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畔的千年古镇

胥厚峥

<p class="ql-block">新市古镇航拍图</p> <p class="ql-block">水接三潭环如玉带,</p><p class="ql-block">路通九陌固若金堤。</p><p class="ql-block">市尘要道路接东西,</p><p class="ql-block">舟楫通渠港分南北。</p><p class="ql-block"> 浙北德清的新市古镇东距乌镇、西塘三十公里,北往南浔、周庄也约三十公里。在己水运为主的年代,新市小镇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发展而成为运河上一个重要的码头小镇,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小镇河道如网,水街相依,纵横交错,民居傍水,号称三十六巷七十二座桥。水巷、石桥、驳岸、宅院、古刹共同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画卷。</p> <p class="ql-block">新市陈家潭远处见驾仙桥</p> <p class="ql-block">水墨画写生驾仙桥一景</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新市还是在上世纪1989年的初春,我和宋建社老师带领南市区工人俱乐部美术班学员三十余人,由余杭塘栖古镇坐班轮,沿大运河北上至新市古镇,一个多小时行程后穿过一座拱桥进入如湖般水面靠上了码头。一上岸即见“新市镇招待所”牌子,我们就在此入住了(今此楼已修缮恢复原名“陆仙楼”现作新市镇历史展示馆了)。门前即是陈家潭,立码头环四周,依次见驾仙、会仙、望仙三座桥。我们随即在对岸长廊下排开写生了。</p><p class="ql-block"> 在以陈家潭三桥为中心的景点,早在五十年代有部电影《林家铺子》好多外景取之于此。在望仙桥东岸有一排高大白墙为清代民居,其风格样式深受江南运河文化的影响,也是一幅写生的美图。</p> <p class="ql-block">彩墨画写生会仙桥一景</p> <p class="ql-block">油画棒写生</p> <p class="ql-block">彩墨画写生</p> <p class="ql-block">《双桥》重彩画80×80㎝</p> <p class="ql-block">《回娘家》重彩画80×80㎝</p> <p class="ql-block">  在小西河的太平桥南北两侧石基上分别刻有二对楹联,“水接三潭环如玉带,路通九陌固若金堤”。“市尘要道路接东西,舟楫通渠港分南北”。是新市的写照。沿河长廊连绵不断,前店后坊的商铺挨家开着。今日的新市经整修开发后己成江南水乡旅游小镇了。</p><p class="ql-block"> 新市自古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至今仍还保存着不少历代名人故居宅院,古朴雅致的石库门墙,精美的砖雕民居。穿过长长的钟楼弄,迎面见迎圣桥和千年古刹觉海禅寺。寺原名“大唐兴善寺”始建于唐元和十年,至1065年改名“觉海禅寺”。寺内还有座蚕神殿,每年清明会举行“蚕花庙会”,四周乡民拥集小镇,香火兴旺。</p> <p class="ql-block">水墨画写生太平桥</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处有人家》重彩画102×86㎝</p> <p class="ql-block">水墨画写生望仙桥</p> <p class="ql-block">  古镇老街上的传统美食,能让你嗅到新市那特有的滋味气息。香糯肥润的小方茶糕、细腻甜脆的海棠糕和梅花糕、汤料清醇的焖肉面,还有元松三代传承的酥而不烂羊肉……。这些淳朴又不失雅致的小吃留给你儿时“老底子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在安静的午后,找个沿河的茶座,依靠在藤蔓编制的掎子,捧一杯清淳的茉莉花茶,或来一杯纯淳咖啡。沉浸在温暖的阳光里,感受水廊街的慢生活。或边画边饮,边画边听撸声的穿过。这一刻你真成了新市的主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勾新月天如水》版画</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古镇是“浆声灯影”一番景象,河岸两边五彩霓虹闪烁变幻。如遇上天雨,各式灯笼映衬于石板路上,倒映光影十分美炒。此时三五知己谈天说地;想思伊人发呆放空,很是悠闲之地令人流连其间。</p><p class="ql-block"> 随着公路交通的方便,我后来也常来新市写生。大家就入住在镇中心公园对面的银都大酒店了。每每回想起新市的时候,脑海里仿佛回响起一首歌“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