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田田青照水,双师同堂展风采,——城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双师课堂”展示活动

LL

前言 <p class="ql-block">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p> <p class="ql-block">​ 5月24日下午,城关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开启了又一程的教研之旅。本次教研活动,是由朱丽群、丁小娜两位老师携手执教《荷叶圆圆》,在活泼灵动的课堂里,我们一起浅夏初游。</p> 磨课篇 <p class="ql-block">  接到“双师课堂”教学展示这个任务之后, 选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制作教具…… 经过精心的准备,朱丽群和丁小娜两位执教老师迎来了第一次试教。《荷叶圆圆》一篇经典的低段课文,本想老文新教,尝试不一样的教程,但是,试教之后,课堂呈现效果却令人沮丧,课时划分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第一次试教中暴露无疑。</p> <p class="ql-block">  面对第一次试教呈现的状态,全组老师积极献言献策,对这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课时的划分,到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流程的梳理, 整个进行了全盘的重新思索、安排。</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次次不断的试教,不断的研讨,在否定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在全组老师的群策群力中,在谢文英校长、王淑琼主任,葛春华老师的指导、点拨下,两位年轻老师一次次重拾信心, 一次次将教案、教学课件改了又改,加班加点熟悉教案与课件,课堂教学效果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荷叶圆圆》这节课在集体探讨、反复修改、共同促进中定形定架。</p> 展示篇 <p class="ql-block">  一节用心用力准备的一年级阅读教学课在管丽娟老师温婉动听的主持声中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首先, 低段教学经验丰富的郭艳红老师为大家做了教材分析。她从文章的创作过程、结构及语言特点,学段的要求、单元的语文要素、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等方面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尤其针对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让听课老师们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了更准确、全面的预先了解、把握!</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 用心学语文, 你会发现,汉字里藏着一个有趣又有爱的世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好吗?”丁小娜老师那温柔的开场白瞬间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美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 复习生字,猜谜语激趣导入。 孩子们在一片圆圆绿绿的大荷叶中兴味盎然地开启了学习之旅。“文中喜欢荷叶的小伙伴有哪些?”“为什么小伙伴都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呢?” 两个问题统领全文, 让孩子整体把握了课文, 由此而开,引领着孩子们向更深处走去, 去感受美, 去体验快乐。</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的整个环节,老师用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这条主线,紧扣本文的语言结构特点:“( )说:‘荷叶是我的( )。’( )在荷叶上( )”。 扣住一系列的动作,采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去理解语言、体悟语言、感悟文本。</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在整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的读,有个别的读、齐读、分小组读、带动作表演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带讲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丁小娜老师教学感受“小水珠对荷叶的喜爱”文段时, 联系生活经验,借助图片,让孩子理解“摇篮”是什么, 继而配乐,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背靠椅子躺一躺,轻松温柔的语言渲染、音乐烘托, 让孩子们瞬间感受到了躺在摇篮里的舒适、快乐,小水珠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在孩子们心中也就不言而喻了。 正所谓有感而发, 躺在椅子上的那种浓浓惬意感、快乐情,通过美美的朗读声表达出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p> <p class="ql-block"> 教学“小蜻蜓喜爱荷叶”的文段, 老师又换了一种方式开启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a、找出小蜻蜓的动作;b、自己扮演小蜻蜓演给同桌看;c、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 给予孩子时间,自读自悟。</p> <p class="ql-block">  老师利用图片, 帮助孩子们理解“停机坪”的作用, 紧紧扣住“立”“展开”这两个动词, 让孩子们演一演,带上动作读一读, 快乐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朱丽群老师教学的是后面2个自然段的内容, 感受小青蛙、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 老师抓住“蹲、唱、游、捧”几个动作, 引导学生依旧采用读一读、演一演、做一做的方法, 理解词语, 感受字里行间透露着的美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理解“歌台”“凉伞”,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步步引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字到词,由词再回到句子中,打开孩子们的思维认知,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事可讲。</p> <p class="ql-block">  “把词语宝宝送回家”,通过让学生贴板书, 再次回顾了课文内容, 将四个小伙伴与荷叶的关系一一对应, 孩子拿着一张张贴图边贴边说, 自信的展示已经告诉大家他们“成文在胸”了。这是第一个层次引导了学生背诵课文。</p> <p class="ql-block">  看着板书,带上动作,完整的说一说四个小伙伴的故事。 背诵课文的梯度升高了, 但是孩子们的信心依旧十足, 在可爱俏皮的动作中, 诉说着小伙伴的故事, 通顺流利的把课文背诵了,达成了课堂教学的背诵目标。</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荷叶,热闹的池塘里还吸引了哪些小伙伴?他们会对荷叶说什么呢?”一问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在对文本已有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思维如泉涌,想象的翅膀瞬间打开:“小螃蟹说:‘荷叶是我的拳击台。’”“小 蚂蚁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多么富有趣味、灵气的语言呀!</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延伸拓展, 既是对孩子们语言的训练,更是思维的训练, 知识的实践运用,将文本的学习转化为自我的创作,由课内到课外。</p> <p class="ql-block">  写字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利用生字“美”的象形字入手, 让孩子直观感受,理解汉字的意义。字音、字形, 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观察、汇报, 让孩子们在自主识字、记字的过程中, 对汉字有了准确的把握。关键笔画的观察,每个笔画的示范书写,孩子们努力做到笔笔到位。</p><p class="ql-block"> “头正、肩平、身直、足安”,看,每一个孩子坐的端端正正, 一笔一画,写出他们心中的“美”。</p> <p class="ql-block">  “小小书法家”的评选,老师从“正确书写;工整美观;关键笔画位置要摆正” 几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引导孩子写好汉字。师生共同点评,让写字教学落实得更加扎实,到位。</p> 议课篇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议课环节,黄晓峰、钟桂红、谢小珠、熊石秀、李琳5位老师发表了对这堂课的见解,充分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在教学语言、朗读形式、 理解词语的方法、说话的训练落实等方面的用心、多样化,同时从各方面、各个教学角度给予了宝贵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一堂课是一群人的智慧, 每一次试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堂效果。 无论课堂效果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只要孩子们大胆的表达,深情的朗读,那就成功了。”语文教研组组长葛春华老师用这样一段深情的语言,对今天的课堂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而在他娓娓道来的点评中让老师们更加明确,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抓住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及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理解、读通读透编者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利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扎扎实实落实好每个知识点, 落实到每堂课,让孩子们一课一得, 一学一收获。</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何晓红 易荔</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何晓红</p><p class="ql-block">审核:朱丽群</p>

荷叶

老师

孩子

教学

试教

小伙伴

课堂

课堂教学

语文

小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