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江段落

梅弘

作者:程卫通 朗诵:梅弘 <p class="ql-block">  那日,燕尾洲温润的岸,已有贵气的郁金香开始芬芳。颀长身姿,豆青硕叶,或红或紫或粉或黄的花蕾,一并端庄地亭立于温煦的春风中。江边向阳坡上,新长的芒草,正从冬日被割的根茬里,无条件地昂首向上。而婺剧院南侧那高高的水杉,却依旧沉睡于光秃秃的黑褐里。倒是那连绵翠黄的香樟,时不时会被摩肩的风撞一下,就伸伸懒腰,抑或摇摇头,顺便再扫视一下从脚底悄悄蔓往远处的青草。</p><p class="ql-block">  更远处是一些摇曳的小绿竹,矮密细却异常蓬勃。我一直管它叫丝竹,有着江南诗韵的淡淡疏影。行走在无边的夕照里,每每看见,我便要想起江南民歌里,一些飘逸长袖外横握的管笛。有时,恍惚间竟能从遥远处,听出些清亮悠扬的笛声来。</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眼中的燕尾洲,一个景观自然,能让心灵得到平静与慰藉的栖所。</p> <p class="ql-block">  总喜欢于闲暇黄昏,沿八咏桥,环绕植被丰茂的燕尾洲,一个人,静静地走。我一直认为,金华婺江就是一部绵长浩荡的历史书。燕尾洲是婺江、武义江、义乌江三江交汇处,既有保护完美的原生态湿地丛林,又有厚重独特文化的中国婺剧院,当属故事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心情好时,我常常会顺延健走路段,跨过彩虹桥,进入对面的八咏公园。先在八咏码头落帆亭旁小伫,再沿宽大石道,拾阶走到沈约像旁。翘首,高高在上的八咏楼,就在我的仰望中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气势非凡的八咏楼下,会同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厚重与低微。婺江段落最浓稠最氤氲的色彩,大约就在这里了。静静地,沿古朴狭长的八咏巷,慢慢拐入保宁门,再沿斜斜的街口走上去,太平天国侍王府庄严的黄色外墙,就徘徊在那里。别忘了,在黄墙的转角处,该低下头,探究一下那口悠悠的宋代官署用水“金华府井”,十一米的深度,都藏了哪些不竭的江山文脉。</p><p class="ql-block">  春风起,婺江的水,已经可以清晰倒映出沿岸以及蓝天上那些卷云的内幕。</p> <p class="ql-block">  最喜欢回程那一段高枝掩映的曲折。彩虹桥两边色彩斑斓,高大的树影漫过桥面,柳枝豆绿疏点,弯道也是微妙得正好,仿佛走一步,就会转入生命的纵深处,就会弯进一个无法预知的梦境中。好在这时对面正过来几人,手机里放着一支欢快的歌,清新的空气,已浮满春日的温暖与慵懒。</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不由得不沉醉于婺江的这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青绿之间,我转过头,感觉自己鬓角的华发已狠狠占据了一个空间。再往前,我突然与一些清脆的鸟鸣擦肩而过……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程卫通,浙江金华人,高级经济师,金华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偶尔写作。</p><p class="ql-block">诵读简介:梅弘,浙江金华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曾从事语言工作,喜欢用声音传递生活的美好,愿与美好的声音相遇。</p><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