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自驾游2 千年古镇苏稽

韩江鱼

<p class="ql-block">苏稽古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部,距市区14公里。在乐山市前往峨眉山的路上。</p><p class="ql-block">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苏稽在唐时为苏稽戍,宋置苏稽镇,清有“苏稽铺”、“苏稽乡”之称。</p>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这是苏稽镇展览馆 <p class="ql-block">乐山的大铁锅都没有耳的,估计永远不用提起来,只是搬来时都不方便</p> 这是展览馆的苏稽廊桥相片 街上小吃摊很多,因为当天不是传统的赶集日,所以大多没有营业 市场里人也不是很多 <p class="ql-block">每到一地去市场看看买买买是我们的习惯</p> 腊肉腊肠都非常好吃 老板还帮忙切好分包装密封,服务非常到位。需要的也都可以邮寄,价格不贵。 <p class="ql-block">苏稽小吃很多,其中最出名我也最喜欢吃的是”米花糖“,香、甜、酥、脆,放久了也还是香、甜、酥、脆</p> 黄老七老板说可以邮寄,价格可以说很便宜 清代末年就有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香甜可口,化渣,不粘牙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著名的菇公桥(又称儒公桥),但据有人考究了都不对,正确的应叫苏稽大桥</p> <div><br><br><br></div> 峨眉河上的苏稽大桥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5年。为石板平梁桥。石桥全长93.5米,共十七孔,每孔五条,每条由5米X0.5米X0.4米的巨石铺成,共119条。<br> 1958年由5条石加宽至8条石,桥面由原来的2.4米加到3.4米(具体数字各个地方记载有出入) <br>每条巨石需十六个壮汉才能搬动,这样的石条还被大水冲走过 苏稽大桥是乐山古代大型桥梁之一,也是乐山市域内现存最长的一座十七孔平梁桥。 涨水时会被水淹没,当地人也称之为“漫水石桥” 古镇的商业还没开发,很多游人不知道,我们也是因为下雨不方便赶去峨眉山(去了也不方便上山)才偶然来到这里,体会到了比较原汁原味的古镇。 找吃的都是找食客最多的店铺。 豆腐脑与我们内地做法不同。锅里好像是米湖。 肉里调了很多味,有点像做棕子的肉 碗里这个肉就是上面蒸笼里蒸的。一碗豆腐脑的味道有点复杂奇妙,豆腐其实很少,几乎成星,不明白为什么叫豆腐脑。我们说要豆腐脑,给我们这样两碗东西。别人也吃这样的,说明没有给错。<div><br></div> 苏稽“翘脚牛肉”全国出名,遍布乐山大街小巷的“翘脚牛肉“其实就是苏稽“翘脚牛肉”,21年入围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叫”跷脚牛肉“?据说是民间的形容,就是吃的人太多了,没有那么多板凳坐,如果有一张桌子,一只脚搭在桌子框框上就开始吃,如果没有桌子,坐在石头上也吃,吃的时候为了把碗捧着,就得跷着脚,所以就叫跷脚牛肉。 其实我觉得,还是我们潮州牛肉更好吃 老字号鞋铺,店里的鞋子每一双都是靠老人一针一线做出来 传统工艺鞋铺生意萧条,一天都未必卖得出去几双,但他们坚守着,一双鞋15元能不能卖出去无所谓 在这边看菇公桥 苏稽古镇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充满了原始古朴的气息,让人感受岁月静好。 上面是茶座 手机0.5广角才能拍全 苏稽廊桥,挺有风情的一座大桥。 也是老人们休息交流的场所 居然没有多拍几张其它角度相片,也没有拍一张桥头全景,汗,当时没有想做美篇,只是边走边随手拍几张相片,不爱拍照的本人在苏稽一张留影也没有,留点遗憾下次再去。 从桥下看 很长的江边都修整得非常漂亮,摆了很多茶座 不时有打鱼的木船划过 不时下点小雨。<div>我们自己在一把大伞下摆摊泡茶,发呆,在躺椅上硬是虚度了一下午才走。</div> 米花糖配茶,简直是绝配! 来到乐山,一定要来苏稽古镇,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古镇,古色古香,干净整洁,安静,商业化不浓,民风纯朴,小吃众多(还都很好吃),商品便宜性价比高,除了乌木博物馆(乌木规模及作品数量与质量等均居全国第一)其它地方不收费,停车场很大,一白天才收10元。 相片拍摄于202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