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九歌国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父母:</p><p class="ql-block">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p><p class="ql-block"> 文/ 崔少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呢?这应该是现代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头等大事。现在很多人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因而“惯”就成了这个年代的“时尚潮流”。可是令我们不容忽视的是人大多时候都是靠他律而形成自律的,尤其是孩子在12岁以前基本不能理解“人生”、“价值”等概念的确切含义,对“幸福”、“义务”、“荣誉”、“良心”等伦理概念也仅理解表面意义。所以,他们更是需要从他律中逐渐获得自律的能力和习惯。此时,如果只有鼓励,不管不骂不罚那也是培养不出来优秀孩子的。孩子要在体验中长大,批评、惩罚和表扬、奖励同样重要,什么都有那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给予孩子的未来以应有的自尊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首先,“严格”的管教指导孩子明辨是非。孩子一定要管,《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在他的成长路上,父母一定要当好他的人生“园艺”师,为这棵小树适时地修剪、除草、施肥,通过外力促使他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 现在诸多中国家长有一个毛病,喜欢“惯”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是正常的,对孩子的一些恶习不以为然,这样也就惯出了一批“熊孩子”。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家人带着孩子去餐厅吃饭,他们邻桌也有两个男人在吃饭。他家的熊孩子不老实,往那个桌上扔东西,劝告无果,父母却也熟视无睹。其中一个男人点了一个小菜送到那家人的桌上,客气地对那家人说让他管一下孩子,那家人不但不管自己家孩子,反而骂那两个男人。男人没办法,回到自己坐位想迅速吃完饭离开,可那熊孩子变本加厉。一个男人气的提起熊孩子就把头按进酸菜鱼汤里,另一个摸出刀冲向那家人。熊孩子被呛死,那家人也被捅死了两个。警察来了把男人带走一查,是有命案的在逃犯。这就是家长平时一味迁就退让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其实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的人生观都是一张白纸,尚且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若家长一味放任,一点点累积就会行成恶习,乃至于形成人格,影响他的一生。一次次的放纵,终究会让孩子不知善恶美丑、不懂感恩明礼、不明伦理纲常,成为一个没有教养的“巨婴”。</p><p class="ql-block"> 其次,“适度”的打骂也是一种挫折教育。这样说,可能会有好多人会喷我,家里大多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和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惯”都惯不过来呢,谁还舍得打骂啊?全都是百依百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犯了错从来不能被批评,甚至还会袒护他,认为这是一个“可爱的”错误。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可是父母们不知道“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你今天不忍心批评责骂他,将来社会就会让他加倍地尝尽指责贬损的苦,别人是不会像你一样一直去惯着他的。有的时候,我们是应该用一点看似不好的打骂来让孩子迅速远离危险,避免孩子放纵行为,同时也是增强他内心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在受到惩罚、委屈或者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学会怎样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而不是认为世界末日到了,采取消极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经常在听到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了就想不开,做出割腕跳楼、自杀寻短见的极端举动。新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以及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除了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跳楼自杀还能称之为新闻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里的学生自杀,已经不能算新闻。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家长平时自己不批评,也不允许别人批评的结果,他们习惯了在家里“昏庸小皇帝”的地位,出门就做不了“平民百姓”,接受不了社会的残酷现实的贬毁,听不进去一点点批评。家长的一味地迁就,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而为,最终只能是覆水难收。</p><p class="ql-block"> 再者,“有分寸”的惩罚是让孩子懂得守规矩,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实,每个人当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会形成一种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这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只有为自己的愧疚承担了责任,才能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小孩子社会化程度比较低,他会害怕承担责任,甚至会选择逃避责任,这就需要家长让孩子知道应该主动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抓住一些让孩子终生难忘的被惩罚经历,使孩子明白犯错是要受到惩罚的。而在他犯错时恰恰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孩子急于求助,而此时的惩罚会让他刻骨铭心,让他们永远都“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就像前段时间网上那个习惯偷别人外卖吃的孩子一样,当他尝到不劳而获的甜头时,就会越发胆大,最后终将会得到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一定有个推波助澜的熊家长。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并非是单单指父母对孩子的遗传,而是更重要的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就如那个偷吃别人外卖的孩子家长,在出了事情后不是好好教育自己家的孩子,竟然还把失主告上法庭索要赔偿。有这样的家长,也难怪孩子会有偷盗的行为了。所以,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李玟瑾教授说:“对孩子的惩罚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做家长的既要“惯”的有分寸,又要“管”得有尺度。这样才能去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巨人”,让孩子在磕磕碰碰中茁壮长大,去超越父母,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p>

孩子

教育

惩罚

家长

父母

批评

优秀

不骂

不罚

男人