天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幸福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使命和责任来珍惜、守护。</p> <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p><p class="ql-block"> 在红军东征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交口人民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啃下了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如期完成了脱贫摘帽的历史使命。交口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焕然一新,接下来我们一起见证了交口县石口镇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可喜成就。</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下一站是坐落于交口县石口镇南山村的南山百世食安农牧业有限公司,经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以“责任至上,产业兴农”为己任,坚持纯粮喂养不添加、100%自繁自养,不断推进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形成了绿色安全的生猪养殖全产业链,建立起了包括饲料种植加工、猪仔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分割、冷链物流、终端销售,以及排泄物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销售等业务。成为吕梁市生猪产业的优质名片,也是全省首家直供港澳的生猪品牌。目前开工的“吕粮山猪”20万头生猪出口基地项目,规划总占地360亩,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投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出栏生猪20万头,将对全市生猪产业的规模集约和绿色循环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进石口镇南山百世食安园区时,只见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一眼望去,藤上果子千般俏,陌上绿叶正当时,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菜农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引进的西红柿新品种,是沙甜多汁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现在已开园采摘。普罗旺斯西红柿,目前共种植十个大棚,每天可以上市一千多斤,该西红柿口感好,营养高。由于采用吕梁山猪腐蚀的猪粪作为底肥,没有化学肥料、没有农药,更没有催熟剂,自然熟,沙瓤甜,既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熟吃,是西红柿中的贵族,是纯天然绿色食品。</p><p class="ql-block"> 热情的菜农邀请我们进园参观品尝。此时正值晌午时分,虽是初夏,由于我们身穿红军服,身上早已渗出热汗,口干舌燥,看到那又红又大的西红杮,仿佛见到了大西瓜,想那又甜又软的果汁,就想马上摘一颗塞进嘴里。然而,我看见大家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像一个个乖孩子,一动不动。我知道,他们一定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红军战士在缺吃少穿的艰苦岁月里,都能时刻以“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严格要求自己,才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飞机大炮,建立起人民的政权。今天我们身穿红军服,也要用这样的纪律要求自己,“不吃农民的西红柿”,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它见证了我党的作风已经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离开百世食安, 我们又来到辐射带动石口、康城食用菌发展的韦和和天麟香菇基地进行了参观。公司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了各个园区,让我们深入了解到近年来交口资源整合、创新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成果。近年来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是夏菇生产,立足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发展潜力以及产业发展基础,推动食用菌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协同化、特色化发展,对接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选取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使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全域发展,一带统筹,一心引领,七区承载”的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据韦和农业的负责人介绍“交口县食用菌从2014年开始起步;2018年食用菌规模2800万棒,2019年食用菌规模3000万棒,2020年食用菌规模3200万棒。产业覆盖全县7个乡镇和60%的行政村,发展龙头企业5个、专业合作社65个,培育500万棒以上示范乡镇3个,专业村52个,形成制菌—栽培—分选—烘干—包装—冷藏—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产业链吸纳劳动力5000余人,直接带动45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经过几年时间发展,种植规模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成为了山西省重要的香菇产出基地县,年产值实现2.5亿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 充满希望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没有什么比看到家乡的产业调整与改革发展成果,更让人激动和鼓舞的!交口的今天是充满干劲的,交口的明天更是充满希望的。目前,交口县政府已描绘出交口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建设全国第一家农业迪士尼,该项目一期规划总投资10亿元,选址位于交口县石口镇丁家焉村,有望于2023年底开园;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项目,对县城区云梦街、龙泉街和迎宾街三条道路进行改造升级,着力提升县城城市品位和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总投资2.08亿元,进行雨污水工程、自来水工程启动,进行桥涵、地面卵石垫层施工,力争在明年7月1日前铺油硬化;途经交口4个乡镇26个自然村的汾石高速在飞速兴建,离隰高速明年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交口县国道209改线公路也正在紧张进行着;吕梁上海实验小学和幼儿园已做好明年秋季开学的工作准备;根据A3级通用机场布局情况显示,一座A3级及以上通用机场落地交口,用于自然灾害救援、紧急事件处置、城市消防、警务飞行、低空旅游、工农林作业等用途…… 交口将迎来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发展机遇期,未来的交口将在交通、商业、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有一个大改变大发展。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给交口人民插上腾飞的翅膀。</p><p class="ql-block">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秉承遗志,发扬光大”,东征精神已汇入吕梁精神的滚滚洪流,成为指引交口县发展的一面旗帜,永远鼓舞着交口人民一路前行。采访结束后,我们脱下红军服装时有点依依不舍。我们心里都知道,即使脱了红军服,也永远脱不掉对红军东征精神的敬仰,脱不掉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我们将踏着红军东征的足迹,在党的领导下,奋进在建设美丽交口的大道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