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社会科学系教授、专业技术大校何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何静教授主编的军队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封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静, 1949年8月生,祖籍安徽。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化研究班。现为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社科系教授,空军专业技术大校,硕士生导师,空军高层次人才,军队院校大学语文(人文)专业协作组长联席会和教学指导组总召集人,中国教育艺术研究学会理事。担任全军院校《军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丛书》总主编,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空军院校教书育人十佳教员”、“空军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荣立三等功1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4载从教经历,26本专著教材,60余篇学术论文,20多本荣誉证书,以及军队院校大学语文(人文)专业协作组长联席会和教学指导组总召集人的头衔,见证着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何静教授在三尺讲台上的无私耕耘,和在人文教育上的执着追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说起何教授,该校官兵说,“她是大学人文教育一面旗。”的确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把目光转向兴起不久的人文教育,并为之奋斗矢志不渝。她常对学员说:“工科院校的学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还要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未来战争对军人素质的需求决不是只会操枪弄棒。”在她的极力推动下,大学率先在军队的工科院校开设了“军人美学”、“文学欣赏与评论”等课程和十多种文学讲座,向学员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文学批评的原则、方法。人文教育像一把钥匙,开启着学员的心灵。传统文化、军人审美学、高雅艺术欣赏等一批选修课程陆续进入学员课程体系,一批素质全面的学员从人文教育中尝到甜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开学不久,一位从部队调研返校的教员告诉何教授,在部队,见到大学毕业的学员,相当多的同志提到了母校的大学生论坛、课外导读、“三名”欣赏、文学专刊、诗词朗诵,提到了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日夜操劳的何静教授。一位学员风趣地说,“没想到在工科院校,我还长了几个人文细胞。”这让何教授欣慰不已。其实,人文教育更像一盏灯,照亮学员前进的道路。学员小荆入学之初,由于数学成绩上不去,一度情绪失落,自信心受到打击。何教授知道后,与他谈心,鼓励他参与学院组织的人文教育活动,选修艺术欣赏等课程,并推荐他到学员自办的刊物《军校大学生》任编辑。大学生论坛、人文讲座、名作欣赏、稿件采编,小荆在完善自我、陶冶情操中信心倍增。他积极参加军内外竞赛,先后获得全军‘军旗下成长’文学大赛一等奖、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征文一等奖、学院新闻写作竞赛一等奖,还荣立了三等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使人文教育理念为更多的人接受,世纪之初,作为总主编,何教授联合全军数十所院校的专家学者,撰写出版了全军第一套《军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丛书》,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得到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等军内外著名专家的热情支持和充分肯定。她本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空军院校教书育人十佳教员”,所带西安地区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专业协作组被总部评为全军院校协作先进单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近期,凝结了她数年心血的专著——《军队文化导论》出版了。看着散发着墨香的书,何教授说:“今年我就要退休了,但加强军队人文教育的理念将继续得到传播。我要抓紧时间,把自己30多年的经验和心得作进一步整理,与大家分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着力培养学员的人文艺术修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01年2月15日,来自美国空军大学的校长兰斯洛德中将一行5人正兴致勃勃地在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图书馆参观,当他走进宽敞明亮的名作名画名片名曲欣赏厅,从琳琅满目的音乐光盘架上取下一盘古典音乐名曲时,兴奋地说:“一个工科军事院校具有这样浓厚的艺术气氛,真想不到!”近年来,该院以“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为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审美活动,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陶冶学员思想道德情操,构筑了一道亮丽的育人风景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交一把钥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引领学员走进文化殿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现代传媒飞速发展,潮水般涌至的信息使人目不暇接。军校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强,渴望成才的群体,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借助各种手段接触着各类信息,各种纷至沓来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些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阶段的青年学员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学员辨别良莠的能力,以健康向上的文化审美活动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学院党委从1987年开始,就大胆地把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列入正规的教学计划。先后开设了文学评论、军人美学、大学语文、世界历史等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文学知识与名著欣赏》、《音乐知识与名曲欣赏》、《美术知识与名画欣赏》等系列教材。一次次生动的课堂教学把学员领进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殿堂,让他们真正领略到了高雅的艺术精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交给学员一把求知爱美的金钥匙,引领他们走出审美“误区”,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他们,才能使学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此,该院联系学员思想实际,围绕6个专题进行理论指导,消除“盲点”,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欣赏高雅文艺,摒弃庸俗文艺;正确对待文学艺术中的性爱描写;增强高尚的军人审美意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有一个时期,在学员中出现了社会上流行什么,就涉猎什么的从众、猎奇热潮。学院及时组织了“怎样看待通俗文艺”的讲座和讨论。针对有的学员喜欢读“法制文学”、“纪实文学”,热衷其中的黑幕秘闻,专门组织分析“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关系,要求学员警惕那些打着“法制”、“纪实”的旗号,大肆兜售展览色情暴力的庸俗文学。许多学员说:“军校文化阵地,就应该有军旅特色,那种玩世不恭,跟着感觉走,游戏人生的态度,绝非当代军人所要的潇洒。”如今学员们面对这个“热”那个“潮”,有了自己的严肃思考和审美标准,不健康的读物在校园里失去了市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生动直观的特点,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鲜活的典型事例,及时充实教育内容,学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先后摄制了《长空战歌》、《永恒的旋律》、《书海导航》、《热土军魂》、《百年企盼,众望所归》等十多部教学录像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引一泓清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滋润学员渴求美的心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随着“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系列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各种名作欣赏活动和专家讲座成了这个工科大学校园一道道最亮丽最别致的景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浓荫掩映的学院礼堂里,座无虚席,过道走廊里都挤满了兴趣盎然的学员,他们正在倾心聆听“中国古今音乐精萃欣赏”讲座。音乐学院的叶雷、樊梅丽两位教授正为学员系统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在《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如行云流水般优雅动听的音乐声中,他们在台上时而介绍音乐知识、民间传说,时而于动情之处引吭高歌,台下2000多名学员深深陶醉于中国优美的传统音乐中,两个小时的讲座,会场上响起了17次热烈的掌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著名作家陈忠实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养育他的白鹿塬。在位于塬下的这所学院里,学员们从他朴实深情的演讲中,对长篇小说《白鹿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曾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动人旋律的音乐家赵季平也来了,他以“音乐与人生”为主题,精辟阐述了民族精神和人格化力量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深深打动和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院拓宽思想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教育,拟定了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40个题目,聘请院内外专家、学者,先后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美学之比较”、“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科技革命与人的现代化”等讲座,大大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境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上,何静教授正在给学员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悠久传统和美学特性,从屈原、陶渊明讲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从苏轼、陆游、辛弃疾讲到文天祥、岳飞……现实主义的深沉执著,浪漫主义的奇思壮采,大江东去的豪迈雄浑,小桥流水的优美婉约,都带给人们无尽的美感享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格调的艺术精品不仅开阔了学员的视野,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每年新学员一入校,他们就会接到一张列有100部名著的单子,为他们在4年的学习阅读中指明方向。教员还对古今中外的百部名著、百首名曲、百幅名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艺术欣赏的观点和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坚持在每期学员中都组织“名著与人生”征文演讲活动,许多学员通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中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揭露批判,净化了心灵,坚定了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红岩》、《青春之歌》等一批优秀作品,成了青年学员案头书柜里最要好的心灵朋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搭一个舞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奏响多姿多彩的青春韵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的创造在不断延伸。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一次队列歌曲表演赛,一次卡拉OK大赛,一次校园文学大赛,一次“延安行”征文演讲比赛等,都为学员们提供了广阔的大舞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大量中外艺术名作的阅读欣赏,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潜能。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用文学和书画作品,用形象生动的舞台剧,表现多姿多彩的军校生活。几年来,学员撰写的1000多篇文学作品和新闻稿件被军内外报刊采用,40多名学员在军内外刊物举办的读书知识竞赛中获奖,不少作品和文艺节目还获得了空军和省区市的各种奖项,一些学员的书法作品还参加了国内外的比赛和展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新世纪里,空军工程大学的教育者们,正在更加勤奋地耕耘。“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地充实,更新,相信不久的将来,结出的果实会更香更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工程大学“红牌主编”人生小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去年5月,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指导组工作会议在空军工程大学召开。会上,许多专家对该校理学院创办的《军校大学生》杂志赞不绝口。当专家听说这么高水平的杂志是由一位大二学员主编完成的时候,无不惊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名学员就是荆博。空军工程大学“2+2”基础合训学员,人称“红牌主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一名理工科大学生,荆博一直很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院筹备创办院刊,他第一个报名,并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学员筹备组长。没有资料,没有经验,只有争分夺秒的探索和积累,不到半年,荆博就剪贴了5大本厚厚的学习资料,令周围同学刮目相看。经过艰苦的努力,第一期院刊《军校大学生》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大气的排版,精彩的内容赢得了校园内一片赞誉声。2006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先生赴大学讲学时,看到制作精美的院刊后,欣然接受了担任顾问的邀请,并题写了“民族脊梁”的寄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红牌主编”,荆博不光盯着办刊本身,更注重在学习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他撰写的学术论文《关于高等数学快捷整体式系统复习法的思考》一文,荣获学院学习方法征文一等奖。校园文学大赛、学员军事学术探讨、优秀军旅短信与漫画征集、校园歌曲创作大赛等活动评比,荆博都榜上有名。他自编自演的模仿秀《伟人的微笑》在学员中广泛流传。由于综合素质全面过硬,他成功当选大学中心校区文学协会主席,并继续连任院刊主编一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荆博出名了,成了校园里的“明星”,大家都叫他“主席”“主编”。然而,他知道,现在只是自己的人生小记,只有勤学善钻,才能真正“主编”人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