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福州军区守备一师——师史传承与印记

赵老师

<h1>● 195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备第七师在霞浦组建,驻旧镇台,归福建省军区指挥。 <br>● 1961年4月,转隶福州军区。 <br>● 1962年6月,转隶闽北指挥部。 <br>● 1969年6月,转隶陆军第29军。 <br>● 1969年11月,复隶福州军区,改称福州军区守备第一师(32811部队),原辖守备第94团、93团分别编为守备第1团(32813部队)、2团(32815部队)。 <br>● 1970年1月,原守备第72团编为守备第3团(32817部队)。 <br>● 1970年2月,新组建守备第4团(32819部队)。 <br>● 1970年8月9日,师部机关和直属队移驻福安县城,霞浦改设前线指挥部(1971年11月撤销)。 <br>● 1976年1月,守备第2团调往江西省军区,编为独立师1团。 <br>● 1983年2月,守备第4团编为师直步兵营,榴弹炮营撤编。 <br>● 1985年8月,守备第1师撤编。所属部队编为南京军区守备第12师守备第41、43团。 <br>● 1987年7月,以南京军区守备第41、43团为基础组建守备第11旅。旅部设在原守备第3团团部(连江城关),辖1营(川石岛)、3营(黄歧半岛)、4营(霞浦)、教导队(晓澳)、船运中队(霞浦小古镇)。 <br><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1988年,更名为南京军区海防第11旅。</font></b></p></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守备四团印记</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8年7月28日拍摄于连江璟江大酒店</b></h1><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中国人民解放军32817部队86分队首次战友聚会花絮</font></b></h1> <h1> 时维"7.27",序属三伏。连江璟江大酒店迎来了不同寻常的胜友云集。他们是老兵更是战友,是期盼了几十年的连队再聚首;是阔别几十载的军旅再续缘;是战友肝胆相照兄弟情。<br> 每一处,每一张脸庞,欢笑情如旧。绿色子衿,悠悠我心。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方形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无论是老兵还是老兵的连首长,鬓微霜,又何妨!没有伴奏,独唱、合唱,声声有共鸣,曲曲绕会堂。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军人特有的风釆一一沙场点兵、列队集结。当年青春威武的兵哥,不畏岁月蹉跎,还看今朝老当益壮,一句"打仗时再喊我回来"响彻鲤鱼山! <br> 在聚会的每时每刻,无论是战友间亲如兄弟的挚情还是军人的忠诚、奉献、豪迈都一一再现。</h1><h1> 聚会已然成了战友生命中一道亮丽的彩虹。</h1><h1> 为此,我把它汇成你我手中的花絮,愿这道彩虹穿越时空的隧道,让亲身经历的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让因各种原因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战友如临其境感同身受⋯⋯</h1> <h1> <b>三天聚会虽短暂,战友重逢人生几何!难忘7.27,难舍军旅缘。太多的感动,太深的厚爱,浓缩在无声的花絮里,让聚会有了回眸一笑的彼时彼刻。我喜欢花絮,愿它在未来的日子里,伴随每一位战友永远沉浸在欢聚无尽时!</b></h1><div><b><br></b></div> <h1> ● 守备一团——前身为1946年11月由鲁南铁道大队与枣庄工人支队合编的鲁南军区特务团,1949年春编为三野十一兵团35军105师315团,战斗作风顽强,英模辈出,号称"老虎团"。解放战争期间在鲁中南纵队编成内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随后守卫过中山陵、钱塘江大桥、笕桥机场,1952年1月12日解放了洞头岛。</h1><h1><br><p> 守备三团——前身为1949年10月由闽粤赣边人民解放军第七支队编成的福建军区第八军分区警备团,组建后先后执行过剿匪、公安、守备等任务,该团红5班历史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p><p><br></p><p><br></p></h1> <h1>●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福州军区守备第一师抽调一批老兵到广西,向广州军区输送骨干,为维护祖国和平安宁做出了积极贡献。</h1> <h1>● 1984年,守备第一师侦察代表队参加福州军区侦察大比武,获得福州军区六项全能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军区首长亲切接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