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村”朱家山头探访

吴玉书

<p class="ql-block"> 农历虎年“小满”这一天,应乡土作家闲云相邀,与几个文友来到闲云家朱家山头游玩。所见所闻,感触颇深,谨以为记。</p> <p class="ql-block">  朱家山头位于大冶市金山店镇向阳村。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地灵人杰,钟灵毓秀。相传该村朱姓为朱熹后人,至今仍有熟记朱子家训的古老传统。清朝咸丰至光绪数十年间,这里曾走出大冶千年科考史上的唯一“状元”,二名进士、十三名举人、一百四十多名秀才,清末五十年间走出大小县官、府官近百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贵人村”。</p><p class="ql-block"> 一进村口,就看见一个憨厚的庄稼汉迎面走来。他就是闲云,真名叫朱端富,乍一看一点都不“文艺”。闲云农民出身,当过工人,以木工手艺为主,闲暇之余以写诗歌、小说为兴,爱好收藏、根雕、音乐,以艺术记忆人生!曾写过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风雨贵人村》发于网络,颇受好评!文章登过报纸,论坛,网络。被文友称“乡土作家”。</p> <p class="ql-block"> 走进闲云家,到处摆满了根雕作品,墙上挂满了字画,客厅俨然成了陈列室。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镂空雕花木床。古色古香,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精湛的工艺,完美的造型,令人啧啧赞叹!文友纷纷以床作背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闲云带我们参观了朱家祖堂,大门上方三块牌匾吸引我的目光。中间一块“钦点翰林院编修朱国祯立”两边分别是“赐同进士朱映清立”、“世袭云骑尉朱元典立”。祖堂两面墙上挂满了介绍家族历史牌匾和当地名人书法墨宝。</p> <p class="ql-block">  朱家山头地理位置极为独特。祖堂前三案齐眉。前面大冠山形如笔架,九枝朝北的山形有九龙下海之势。一山之水,流入三湖,系三湖水系源头(大冶湖、保安湖、梁子湖)。山上有跑马场、仙人座。山顶空旷,视野开阔,眼观三湖,茗山、金山店,保安,太和尽收眼底。清朝中叶,有二位胡姓文人来山庄作客,重阳登高主人见景生情留下绝对: “手提一壶、身伴二胡、眼观三湖、不亦乐乎?不亦悦乎?不亦君子乎?”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闲云带我们上山登顶观三湖。一路上满眼的翠绿,坡上种满了当地特产香李子树。它皮薄肉嫩,个大核小、香甜爽口,成为享誉一方的水果精品。相传香李种子由清状元朱国祯从京城带回。现在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宝贝。上至半山腰,同行文友恐力有不逮,下山改登朱家山头标志性建筑“日月楼”。</p> <p class="ql-block">  站在日月楼上,极目远眺,左右山峰文笔相对,后方山如四方大印,村庄一半坐落在形似燕窝的腹地,一半坐落在高高的山梁上。湛蓝的天空下,朱山水库如绸缎般飘逸的身姿,紧紧裹住碧绿的青山。村庄四周,成片的李子林,铺盖在山坡间、梯田上、小道旁。村后,逶迤的山岚如同天然的绿色屏风,为这片山头遮风挡雨。如此地理气场难怪能孕育众多的人文历史名流。</p> <p class="ql-block"> 倘佯在朱家山头阡陌小道,穿过纵横交错小巷,靓丽夺目的现代别墅和破败陈旧的残檐断壁交错存在,令人仿佛是在时光隧道中穿越。历经风雨剥蚀的旧民居,已然破旧不堪的雕梁画栋,一方天井镶嵌出的狭小蓝天,无不散发出一种魔力,勾起无尽的遐想。只是古老的,原始的,自然的,越来越少,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时代的悲哀。我只有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  朱家山头山高田少,祖辈崇尚耕读,崇尚经商。清代这里成为方圆几十里的小商品交易地,村四周用桐油灰与糯米浆筑起的古老城墙残垣,依稀可见。虽然已经裂开了许多缝隙,但依然坚固,残存着当年的气派辉煌。</p><p class="ql-block"> 朱家山头素有“风水叫出”、“飞鱼到塘”、“真龙显现”等传说。有位风水师来村庄作客,为了验证传闻的“风水叫出”,他山前山后转了几天后问主人;风水宝地确实是好,但我怎么看也看不出来“风水叫出?”。</p><p class="ql-block"> 主人听后一想说道: “那我们待夜深了—起去听听风水叫出吧”!夜深人静,主人带他到村前村后转了几圈。主人问:“听到风水叫出了吗?”,风水师静耳一听,没有听到风水叫出声,仿佛只听到家家户户还有读书声。又走近过来,围村里各巷道转了一转,虽到子夜,家家子弟还在挑灯夜读、余音绕梁。风水师顿时恍然大悟说:“风水叫出,果真不假。真乃读书做官的贵人村也!”。</p> <p class="ql-block"> 我在朱家山头流连,我在日月楼上沉思……, “贵人村”固然是风水宝地,但“风水叫出”的传说更加印证了耕读传家、诗书传家才是朱家山头人名闻遐迩的真正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