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父亲的裁缝剪刀

彭秀福

<p class="ql-block">  文字:彭秀福。</p> <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和网络搜集(感谢原片)!</p> <p class="ql-block">  插曲:《思念父亲》(罗斯基)。</p> <p class="ql-block">  自从父亲离开我们后,在清理您的遗物时,我发现了这把伴随您五十六年的剪刀。于是,就把它收藏在箱底,作为日后对您的念想!后来,我带着这把不同寻常的剪刀,远离了家乡。这把剪刀,它是一种精神!更是儿子对您的想念!每当看到这把剪刀,就会想起您那残疾的身影;想起您苦心经营的裁缝店;想起裁缝店里我们全家人的快乐时光!此刻,追忆您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在脑海中蔓延……</p> <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在渝东南的武陵山区,祖辈世代务农。据伯叔们说,您十二岁那年,在一次山上割草时,不慎从山崖上摔下来,头部和四肢多处受伤,右脚大腿部骨折错位。因解放前医疗条件差,草药没能复位,造成您终身残疾。我害怕触及您因伤残带来的痛苦,从来不敢在您面前提起此事。</p> <p class="ql-block">  父亲伤愈后,您的右脚大腿不能正常伸缩,行走不便,更不能肩挑背扛干重活。因此,您毅然决定去拜师学艺,学做裁缝。于是,在您十三岁那年,到乡里街上的铁匠铺,请铁匠师傅特意定制了这把剪刀。</p> <p class="ql-block">  父亲艺成后,农忙时,给爷爷奶奶种地打帮手。农闲时,您就将针线、画粉、顶针圈、锥子、皮尺、剪刀等等用具,装入用粗布做的搭兜中,分开搭兜两头,往肩上一搭一披,前胸后背各现一个兜。然后,您拖着残疾的右腿,一高一低地走乡串户,上门去给雇主缝制衣服。当时没有缝纫机,布匹大多是雇主自家纺织的粗布。衣服缝合的每一针、每一线全都是手工缝制。</p><p class="ql-block"> 父亲干活既细又精,深得雇主们的好评!他们一传十,十传百,请您去缝衣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父亲就成为了乡里当时有名的裁缝师傅了!</p> <p class="ql-block">  您订做的这把剪刀,铁匠师傅安的钢恰到好处,在您的多番磨砺下,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剪缝剪刀。粗布细线一剪就断,裁剪布时得心应手。于是,对它爱不释手!因此,您一直把它带在您的身边,与您形影不离。</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因您是残疾人,又会裁缝这门手艺。外婆害怕战乱,害怕女婿被抓壮丁,就把母亲从县城草率地下嫁给了您。父母亲结婚后,生育了八个哥姐,因种种原因都未成人。直到六零年,您俩攒钱在乡场上,购买了一幢临街的四间木房。从此,您就从老家搬到了乡场上,开起了乡里第一家裁缝店。</p> <p class="ql-block">  在裁缝店里,我们四姐弟相继在那里出生。我出生那年,按年龄推算,您已经四十七岁了。我们在您和母亲的怀抱中,在您俩背上的花背篼中,在您二老身边的摇篮里渐渐地长大。</p> <p class="ql-block">  在大集体时期,父母亲不仅每月要上交给生产队六十元钱,算是挣到满月工分,才能分到全家人的口粮。同时,还要承担全家老小的衣食住行。上要照顾年迈的奶奶,下要送我们几姐弟上学读书。您与母亲只能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穿着补丁衣,把凭布票买来的布,留给我们做新衣。您俩常吃红苕、洋芋、苞谷等等杂粮粗粮,把大米、小麦面粉细粮省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了缝纫机出售的消息,父亲最先托人前后购买了两台,一台蝴蝶牌,一台蜜蜂牌。对于新事物,您从未知到熟练,从拆洗到修理,从手工缝衣转型为机器缝纫。从未上过学的您,全凭您的逐步探索和刻苦钻研,成为了乡里有名的缝纫机维修师傅。直到日后缝纫机普及时,常常有人来请您指点和修理。</p> <p class="ql-block">  在我记事时,就天天看见这把剪刀,放在裁布的案板上。您站在案板前,左脚站立承受着全身的重力,右脚弯曲踮着脚尖,时而又用一把椅子踮着脚。右手拿着画粉,左手拿着竹尺,在布料上比比画画,一会儿就把布块画完,现出了衣服的碎片线条。然后,您左手按着布,右手拿起剪刀一捏一放,剪刀沿着画粉的曲线,发出“沙沙沙”的响声,还有剪刀碰到案板上发出那“呵呵呵”的声响。每当我回想您踮着脚裁衣的场面,眼睛情不自禁地湿润着!</p> <p class="ql-block">  您后来又购买了几把剪刀,每台缝纫机右边的台板上,都放着剪线头的剪刀。当母亲缝纫忙不过来时,您也会坐在板橙上,左脚踏着机底板,右脚前尖踮着机板前沿,大轮圈连着皮带,转动着机头。右手拉着布,左手捏齐布边,缝纫机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牙脚经过的布料上,留下了那均匀、整齐的线条。</p><p class="ql-block"> 看着您俩忙忙碌碌的样子,我也觉得那时很乖,很听您二老的话。在您俩的身旁,看看小人书,吹吹口琴,捉迷藏,在地上乱画圈圈自娱自乐。总之,没给您和母亲添乱。</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我的心中是慈父!每当我们姐弟之间发生口角时,或者是有谁犯错时。您总是拿着竹尺,在我们面前扬一扬,看着迎来的竹尺,眼睛一闭,只听见“啪啪啪”的声响,竹尺却落在了案饭上。我心里着实有点害怕,不,是敬畏!说实话,我也从来没有挨过您的打和骂。我深知,您曾痛失过八个子女,对我们最后这四姐弟就更加痛爱!</p> <p class="ql-block">  土地承包到户后,取消了布票买布,来料加工衣服的人日益增多,您和母亲更加忙碌。当时,市场上还没有成品衣卖,我家的裁缝店,时常人来人往。父亲总是笑容满面,热情地给他们发烟倒水。每当村民们来街上,或进城坐车时,常常会到我家停足,与您拉拉家常,讲讲老家的近况。</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与左邻右舍之间,一直和睦相处。从未看见您与邻居街坊之间,发生过口角和冲突。您常常心存善念!每当有要饭讨米的贫民来裁缝店乞讨时,您总是要施舍给他们。有时,还将他们讨来的米用钱买下,从而减轻他们背上背篼中的重量。因此,我们偶尔会吃到百家饭(是到多家讨来的米,混在一起煮的饭)。</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量体裁衣”,而您却常常是“看体裁衣”。除了身体特别肥大的或瘦小的,您用皮尺量一下。正常人您只要看看身高,便知衣长、肩宽、袖长、腰围、臀围、裤长等等部位的尺寸。然后,记在帐本上,您裁剪缝纫出来的衣服裤子,穿作得体。因此,店里的回头客常来常往!</p> <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了的确良、的确卡、棉绸等等布料后,您开始使用木炭烧的熨斗。把衣服平放在案板上,端来一碗水,喝一口水喷在衣服上,熨斗平烫着衣服。熨斗底部瞬间发出了“吱吱吱”的声响,衣服上面热气升腾。随着时代的变化,衣服式样,从最先的布扣便衣,变换成衬衣、学生装、中山装、西装等等款式,您一看就会。同时,也随之改变这些款式,使顾客们称心如意!</p> <p class="ql-block">  每当乡村有婚嫁时,时常有顾客特意来请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缝制蛟帐、被套、床单、火褥子、枕套等等。您总是拿着那把老式剪刀“开剪”,他们除了给您工钱外,还会另外给一点“艺师钱”。因此,您会特别小心细致,尽量不出差错。</p> <p class="ql-block">  这把剪刀,不仅白天陪伴着父亲,晚上依然相伴着您。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您熬夜加班钉布扣、绞扣眼、钉扣子。煤油灯下,您右手戴着顶针圈。时而舞动着针线划着半圆弧;时而又用针在脑门上擦试;时而又用剪刀剪去线头;时而又用手抵一下眼镜;时而又穿针引线。您那几十年的手工娴熟动作,使我敬佩!</p><p class="ql-block"> 每当想打瞌睡时,您拿着烟杆,取出一片烟叶,捏去一小段,用手卷着,装进烟斗,拨开打火机,点然草烟,嘴里“巴嗒、巴塔”地抽上几口,烟气瞬间弥漫在木屋里。您爱好抽烟,也许是经常熬夜的原故吧!每当我夜半醒来,看到您熬更守夜的样子,我着实心疼!</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长大成人。大姐和哥哥传承了您的手艺,并且他们都已成家,父亲却在日益变老。不知不觉,您的眼角增添了皱纹;不声不响,您的头发变成了花白。您那稍驼的背,您那模糊的眼都是最深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同时,疾病也悄无声息地缠上了您。大姐送您去湘西州医院检查时,您已经是胃癌晚期了。这是您的第一次远行,也是您一生唯一的远行。因为您残疾的原故,因为您难舍一生苦守的裁缝店。</p> <p class="ql-block">  在您生命的最后时刻,您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想松开。当时,因为我和弟弟尚未成家。父亲那无奈、眷念的眼神,使我泪流满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p> <p class="ql-block">  父亲匆匆地走了,全村老老少少都来为您送别!您长眠在生您养您的那片土地。这把伴随您五十六年的剪刀,剪下您这一生的故事碎片。我重拾起来,又用文字记录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父亲!您用残疾的肢体、精湛的手艺、坚强的意志养育了我们四姐弟,却没有享过我们一天福。我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每逢清明节和春节,我们四姐弟就会相互邀约,去看看您的坟茔,寄托对您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  父亲!您那身残志坚的精神!您那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我将永远记忆在心中!这把裁缝剪刀,历经沧桑。见证了您一生的酸甜苦辣,见证了您从创业到守业,直到永别。这把裁缝剪刀,已经历了八十九个春秋,我将永远地收藏下去。父亲!您与数以万计的老艺人、老匠人一样,您与他们的匠心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传承的“工匠”精神吗?!</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四十年前照的唯一的一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安息吧!我一生敬爱的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