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省市县媒体走进周至县西岩坊中学看农村教育活动纪实</p> <p class="ql-block"> 5月25日,在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的部署安排下,中省市县多家媒体走进周至县西岩坊初级中学,关注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我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高超飞陪同媒体朋友先后参观了课后服务实践基地、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风采等内容,并做了深入的交流。</p> 实践基地 <p class="ql-block"> 周至县西岩坊初级中学课后服务劳动实践基地建立于2021年,位于学校西50米,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学校依托基地建设,创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以劳动实践的方式促进“双减”的落地,切实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福利,为孩子创造美好明天。</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不仅在实践基地学会了劳作,还在基地里走进了生物教师李楠的课堂《被子植物的一生——以番茄为例》,同时也领略到语文教师张婧“实物观察写作”的课堂风采。</p> 校园文化 <p class="ql-block"> 西岩坊初级中学位于终南山北麓,北面毗邻渭河。始建于1982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德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学校坚持推进“五育”并举,注重对学生进行“五正教育”,即正容、正言、正行、正德、正学。</p> 社团风采 <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开展创办北斗国旗社团、雅韵音乐社团、舞者之声、古诗词社团、纸艺实践社团、益智超战社团等12各社团。</p> <p class="ql-block">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学生用小剪刀将一张张薄纸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团体操展示,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快乐清新的氛围,舞者之声社团带来团体操《香吉士》。</p> <p class="ql-block"> 雅韵音乐社团的学生们将架子鼓、吉他、扬琴,沙锤,双响筒,三角铁,串铃棒,竖笛等乐器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 此次媒体进校园活动,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扬长补短、集思广益的绝佳时机。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领导和媒体的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中,继续秉承“办好家门口学校,让农村孩子上好学”的办学目标,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迈向更高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