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记忆(七)最大的“房屋”——“下瓦房”的来历

雪山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城市中地区街道的命名也都是有其历史成因的。相信任何一个地名的背后都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有的成因虽然只是传说,可是传说也不会空穴来风,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被神话而已。不然像“下瓦房”为何不称为“上瓦房”呢?更多的是现在繁忙的节奏模糊了那些久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当你置身天津河西区的琼州道上望向东边,大沽路口便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奉化道连接着海河两岸的来来往往,这一片地区就是天津最大的“房屋”——下瓦房 。下瓦房位于天津河西区的东北方向,现今这座“房子”早已不复存在,是泛指这一带的称呼。原来的下瓦房应该是东起南华里,西至厦门路,南抵西楼后街,北到金华道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传说下瓦房的来历是在清朝初年,这一带坑洼密布,芦苇丛生,很是荒凉的感觉。在南部的东楼和西楼两村却是人口稠密。清末有户夏姓人家津南海大道(今大沽路)旁盖了三间瓦房,经营茶水和小食生意,过往的百姓将这作为歇息打尖的地方。生意自是红火盈天,人们俗称那儿为“夏家瓦房”。或许是出于手写需要,便将“夏家瓦房”简化为“下家瓦房”。再后来“家”字也口语化,于是便有了“下瓦房”,一直留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有一说,“下瓦房”的“下”字指的是方位,当时人们对津门城南边界一带习惯称为“下”或“下边”,主要是指海河下游这一片地区,所以俗称“下瓦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初,德租界修建于下瓦房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下瓦房”的居民开始增多,又是处在津南海大道上的原因,成为过往商客的必经之地。商铺渐渐增多,如“宝兴和米面庄”,“同义当铺”也相继开张,这一带日益繁荣起来。</p><p class="ql-block"> 1900年,下瓦房化为德国在津的殖民地扩建范围也被列入租界,1919年世界大战后被政府收回,化为特别第一区管辖,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海大道才铺上柏油路面其余地方仍是土路。行走在这些地方依旧不太方便——“风天满天土,雨后一身泥”就是当时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下瓦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下瓦房处在河西商贸一条街上,成为大沽路上一道人文景观。到处高楼林立,公寓比比皆是。昔日简陋的平房成了记忆。下瓦房也成为镶嵌在海河岸边的一抹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下瓦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聚瓦夏家三间房</p><p class="ql-block"> 落辟村田兴营商</p><p class="ql-block"> 昔日陋瓦成追忆</p><p class="ql-block"> 今有楼宇没街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